愛斯嘉拉
約翰·艾斯卡拉[1](法語:Jean Escarra,1885年—1955年),又譯愛斯嘉拉,法國法學家、漢學家。
愛斯嘉拉出生於一個有西班牙血統的法國家庭。1907年獲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21年至1938年間來到中國,擔任中國政府的法律顧問。期間他為改革中國法律體系提出過許多建議,並參與起草了1930年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2][3][4]
此後愛斯嘉拉回到法國。1944年他成為智慧財產權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的工作後來促成了1957年3月11日頒布的法國《著作權法》。[2][3][4]
生平
編輯約翰‧艾斯卡拉在1885年4月10日生於法國巴黎,父親為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裔人士,母親來自勃艮第。1907年22歲時,以比較商事法為主題的論文《英國的基金會》(Les fondations en Angleterre)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並獲得法學院首獎。1912年間翻譯義大利商法學者Cesare Vivante的四大冊商事法巨作,以此成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志願加入軍隊,1917年時受命加入前線重砲部隊,因1918年索姆河戰役期間立功,獲「戰鬥十字勳章」(la Croix de Guerre)。戰爭結束後,1919年通過法學教授考試,於法國東南角的格勒諾柏大學任教。[1]:267-268
1921年,中國北洋政府聘請艾斯卡拉為顧問,艾斯卡拉暫居北京至1928年,期間出版《中國法與比較法》(1928),又翻譯、導讀梁啟超《先秦法家思想與法律概念》一書,奠定在漢學界的地位,也獲邀成為知名漢學團體倫敦中國學會(China Society de Lonres)的研究員。1928年以後,艾斯卡拉繼續擔任國民政府的顧問,參與民國《民法》起草作業,撰有研究報告《家事法與繼承法之立法:中華民國民法第四編與第五編》提交給政府參考,並在返回歐洲後撰寫期刊論文〈中國傳統法典與現代立法之家族法〉。由於艾斯卡拉的小女兒1926年間在中國染病早逝,他於1930年返回格勒諾柏大學執教,繼續研究商事法。返歐後,艾斯卡拉仍保留顧問職位,1933年、1934年、1938年間也三次重返中國,1938年訪華後出版《中日戰爭後一年之中國》一書。[1]:268-26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本受命擔任軍事法庭法官,後來自願請調加入法國東方軍(l’Armée d’Orient)。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後,成功指揮所屬撤退,並於德國全面攻佔法國後拒絕投降,加入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負責外交事務。1944年9月,自由法軍自德軍手中控制巴黎後,艾斯卡拉隨戴高樂回法,擔任法國臨時政府外交委員會主任委員。戰後辭去政府職位,到巴黎大學法學院教書,於1946年創辦《商法季刊》(la Revue Trimestrielle de Droit commercial)、1947年出版《商事法課程》(Le Cours de Droit commercial),同時也在中國高等研究所任教。1949年64歲時,出版《中國:過去與現代》(La Chine, passé et present)一書,從各方面廣泛、簡明介紹中國,被評為當時頂尖的漢學家。[1]:269-270
晚年的艾斯卡拉除了學術工作外,仍持續為法國外交服務,擔任法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1953年,受衣索比亞之邀,赴阿迪斯阿貝巴協助起草該國商事法,隔年回到巴黎,持續授課,但健康開始惡化。1955年8月10日逝於巴黎。身後,家人遵循他的遺命,將他安葬在佩皮尼昂的家族墓園。戴高樂致函他的妻子,表示悼念與慰問。[1]: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