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貝格級小巡洋艦

科爾貝格級小巡洋艦(德語:Kolberg-Klasse)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06年7月設計、作為德勒斯登級繼任者的四艘小巡洋艦船級。該船級由首艦科爾貝格號美因茲號科隆號奧格斯堡號所共同組成。這些艦隻建於1908年至1910年間,其中科爾貝格號和奧格斯堡號還於1916年至1917年間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它們均裝備有十二門105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作為主艦砲,設計時速為25.5節。入役後,同級的前三艘艦是被分配至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而奧格斯堡號則主要用作魚雷及砲術教練船

科隆號小巡洋艦
概況
使用者
前級 德勒斯登級小巡洋艦
次級 馬德堡級小巡洋艦
完成數 4
損失數 2
報廢數 2
技術數據
船型 小巡洋艦
排水量 4362噸
船長 130.50公尺
型寬 14公尺
吃水 5.27-5.73公尺
動力輸出 19000匹馬力
動力來源
船速 25.5節
續航力 3500海里以14節
乘員 367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當戰爭於1914年8月爆發時,奧格斯堡號被部署至波羅的海,而科爾貝格號、美因茲號和科隆號仍留在北海。這三艘艦被委派前往黑爾戈蘭灣執行巡邏任務;至1914年8月28日,它們於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期間遭到襲擊。美因茲號和科隆號都在戰鬥中沉沒。1915年1月,科爾貝格號在多格灘海戰期間有所行動,其後又與奧格斯堡號一起參加了1915年8月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兩艘艦隻同樣出席了1917年10月的阿爾比恩行動。它們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其中科爾貝格號被割讓予法國,由法國海軍重命名為「科爾馬號」並一直服役至1927年;奧格斯堡號則移交日本,然後作拆解出售。

設計

編輯

整體特徵

編輯

科爾貝格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130公尺(426英尺6英寸)和130.50公尺(428英尺2英寸),有14公尺(45英尺11英寸)的舷寬,以及5.45至5.73公尺(17英尺11英寸至18英尺10英寸)的前吃水和5.27至5.56公尺(17英尺3英寸至18英尺3英寸)的後吃水。它們的設計排水量為4,362公噸(4,293長噸),而在滿載情況下,科爾貝格號的排水量為4,915公噸(4,837長噸)、美因茲號為4,889公噸(4,812長噸)、科隆號為4,864公噸(4,787長噸)以及奧格斯堡號為4,882公噸(4,805長噸)。[1]

船體採用縱橫鋼框架構造,並分為十三個水密艙室,其中包含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50%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這些艦隻均為良好的遠洋船具,但有嚴重的搖擺幅度並過於僵硬。它們的操縱性不佳,轉彎半徑大。轉向是由單舵控制。艦隻的橫向穩心高度為0.83公尺(2英尺9英寸)。標準船員編制為18名軍官和349名水兵。此外,它們還配備了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包括1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1艘駁船、1艘獨桅縱帆船、2艘高低桅帆船和2艘小划艇[1]

機械裝置

編輯

科爾貝格級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首批整體搭載蒸汽輪機軍艦船級。為了測試競爭企業的發動機,全部四艘同級艦的推進系統都略有不同。[2]柯尼斯堡號配備了兩組梅爾默斯-普芬尼格蒸汽輪機,以驅動四個直徑為2.25公尺(7英尺5英寸)的三葉螺旋槳。美因茲號由兩組AEG-柯蒂斯英語Charles Gordon Curtis輪機提供動力,以驅動一對直徑為3.45公尺(11英尺4英寸)的三葉螺旋槳。科隆號最初採用策厘英語Heinrich Zoelly輪機,但在進行海上試航前,它們被替換為兩組帶有四個三葉螺旋槳的日耳曼尼亞輪機,螺旋槳的直徑為2.25公尺。奧格斯堡號則搭載有兩組帕森斯英語Parsons Marine Steam Turbine Company輪機及四個直徑同為2.25公尺的三葉螺旋槳。四艘同級艦均配備了十五台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在中心線上分為四個鍋爐艙英語Fire room。1916年,科爾貝格號和奧格斯堡號還增配了輔助燃油,以提高燃煤鍋爐的燃效效率[註 1];而美因茲號及科隆號當時則已經沉沒。[1][2]

這些艦隻設計可輸出19,000匹軸馬力(14,168千瓦特),僅發動機額定功率為20,200匹軸馬力(15,063千瓦特)的美因茲號除外。它們都由十五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鍋爐再被集成至三座間隔均勻的煙囪之中。艦隻的最高速度為25.5節(47.2公里每小時);美因茲號則因更強勁的發動機而獲得多半節的速度優勢。然而,全部四艘艦在速度試驗中均超過了這些數字,它們的實際速度可達26節(48公里每小時)以上。科爾貝格號可攜帶970公噸(950長噸)燃煤和115公噸(113長噸)燃油(1916年後),這使它能夠以14節(2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3,250海里(6,020公里);美因茲號可攜帶1,010公噸(990長噸)燃煤,在14節速度下可航行3,630海里(6,720公里);科隆號的載煤量為960公噸(940長噸),巡航半徑為3,500海里(6,500公里);奧格斯堡號的巡航半徑與科隆號相同,但載煤量僅為940公噸(930長噸)。[1]

武器及裝甲

編輯

科爾貝格級艦隻配備有十二門單裝105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八門設於艦舯、每邊各四門,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2]對於科爾貝格號和奧格斯堡號,其105公釐砲在1916-1917年間被替換成六門150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5 cm SK L/45。四艘同級艦還裝備有四門52公釐55倍徑速射砲英語5.2 cm SK L/55 naval gun,但它們在1918年由兩對88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所取代(安裝至仍倖存的艦隻上)。此外,它們還標配搭載有兩具450公釐(17.7英寸)魚雷管和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的船體內。兩具500公釐(19.7英寸)的甲板魚雷發射器則於1918年被增設至科爾貝格號和奧格斯堡號。全部四艘艦也可攜帶100枚水雷[1]

科爾貝格級艦隻的裝甲由兩個普通鋼層和一個克虜伯鋼英語Krupp armour層組成。其甲板厚度在艦艏達80公釐(3.1英寸)、至艉部弱化為20公釐(0.79英寸),用於保護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則有20公釐(0.79英寸)厚。艦隻煙囪的攔板英語coamings厚度為100公釐(3.9英寸)。司令塔的側面也有100公釐厚、頂面為20公釐厚。主砲則受到厚度為50公釐(2.0英寸)的砲擋英語Gun shield保護。[1]

建造

編輯

科爾貝格號是為替代老舊的通報艦獅鷲號而以「獅鷲替艦(Ersatz Greif)」[註 2]為代號進行訂購,並於1908年初在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開始架設龍骨,工程編號為814。它於同年11月14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至1910年6月21日,艦隻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從1916-1917年,科爾貝格號還在基爾的帝國船廠進行了改造。美因茲號是為替代通報艦狩獵號而以「狩獵替艦(Ersatz Jagd)」為代號訂購,並於1907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建,工程編號為288。它於1909年1月23日下水,至1909年10月1日投入使用。[5]

科隆號是以「燕子替艦(Ersatz Schwalbe)」為代號進行訂購,目的是要替代老舊的小巡洋艦燕子號。其龍骨於1908年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架設,工程編號為191。它於1909年6月5日下水,並在舾裝工作結束後於1911年6月16日投入艦隊使用。奧格斯堡號則是為替代無防護巡洋艦雀鷹號而以「雀鷹替艦(Ersatz Sperber)」為代號進行訂購,並於1908年在基爾的帝國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工程編號為34。艦隻於1909年7月10日下水,至1910年10月1日投入使用。在1917-1917年間,它又重返基爾帝國船廠的船塢進行現代化改造。[5]

同級艦

編輯
艦隻 造船廠 命名來源 架設日期 下水日期 入役日期 結局
科爾貝格號 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 科爾貝格 1908年 1908年11月14日 1910年6月21日 1929年拆解報廢
美因茲號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美因茲 1907年 1909年1月23日 1909年10月1日 1914年8月28日於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期間沉沒
科隆號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科隆 1908年 1909年6月5日 1911年6月16日 1914年8月28日於黑爾戈蘭灣海戰期間沉沒
奧格斯堡號 基爾帝國船廠 奧格斯堡 1908年 1909年7月10日 1910年10月1日 1922年拆解報廢

服役歷史

編輯
 
嚴重受損的美因茲號,在沉沒前的一刻

入役後,科爾貝格號、美因茲號和科隆號都被分配至第二偵察集群,這是公海艦隊的其中一支偵察部隊,並由科隆號擔任集群司令、海軍少將萊貝雷希特·馬斯英語Leberecht Maass旗艦[6]。奧格斯堡號則被用作魚雷及砲術教練船[7]。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爆發時,第二偵察集群被部署至以黑爾戈蘭島為基地的巡邏線上值勤[8]。與此同時,奧格斯堡號也被重新動員至現役,並派往波羅的海。在那裡,它參加了8月2日針對俄國的行動,並見證了戰爭爆發後打響的第一槍。[9]

8月28日早晨,英國的哈里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在海軍中將戴維·貝蒂所率領的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支持下,闖入黑爾戈蘭灣並襲擊了第二偵察集群的巡邏編隊[10]。在混亂的行動中,美因茲號和科隆號分別遭敵對輕巡洋艦戰鬥巡洋艦擊沉。美因茲號的大部分船員都被英國艦隻救起,但科隆號卻只有一名倖存者。[11]科爾貝格號於襲擊期間尚駐紮在港口,儘管它很快便出動前往支援受困的德國部隊,但當抵達現場時,英國人已然離去[12]

科爾貝格號此後繼續在北海的偵察部隊服役,其中包括參與1914年12月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的行動[13]——它當時在英國沿岸布設了一個雷區[14],以及1915年1月的多格灘海戰。在多格灘,它打響了戰鬥的第一砲,並在與輕巡洋艦奧羅拉號英語HMS Aurora (1913)的交鋒中取得首次命中。[15]與此同時,奧格斯堡號已在波羅的海執行了大量的任務;1915年6月,它參加了在芬蘭灣進行的一項布雷作業,這一行動還導致德軍損失了布雷巡洋艦信天翁號[16]

1915年8月,科爾貝格號在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期間與身處波羅的海的姊妹艦會合。行動中,科爾貝格號與戰鬥巡洋艦馮·德·坦恩號負責砲擊烏特島英語Utö (Finland)的俄軍陣地,而奧格斯堡號則與戰艦波森號駛入海灣,並在那裡擊沉了一艘俄國砲艇,以及擊損另一艘。至8月19日,協約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迫使德國人撤退。[17]奧格斯堡號於1916年末還參加了另一次試圖強攻海灣的行動,但以失敗告終[18]。1917年10月,兩艘姊妹艦都出現在阿爾比恩行動中,這是針對里加灣的又一次大規模襲擊。兩艘艦隻執行了各種任務,包括掃雷[19]、以及在摧毀俄國設於灣區的反對力量時,為戰艦國王號王儲號提供屏護[20]。來自科爾貝格號的水兵還登上了其中一座島嶼,並摧毀了俄國的一個砲台[21]

科爾貝格號和奧格斯堡號都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戰爭結束後,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這些艦隻將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被授予戰勝國。科爾貝格號被劃歸法國,並在重命名為「科爾馬號(Colmar)」後加入法國海軍服役。奧格斯堡號移交日本支配;但由於對日本人無用,他們遂將艦隻售予拆船商。[7]科爾馬號於1924年在亞洲進行了一次殖民地值勤,它參加了一項多國行動,以保護上海的外國僑民免受當時中國內亂的影響[22]。它隨後於1927年除籍,並在法國的布雷斯特拆解報廢[23]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由於戰時處境,德國獲得的優質煤有限,但能夠為其艦船購買劣質煤。優質煤通常被保留用於小型船隻,因其船員不太能夠按照劣質煤的增加速度來清潔鍋爐。為此,德國的主力艦往往被供應以劣質煤,因其較大的船員編制能夠更好的進行保養。1915年後,則引入了向劣質煤噴油的做法,以提高燃燒效率。[3]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替艦」。[4]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1.5 Gröner,第106頁.
  2. ^ 2.0 2.1 2.2 Gardiner & Gray,第159頁.
  3. ^ Philbin,第56頁.
  4. ^ Gröner,第56頁.
  5. ^ 5.0 5.1 Gröner,第106–107頁.
  6. ^ Scheer,第14頁.
  7. ^ 7.0 7.1 Gröner,第107頁.
  8. ^ Scheer,第42頁.
  9. ^ Halpern,第184頁.
  10. ^ Staff,第6–8頁.
  11. ^ Staff,第19–21頁.
  12. ^ Staff,第26頁.
  13. ^ Tarrant,第31頁.
  14. ^ Halpern,第41頁.
  15. ^ Halpern,第45頁.
  16. ^ Halpern,第194–195頁.
  17. ^ Halpern,第197–198頁.
  18. ^ Polmar & Noot,第47頁.
  19. ^ Staff,第60頁.
  20. ^ Staff,第102–103頁.
  21. ^ Staff,第119–120頁.
  22. ^ Waldron,第53–54頁.
  23. ^ Gardiner & Gray,第201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Gerhard Koop/Klaus-Peter Schmolke, Kleine Kreuzer 1903–1918, Bremen bis Cöln-Klasse, Band 12 Schiffsklassen und Schiffstypen der deutschen Marine, Bernard & Graefe Verlag München, 2004, ISBN 3-7637-6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