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銣

化合物

硝酸銣(英文:Rubidium nitrat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屬於硝酸鹽,由組成,為一種鹽類,其化學式RbNO3。硝酸銣是無色晶體,在水中有相當高的高溶解度。

硝酸銣
IUPAC名
Rubidium nitrate
識別
CAS號 13126-12-0  checkY
PubChem 25731
ChemSpider 23971
SMILES
 
  • [Rb+].[O-][N+]([O-])=O
InChI
 
  • 1S/NO3.Rb/c2-1(3)4;/q-1;+1
InChIKey RTHYXYOJKHGZJT-UHFFFAOYAE
EINECS 236-060-1
RTECS QV0900000
性質
化學式 RbNO3
莫耳質量 147.473 g·mol⁻¹
外觀 白色潮解固體
密度 3.11 g/cm3[1]
熔點 310 °C [1]
沸點 578 °C
溶解性 44.28 g/100 mL (16 °C), 65 g/100 mL (25 C)[2]
折光度n
D
1.524
結構
晶體結構 三方晶系
空間群 P31
晶格常數 a = 10.474 Å, c = 7.443 Å [3]
危險性
GHS危險性符號
助燃物
刺激性物質
GHS提示詞 警告
H-術語 H272, H315, H319, H335
P-術語 P220, P261, P305+351+338[4]
主要危害 氧化性
NFPA 704
0
1
0
OX
閃點 無數據
致死量或濃度:
LD50中位劑量
4625 mg·kg−1 (大鼠經口)[5]
相關物質
其他陰離子 硫酸銣
氯酸銣
其他陽離子 硝酸鋰
硝酸鈉
硝酸鉀
硝酸銫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性質

編輯

硝酸銣是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極易溶於和極微溶於丙酮。硝酸銣的焰色為紫紅色/淺紫色。

晶體結構

編輯

硝酸銣形式無色、高吸濕性三角晶體的晶體結構,空間群為P31m,晶格參數為 a =1047pm、c=745pm。每單位晶胞有四個單位,易溶於水。該晶體的折射率為 nD=1.524[6]。 硝酸銣還有2種不同的結構,轉變溫度為161.4°C和219°C[7]

溶解度

編輯

硝酸銣在水中的溶解度如圖。

 
硝酸銣在水中的溶解度

化學性質

編輯

硝酸銣是一種強氧化劑,加熱時,分解成亞硝酸銣氧氣:

2RbNO3 → 2RbNO2 + O2

用硝酸處理中性的硝酸銣,會生成酸式鹽RbH(NO3)2(熔點 62 °C)和RbH2(NO3)3(熔點 39 - 46 °C)。[7]

制備

編輯

可用氫氧化銣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銣而製得

RbOH + HNO3RbNO3 + H2O

也可用直接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銣而製得

2Rb + 2HNO3 → 2RbNO3 + H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數據表 硝酸銣 從 Acros公司,訪問關於 20. Februar 2010..
  2. ^ W. Lenk, H. Prinz, A. Steinmetz,"Rubidium and Rubidium Compound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10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doi:10.1002/14356007.a23_473.pub2
  3. ^ Jutta Pohl, Dieter Pohl, Gunadi Adiwidjaja. Phase Transition in Rubidium Nitrate at 346 K and Structure at 296, 372, 413 and 437 K.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B. 1992, B48: 160–166. doi:10.1107/S0108768191013459 . 
  4. ^ 來源:Sigma-Aldrich Co., product no. {{{id}}} .
  5. ^ Safety (MSDS) data for Rubidium nitrate.
  6. ^ Jean D'Ans, Ellen Lax: Taschenbuch für Chemiker und Physiker. 3. Elemente, anorganische Verbindungen und Materialien, Minerale, Band 3. 4. Auflage, Springer, 1997, ISBN 978-3-5406-0035-0, S. 690 (《硝酸銣》在Google Books的內容。).
  7. ^ 7.0 7.1 R. Abegg, F. Auerbach: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Verlag S. Hirzel, Bd. 2, 1908. pp 433-434.Vo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