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蝦麵東南亞料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具代表性,是一道利用蝦殼及辣椒熬煮的赤紅辛辣湯底,再配上黃麵條、米粉蕹菜等而成的麵食料理,在各地的華人茶餐廳或美食中心都可尋其蹤跡。福建麵的湯底充滿蝦的鮮味及辣椒等香料的香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華人中廣受歡迎。

檳城蝦麵
一碗檳城蝦麵
別稱檳城福建麵
類型湯麵
起源地 檳城喬治市
始創時間三年零八個月時期
上菜溫度熱食
主要成分黃麵條(金旦麵)、米粉豆芽蕹菜
相關的國家菜系馬來西亞華人料理英語Malaysia Chinese cuisine
福建蝦麵
正體字 福建蝦麵
簡化字 福建虾面

檳城蝦麵的名字在馬來西亞本地論壇中經常引起爭議。 檳城蝦麵是由早期移民的福建人流傳下來的美食,而福建話也是檳城人與攤販溝通時最常用的方言之一。 在檳城的各個咖啡店(茶餐室)里也不乏以蝦為主要材料的麵食。 因此,福建蝦麵在檳城被通稱為「福建面」。然而,福建話並不是全馬人都熟知的方言。 在廣東話比較通用的中馬和南馬,檳城福建蝦麵則被稱之為 「Har Mee」, 即是翻譯成廣東話的「蝦麵」。由於吉隆坡新加坡也有各自特色的蝦麵,類似的名稱經常導致遊客混淆,因而引發中南方網友的爭論。

來歷傳說

編輯
 
福建麵

福建蝦麵是早期移民至檳島福建人所研發。在日據時期,捕撈的魚產都只能售賣給日本軍人,於是當地福建漁民將剩下的蝦殼、蝦頭熬成湯,再配上黃麵,繼而創出這道庶民美食。也有人指出這是一道從福建流傳的食物,在泉州一帶稱為蝦湯麵,隨著華裔先輩下南洋,再加上南洋的辛香料,形成目前的福建麵[1]

烹飪

編輯

福建蝦麵檳城北馬各地的路邊攤茶餐室、美食中心內都可輕易找到,檳城是最能代表福建麵的傳統華人麵食之州。

福建蝦麵的做法為:將蝦殼及蝦頭與紅蔥頭等辛香料一起放進熱油裡爆炒,之後再加入辣椒去腥,用布袋將炒過的蝦殼包起來,與豬大骨、沙葛熬成湯頭。接下來用開水汆燙好黃麵、米粉蕹菜後,與肉片、豆芽、水煮蛋一同放進碗內,加上湯頭,最後加入參巴辣椒醬,這就是一碗傳統的檳城蝦麵。

吉隆坡南馬一帶,參巴辣椒醬會裝在一旁的小盤子內,食用方式是用筷子蘸些辣椒醬至麵中,再送入口,與檳城直接將辣椒醬拌入湯內的吃法略有不同。蝦麵的配料多元,除了上述所提及的配料外,還可以附加燒肉或其他配料,麵類只限於黃麵和米粉爲最佳。

參考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