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蟻
行軍蟻(英文:Army Ant)又稱「軍團蟻」,蟻科部份族群(亞科)的泛稱,牠們與其他生物不同之處就是牠們會聚在一起組成侵略小組。侵略小組會在陸地上行走,攻擊獵物。
另一個共同特徵是,行軍蟻還有一個與大多數其它螞蟻不同的習性,牠們不建永久的巢穴:在它們存在的時間內,蟻群幾乎不停地移動。被稱為行軍蟻的所有物種都屬於真蟻族蟻科,但有幾個群體獨立演化出同樣的基本行為和生態症候群。這種症候群常被稱為「軍團行為」,可能是一種趨同演化的例子。[1][n 1]
形態
編輯工蟻
編輯行軍蟻的工蟻通常是盲的或者可以將複眼簡化成單一鏡片。有數種行軍蟻中的工蟻,根據身體的差異和工作分配顯示出多形性;然而,也有一些物種無多形性[2]。 工蟻為不孕的雌蟲。[3]
兵蟻
編輯兵蟻的體型大於工蟻,他們的大顎比工蟻大得多,年長的兵蟻比年輕的兵蟻擁有更大的頭部和更強的大顎。它們保護群體,並幫助搬運最重的獵物帶到隱匿處。
雄蟻
編輯雄蟻體型較大,有大圓柱形腹部,高度特化的大顎和其它螞蟻中不常見的生殖器。[4]它們的觸鬚有13段,有翅而因此外觀似黃蜂。[2]雄蟻的出生是有性育雛的。[4]當它們一出生,就會飛去尋找蟻后與之交配。在一些雄蟻試圖與已有群落的蟻后交配的情況下,接收的工蟻將強行移除掉其翅膀,以便將大個的雄蟻容納進群體進行交配。[5]
蟻后
編輯真正的行軍蟻的群落中總是只有一個蟻后,而其它一些螞蟻種類可以有多個蟻后。蟻后是失明的大腹蟻,但有可能擁有退化的眼睛。[2]行軍蟻的蟻后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沒有翅膀,有一個擴大的腹腔尺寸和一個延長的圓柱形腹部。[5]它們比工蟻大得多,它們的觸角有10到12段。[2]蟻后將與多個雄蟻交配,因為它們的大型腹腔,它們每個月可以產下三至四百萬個卵,從而導致同步的育雛周期與單一蟻后相有關的數百萬個體的群落。[2][6]
物種
編輯廣義上的行軍蟻包含以下物種:
矛蟻亞科 Dorylinae ( Aenictinae, Aenictogitoninae, Cerapachyinae, Ecitoninae and Leptanilloidinae, 2014 )[7]
- Aenictus
- Asphinctanilloides
- Cheliomyrmex
- 矛蟻屬 Dorylus 行軍蟻屬
- 游蟻屬 Eciton
- Labidus
- Leptanilloides
- 內瓦蟻屬 Neivamyrmex
- Nomamyrmex
- Subfamily Leptanillinae
- 家蟻亞科 Myrmicinae
- 針蟻亞科 Ponerinae
- Subfamily Amblyoponinae
捕獵和效用
編輯行軍蟻通常是組成一個大軍隊捕獵,牠們一遇到獵物便會用顎把獵物撕碎,在附近把獵物吃完,便會到別的地方繼續捕獵,在尋找獵物的同時,體型較大的行軍蟻會站在行軍蟻軍隊的附近保護軍隊。行軍蟻的攻擊對森林會有一定的好處,攻擊過後的地區會變成一個適宜動物居住的地方。
在一些非洲地區的人會用行軍蟻幫助縫合傷口,他們會讓行軍蟻用顎咬進傷口的邊緣皮膚,再把行軍蟻的頭拔掉,因為行軍蟻的顎會夾住傷口的邊緣皮膚,讓傷口縫合。
當然行軍蟻也會為人類吃掉害蟲,不過要是被它叮到,會因為它的強烈毒性痛好幾天。
只要是踏進他們行進路線上的活物,不管是蛇也好老鼠也好都會被群起圍攻並啃食殆盡,是非常兇的蟻。但是,行軍蟻並不是最兇猛,也有行軍蟻的隊伍會躲避通過的昆蟲,如子彈蟻。
分類
編輯歷史上,廣義上的「行軍蟻」是指五種不同螞蟻亞科的成員。這些亞科中有兩個——猛蟻亞科和切葉蟻亞科,只有少數物種有行軍行為;其它三個亞科——矛蟻亞科(Dorylinae)、游蟻亞科(Ecitoninae,現已併入矛蟻亞科)和細蟻亞科,所有物種都是行軍蟻。
大衆文化
編輯電影
編輯- 《阿波卡獵逃》:為2006年由梅爾·吉勃遜拍攝的電影,主角「黑豹爪」的妻子幫助兒子用行軍蟻幫助他縫合裂開的傷口。
-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為2008年由哈里遜·福特拍攝的電影。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讓人膽寒心顫的行軍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備註
編輯- ^ "There are also interesting [evolutionary] convergences within the ants. Although most ant colonies live a settled existence in a fixed nest, there seems to be a successful living to be made by wandering in enormous pillaging armies. This is called the legionary habit." (Dawkins 1986)
參考資料
編輯- ^ Brady, Seán G. Evolution of the army ant syndrome: The origin and long-term evolutionary stasis of a complex of behavioral and reproductive adapt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3, 100 (11): 6575–9. PMC 164488 . PMID 12750466. doi:10.1073/pnas.1137809100.
- ^ 2.0 2.1 2.2 2.3 2.4 Gotwald, William H., Jr. Army Ants. Social Insects 4. : 157–254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in Hermann 1982
- ^ Bourke, Andrew F. G; Franks, Nigel R. Social Evolution in Ants. Monographs in Behavior and Ecolog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691-04426-2. OCLC 32087436.
- ^ 4.0 4.1 Trager, James C. (編). Advances in Myrmecology. Leiden, NL: E.J. Brill. 1988. ISBN 978-0-916846-38-1. OCLC 468279677.
- ^ 5.0 5.1 Franks, Nigel R.; Hölldobler, Bert. Sexual competition during colony reproduction in army ants.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87, 30 (3): 229–43. doi:10.1111/j.1095-8312.1987.tb00298.x.
- ^ Kronauer, Daniel J. C.; Schöning, Caspar; Pedersen, Jes S. S.; Boomsma, Jacobus J.; Gadau, Jurgen R. Extreme queen-mating frequency and colony fission in African army ants. Molecular Ecology. 2004, 13 (8): 2381–8. PMID 15245410. doi:10.1111/j.1365-294X.2004.02262.x.
- ^ Brady, Seán G; Fisher, Brian L; Schultz, Ted R; Ward, Philip S. The rise of army ants and their relatives: diversification of specialized predatory doryline ant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4, 14: 2–14. PMC 4021219 . PMID 24886136. doi:10.1186/1471-2148-14-93.
- 李佩味; 曹正芳(編輯); 譚天錫(審訂). 熱鬧的雨林動物. 人類文化出版社. 1994 [2017-01-10]. ISBN 957-604-50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1) (中文).、國家圖書館NCL
- 曹正芳. 熱鬧的雨林動物. 朗文出版社. 1995. ISBN 978-962-00-2083-4.??
- Brady, S. Evolution of the army ant syndrome: the origin and long-term evolutionary stasis of a complex of behavioral and reproductive adaptations.. 2003. PNAS 100(11): 6575-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