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軍事邊界和防禦工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3月11日) |
羅馬軍事邊界和防禦工事是羅馬帝國國土防衛宏觀戰略的一部分。2世紀初,羅馬帝國已經達到了領土擴張的頂峰,之後羅馬人並沒有早期那樣不斷擴大邊界,而是通過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和永久防線來鞏固自己的戰略地位,從而鞏固國防。歷史學家阿德里安·戈茲沃西認為,羅馬人已經達到了他們的軍事能力下所征服的自然極限,而在這些早期固定的邊界之外,儘管羅馬取得了許多戰鬥勝利,但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在軍事上不可長久征服。戈茲沃西特別認為,帕提亞人、薩爾馬提亞人和波斯人以騎兵為基礎的軍隊對羅馬以步兵為基礎的軍隊的擴張提出了重大挑戰。
防禦工事的性質
編輯羅馬帝國的邊界在整個帝國歷史上不斷變動,是自然邊界(北部和東部的萊茵河和多瑙河,西部的大西洋,南部的沙漠)和人造防禦工事的結合體。將帝國的土地與更遠的「蠻族」土地分開。
早在公元前六世紀或七世紀羅馬第一座城牆建成時,羅馬軍隊就開始修建單獨的防禦工事。然而,公元 40 年左右,在卡里古拉皇帝的統治下,開始在帝國外圍系統性地修建防禦工事。然而,正是在哈德良的統治下,從117年開始,羅馬邊境得到了系統的防禦。他在 21 年的統治時期中用了一半時間巡視帝國,主張在帝國邊緣修建堡壘、塔樓和城牆。 [1]這些防禦工事在戰略規模上的連貫建設(即保護整個帝國而不是加固單個定居點)有時被稱為「界牆」(limes) ,一直持續到 270 年左右。
邊境通常由輔助部隊、徵兵部隊(例如Segedunum )或軍團的堡壘以及用於部隊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統組成,在某些地方還有寬闊的城牆。後者最著名的例子也許是不列顛的哈德良長城,它橫跨整個島嶼而建,以防止來自蘇格蘭部落的攻擊。所謂的不列顛界牆也許是最好的例子,就像中國的長城一樣,試圖沿著整個邊界建造連續的人造防禦工事,這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其他邊境也不會在整個長度上都有連續的人造防禦工事。在某些地方,河流、沙漠或自然露出的岩石可以因地制宜提供相同的效果。此外,像哈德良長城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防禦工事也並非牢不可破:由於城堡相距一定距離,而且巡邏次數很少,敵方小股部隊很容易突破防禦工事進行小規模襲擊。然而,襲擊方將被迫殺出一條血路,穿過一處防守嚴密的大門,放棄其戰利品,例如牛,從而阻礙襲擊的整個目的,或者被出發響應的軍團困在牆上。此外,一支龐大的軍隊能夠使用攻城裝備強行穿越邊境。邊境的價值不在於其絕對的不可滲透性,而在於其對敵人的阻礙:給予延遲或警告,可用於召集集中的羅馬軍隊到該地點。因此,與提供相同水平的防禦所需的其他手段相比,邊界也許更適合被視為一種可以更節省武力來保衛邊界的工具。
270年後,君士坦丁一世放棄了維護堅不可摧的堅固邊界,轉而採取「縱深防禦」政策。 任何足夠規模的入侵部隊都可以突破最初的邊界,但在這樣做時,出於突發情況或快速移動的需要,將被迫在其後方留下幾個羅馬防禦據點(堡壘),這些據點將阻礙其後方的補給線和通信,並對部隊構成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
在帝國晚期,邊境變得更加富有彈性,在維持邊境防禦方面花費的精力很少。相反,軍隊集中在帝國的中心附近,敵人可以深入到義大利半島,然後再在戰鬥中遭遇。
北部邊界
編輯不列顛尼亞
編輯在征服了大不列顛的大部分陸地之後,羅馬人在喀里多尼亞南部邊緣(即現在的蘇格蘭中部)停止了向北的擴張。這使得他們與不斷襲擊和叛亂的部落共享邊界。與整個帝國的其他邊界不同,蘇格蘭沒有自然邊界,例如沙漠或穿越整個半島的寬闊河流,因此羅馬人在蘇格蘭南部到中部修建了一系列防禦工事,以保護不列顛尼亞省免受來自喀里多尼亞人和後來的皮克特人的襲擊。
儘管邊界不是連續的城牆,但位於蘇格蘭中部的一系列被稱為加斯克嶺的防禦工事很可能是羅馬最早的陸地邊境防禦工事。它建於 70 或 80 年,四十年後被後來的哈德良長城所取代,二十年後又被最後的安多寧長城所取代。邊界不應被視為一系列連續的進步,而應被視為變動的——例如,安東尼長城建於 142 年至 144 年之間,於 164 年被廢棄,並於 208 年短暫被重新占領。
儘管記錄很少,但有跡象表明,各個防禦工事之間的邊界根據當地軍隊的實力而波動。有考古證據表明防禦工事被廣泛燒毀,但這是否代表防禦工事遭到攻擊,還是羅馬軍隊在放棄時摧毀自己的防禦工事的正常過程的一部分,以避免為敵人提供防禦工事基地,這是有爭議的。
這些北部防禦工事有時被稱為「不列顛界牆」 。據認為,城牆防禦工事的平均駐軍人數約為 10,000 人。除了連續的城牆(加斯克嶺除外),城牆後面緊鄰有一條金屬道路,用於運輸部隊。沿著城牆,有一些用於軍團或徵兵的大型堡壘,以及一系列的里程塔——實際上是瞭望塔,除了小規模的襲擊外,它們無法防禦一段城牆,但能夠通過以下方式向軍團堡壘發出攻擊信號:塔頂火警信號裝置。
在後來的帝國中,羅馬不列顛尼亞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受到外部侵略,同時帝國邊境也受到了攻擊。然而,由於不列顛尼亞與歐洲大陸沒有陸橋,因此進攻方法和防禦方法與帝國標準不同。沿著東南海岸建造了一系列海軍堡壘,最初是為了打擊海盜,後來是為了防禦撒克遜人的襲擊和入侵威脅,最終導致撒克遜人在 600 年前占領了不列顛低地,這一點也反映在了「不列顛低地」的名稱中。防禦工事系統:撒克遜海岸,延伸至法國北部海岸。每個海岸堡壘既可以防止直接攻擊,也可以庇護一個小型海軍分艦隊,這些艦艇可以在海岸巡邏,抵禦海盜和襲擊者。
歐洲大陸
編輯在歐洲大陸,邊界通常是明確界定的,通常沿著萊茵河和多瑙河等主要河流的河道。然而,這些並不總是最終的邊界線:位於現代羅馬尼亞的原始達西亞省完全位於多瑙河以北,而日耳曼尼亞麥格納省,不要與下日耳曼尼亞和上日耳曼尼亞混淆,它是萊茵河、多瑙河和易北河之間的土地(儘管該省在創建三年後因條頓堡森林之戰而喪失)。橫跨萊茵河-多瑙河一線的界牆被稱為日耳曼長城。它包括:
- 下(北)日耳曼界線,從荷蘭卡特韋克的北海沿萊茵河延伸;
- 上日耳曼界線(只是為了混淆,也稱為雷蒂亞界線或簡稱為「界線」)從萊茵布羅爾(新維德(區))的萊茵河開始,穿過陶努斯山脈到達美因河(哈瑙以東),然後沿著從美因河到米爾滕貝格,從奧斯特布爾肯 (Neckar-Odenwald-Kreis) 向南到洛爾赫 (Ostalbkreis),有 70 多條近乎完美的直線 公里;
- 真正的雷蒂亞石灰岩從洛爾赫向東延伸到多瑙河上的艾寧(靠近凱爾海姆)。總長度為568 km(353 mi) 。它包括至少 60 座城堡和 900 座瞭望塔。
在達契亞,黑海和多瑙河之間的邊界是營地和城牆防禦的混合體,是兩條(有時是三條)界牆的交匯處,有一個大營地和許多小營地分布在其中防禦工事。
東部邊界
編輯東部邊界多次變化,其中最持久的是幼發拉底河,與安息帝國的西部在今天伊拉克接壤。公元 116 年,圖拉真占領了泰西封,並在亞述和巴比倫建立了新的行省,羅馬在擊敗對手帕提亞人後,一度跨越了幼發拉底河。同年晚些時候,他占領了安息首都蘇薩,並廢黜了安息國王奧斯羅伊斯一世。然而,羅馬人並沒有將整個安息帝國羅馬化,而是將帕塔馬斯帕特作為傀儡國王留在王位上,統治前安息帝國的土地。
南部邊界
編輯在帝國最大範圍內,南部邊界是阿拉伯和撒哈拉沙漠,這是防止擴張的天然屏障。帝國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和對面的山脈。然而,羅馬人兩次嘗試有效占領錫瓦綠洲(但失敗了),並控制了尼羅河深入非洲數英里,直到現代埃及和蘇丹邊界附近的第一瀑布。
茅利塔尼亞界牆兩側都有堡壘。在其他地方,例如敘利亞省和阿拉伯佩特拉省,則有一個被羅馬軍隊占領的邊境定居點和堡壘網絡。
- 阿拉伯界牆(稱為Limes Uranus)是羅馬阿拉伯佩特拉省行省的邊境,面向沙漠。
- 的黎波里塔努斯界牆是現代利比亞面向撒哈拉沙漠的邊境。
西部邊境
編輯西部邊境主要受到大西洋海岸的保護,沒有設防。
另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 Curry, Andrew. "Roman Frontiers." National Geographic Sept 2012: 106-127.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