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蜂類
花蜂類(學名:Anthophila)是膜翅目、蜜蜂總科下的一個演化支,與黃蜂和螞蟻是近親,因能傳遞花粉及生產蜂蜜和蜂蠟而知名。已發現的花蜂類物種將近2萬個[1],廣泛分佈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幾乎在所有生長著開花植物的地區都能生存。牠們主要以花蜜為食,也會攝食花粉以補充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
花蜂類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至今
| |
---|---|
澳洲無刺蜂(Tetragonula carbonaria)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膜翅目 Hymenoptera |
(未分級): | 單距類 Unicalcarida |
亞目: | 細腰亞目 Apocrita |
下目: | 針尾下目 Aculeata |
總科: | 蜜蜂總科 Apoidea |
演化支: | 花蜂類 Anthophila |
科 | |
異名 | |
|
花蜂類的體型大小不一,最大的成員為切葉蜂科的華勒斯巨蜂,體長可達39公釐,而小型無刺蜂的工蜂則不足2公釐[2]。最廣為人知的花蜂類物種是西方蜜蜂,被大量飼養用於生產蜂蜜。北半球最常見的花蜂類是隧蜂,體型較小,容易與黃蜂和蒼蠅混淆。
傳粉
編輯花蜂類會向開花植物傳粉,是生態系統中主要的傳粉者之一。花蜂類會依其需求決定要採集花蜜或是花粉,尤其是一些有社會性的花蜂類物種更是如此。花蜂類在採集花蜜時也可以進行授粉,但在採集花粉時可以更有效率的進行授粉。據估計,人類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是依賴昆蟲授粉,而其中大部分是由花蜂類,尤其是西方蜜蜂[來源請求]來完成。在許多國家養蜂人的工作已由製作蜂蜜轉向為授粉管理。單一作物及許多野生及人工飼養花蜂類的大量減少,使得養蜂人會依季節而遷徙,而花蜂類可以依季節在有高度需求的區域進行傳粉[3]。
大部份的花蜂類身體有毛,而且會攜帶電荷,有助於花粉的附著。雌蜂會周期性的暫停食物採集,刷洗身體使花粉收集到花粉刷中,大部份花蜂類的花粉刷是在腳上,有些是在腹部,蜜蜂的花粉刷已變成腳上的花粉籃。許多花蜂類會在不同的植物中收集花粉,有些則只會收集一種或是少數幾種植物的花粉。有少數的植物沒有花粉,而是產生有營養的花油,就是由這種花蜂類收集並使用。有一種稱為禿鷲蜜蜂的無刺蜂是以腐肉為食,是唯一一種不以植物為其食物的花蜂類。花粉和花蜜常常會結合成另一種形式,可能是糊狀的,也可能是堅硬的。會形成不同的形狀(多半是類球面),存儲在蜂巢的小空間中,該空間往往也有蜂卵。
紐西蘭的科學家發現有三種本土種的花蜂類會打開本土槲寄生Peraxilla tetrapetala的花蕾,這種花蕾不會自己打開,但蜜雀或紐西蘭鐘吸蜜鳥會扭轉花蕾的尖端,此動作會使花蕾突然打開,使外界可以接觸到花粉及花蜜。不過科學家觀查南島坎特伯雷區的本土花蜂類,意外的發現花蜂類會將花蕾的尖端咬掉,並將腳伸進花蕾中,偶爾可以讓花蕾打開。可以碰觸到花粉及花蜜,因此有助於在紐西蘭已漸漸減少之槲寄生的授粉,其他地方的花蜂類都無法打開為這類專為鳥類授粉而設計的花蕾[4]。
花蜂類到花朵上授粉本身也有其危險性,像獵蝽或是蟹蛛都會藏在花朵中獵食粗心的花蜂類,有些花蜂類則是在飛行中被鳥捕食。開花植物上使用的殺蟲劑也殺死了許多花蜂類,有些是直接中毒而死,有些則是因為食物中殺蟲劑的累積而死。蜂后在春天每天會孵2000個蜂卵,但在覓食季節每天仍需要孵1500個蜂卵,大部份是替補每天的傷亡,其中大部份是因年老而死亡的工蜂。獨棲蜂及原社會蜂(primitively social bees)一生中的生殖期是所有昆蟲中最短的,通常雌性只生產少於25個後代。
飛行
編輯M. Magnan在1934年出版的法文書籍《Le vol des insectes》提及:他和 M. Saint-Lague 將空氣阻力的方程式應用在黃蜂的飛行,發現其飛行無法以固定翼的計算方式來解釋,但「不應該對計算的結果與現實不符而感到驚訝。[5]」這導致一種常見的誤解——花蜂類的飛行違反空氣動力學原理,但實際上它只是證實,花蜂類的飛行不是使用固定翼[6]的飛行方式,需用其他飛行理論來解釋,例如可以解釋直升機飛行的飛行理論。
英國劍橋大學的查理·艾靈頓在1996年發現,昆蟲翅膀形成的渦和其非線性效應是升力的關鍵來源[7]。在流體力學中,渦和非線性現象是眾所周知的困難,因此對於昆蟲飛行理論的理解進展也相當緩慢。
加州理工學院Michael Dickinson和其同事在2005年在高速電影攝影[8]及模擬蜜蜂翅膀的巨型機器人[9]的輔助下,研究西方蜜蜂的飛行。其分析表示升力的來源是由於「短暫斷續的翅膀擺動,在翅膀拍擊及改變方向時的快速旋轉,以及非常高速的翅膀擺動頻率所組合成的結果」。翅膀擺動頻率一般會隨著翅膀的尺寸變小而提高,但蜜蜂翅膀擺動的幅度很小,擺動頻率約為每秒230次,比翅膀大小只有80分之一的果蠅(每秒200次)要快[10]。
各種蜂的生活習性不同,有的是獨居生活的,有的是有各種群居形式,發展最高形式是像蜜蜂、熊蜂和無刺蜂的真社會性分工聚居[11]。
有些花蜂類群中,群居的雌蜂均為姊妹,且其中有勞動的分工,則稱為半社會性(semisocial)分工聚居。
蜜蜂類與人類
編輯花蜂類也在許多民間故事中出現,被政治理論家視為人類社會的典範。專欄作家比·威爾遜認為蜜蜂群居的印象「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包括在亞里斯多德及柏拉圖時,在維吉爾及塞內卡時,在伊拉斯謨及莎士比亞,在托爾斯泰,以及像伯納德·曼德維爾及卡爾·馬克思等社會理論家也是一樣[12]。」在一些象徵勤勞的場合也會出現花蜂類。
雖然花蜂類叮人很痛,而且昆蟲一般會有害蟲的刻板印象,但人類對花蜂類的評價很高,大部份是因為是授粉者又可以生產蜂蜜、其群居性,以及其勤勞的特質。花蜂類是少有常用在廣告中,且帶有正面特質的昆蟲,多半是用在含有蜂蜜的產品中。
在古埃及,花蜂類是代表下埃及的土地,法老會稱為「莎草及蜂的王」(莎草代表上埃及)[13] ,例如樹蜂銜即為一例。
在北美,虎頭蜂屬雖和花蜂類有許多差異,但還是容易誤認為花蜂類。
雖然蜂刺可能會造成過敏者死亡,但若未被驚擾時,花蜂類本質上是沒有攻擊性的,而且有些花蜂類完全不會刺人[14]。人類對花蜂類的危害可能更大,因為花蜂類會被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影響,甚至因此受到傷害。像在2006年時北美發生的蜂群崩壞症候群就有可能是因為殺蟲劑、氣候變化或電磁輻射等因素造成[14]。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Danforth BN, Sipes S, Fang J, Brady SG. The history of early bee diversification based on five genes plus morpholog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October 2006, 103 (41): 15118–23. PMC 1586180 . PMID 17015826. doi:10.1073/pnas.0604033103.
- ^ Sakagami, Shôichi F.; Zucchi, Ronaldo.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Two Dwarf Stingless Bees, Hypotrigona (Leurotrigona) muelleri and H. (Trigonisca) duckei, with Notes on the Temporal Articulation of Oviposition Process in Stingless Bees (PDF).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Hokkaido University Series Vi. Zoology. 1974, 19 (2): 361–421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 ^ Honey Bee Die-Off Alarms Beekeepers, Crop Growers and Researcher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01-29 [201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7).
- ^ Kelly, Dave. Native Bees With New Tricks. New Zealand Science Monthly. April 1998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7).
- ^ Ingram, Jay The Barmaid's Brain, Aurum Press, 2001, pp. 91-92.
- ^ Cecil Adams. Is it aerodynamically impossible for bumblebees to fly?. The Straight Dope. 1990-05-04 [2009-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3).
- ^ Secrets of bee flight reveal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hillips, Helen. 28 November 2005. Retrieved 2007-12-28.
- ^ 存档副本. [201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8).
- ^ Deciphering the Mystery of Bee Fligh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ltech Media Relations. Nov. 29, 2005. Retrieved 2007, 4-7.
- ^ Douglas L. Altshuler, William B. Dickson, Jason T. Vance, Stephen P. Roberts, and Michael H. Dickinson. Short-amplitude high-frequency wing strokes determine the aerodynamics of honeybee flight.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102 (50): 18213–18218. PMC 1312389 . PMID 16330767. doi:10.1073/pnas.0506590102.
- ^ Engel, Michael S. Monophyly and Extensive Extinction of Advanced Eusocial Bees: Insights from an Unexpected Eocene Diversity. PNA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02-13, 98 (4): 1661–1664. JSTOR 3054932. PMC 29313 . PMID 11172007. doi:10.1073/pnas.041600198.
- ^ Wilson, Bee. The Hive: the Story of the Honeybee. London: John Murray. 2004. ISBN 0-7195-6598-7.
- ^ Clayton, Peter A.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 p. 23. Thames & Hudson. 2006. ISBN 0-500-28628-0
- ^ 14.0 14.1 大馬生態學:蜜蜂日(下篇)‧蜂絕人亡?農藥致蜜蜂變笨迷航. 光明日報. 2014-12-14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0).
外部連結
編輯- All Living Thing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mages, identification guides, and maps of bees
- Bee Genera of the World
- Scientists identify the oldest known bee, a 100 million-year-old specimen preserved in amb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orth American species of bees at Buggu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ative Bees of North Americ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