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農民運動

衙前農民運動,又稱蕭山農民運動蕭紹農民運動衙前農民暴動,被中共黨史研究者稱作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的第一場農民運動,但中國共產黨是否領導其運動尚存爭議。運動以浙江省蕭山縣衙前村為中心,外延至蕭山紹興上虞3縣82村,農民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沈定一組織的衙前農民協會領導下起來抗租減租,最終為官府所取締,運動領導人之一李成虎也在獄中去世。

宣傳農民運動

編輯

1920年5月,沈定一在上海參與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之一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次年4月回到家鄉衙前實踐「中國底社會革命,應該特別注意農民運動」的政治主張。沈定一雖然是地方上的大地主,但早年參加過辛亥革命倒袁運動,並且是浙江省議會的前議長,熱衷於政治運動。他回鄉後首先以教育為切入點創辦了衙前農村小學和龍泉閱書報社,邀請浙江第一師範教師劉大白和「一師風潮」的學生領袖宣中華、徐白民、唐公憲等來校任教,免費接受農民子弟讀書,並在農民中宣講《新青年》《共產黨宣言》等政治書籍,鼓動農民反抗地主和資本家。沈定一帶頭減租免賒,並且發動李成虎等農民在欠收時反抗地主,李成虎則以哄抬糧價為由搗毀了沈定一妻弟的周和記米店,在農民壓力下大批糧販不得不恢復平價。[1]

農民協會成立

編輯

1921年9月27日,衙前以及附近村莊農民在衙前東嶽廟集會成立衙前農民協會,協會推舉沈定一家長工李成虎等6人為領導人,通過了沈定一起草的《衙前農民協會宣言》和《衙前農民協會章程》,宣布「本會與田主地主立於對抗地位」,土地歸農民使用,由農民團體保管分配。農民協會和農民運動也通過陳獨秀辦的《新青年》和邵力子主編的《民國日報》進行宣傳,活動遍及蕭山紹興上虞3縣82村,會員僅僅兩月就達到10萬之多,每日都有數百人到衙前請求入會,各村也組織有分會。同年11月24日衙前農民協會聯合會宣告成立,協調各地分會的組織,衙前也因此成為農民運動的中心。[2][1][3]

抗爭與鎮壓

編輯

農民協會根據《章程》,提出來減租抗爭的主張,要求農民僅僅繳納原先租金的三成,並且要求放棄使用每斗8.5公斤的「大斗」改用公斗,取消「東腳費」(即地主下田收租的路費)和「現租」,要求按每年收成交租。1921年12月8日,紹興前梅村大地主周仁壽不顧農協反對堅持原租,並且下令捆綁手下佃戶,導致農民協會與地主發生暴力衝突,官府以「衙前農民暴動」稱呼。12月17日,農協組織農民1000多人到紹興縣城遊行,駐紹興的浙軍第三旅旅長、紹興戒嚴司令盛開第拒農民入城。12月18日,各地農民代表在衙前東嶽廟舉行集會,盛開第派人包圍會場,打傷農民3人,抓走了農協的幾位領導人,並且責令各村銷毀農協的《宣言》《章程》。同時,浙江省省長沈金鑒也派了警察廳督察長等60人到蕭紹一帶抓捕農協領袖,列入逮捕名單者達500多人,「蕭紹兩縣農人被捕入獄者幾百人,亡命者動萬」,12月27日抓捕了正在田間耜泥的李成虎,李成虎則於1922年1月24日下午在蕭山獄中被凌虐致死。[1]

作為運動的發起人,沈定一則是在運動開展後到杭州的省議會推動農民訴求合法化,當時的地主官吏則指控其沈玄廬「提倡共產」,「以共產主義煽惑愚眾」,要求給予「嚴懲」。[4]

影響與紀念

編輯
 
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

農協與農民運動的查禁博得輿論的同情,邵力子撰發《論蕭山農民協會被軍隊摧殘事》指責軍閥政府之反動。李成虎埋葬於鳳凰山南麓,兩側石柱為沈定一手書之「中國革命史上的農人這位要推頭一個,四山亂葬堆里之墳墓此外更無第二人」。1922年2月23日上海工商友誼會特意派人到衙前祭奠李成虎,並且在蕭山鳳凰山立「精神不死」四字碑以紀念之。[1][3]1999年,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建立,2011年移地擴建,2016年重新布置。衙前農民運動史跡群現存農協舊址東嶽廟、衙前農村小學校舊址、李成虎故居、李成虎烈士墓以及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和楊之華紀念館,成為了「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

《中國現代史稿》稱:「浙江省蕭山縣衙前農民運動,是中國現代農民運動的先聲。」[5]《浙江日報》則稱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的農民運動,是中國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指導解決中國農民革命問題的首次嘗試,揭開了中國現代農民革命鬥爭的序幕,展示了農民群眾潛在的偉大力量」。[6]但運動領導人之一的楊之華在1956年回憶的時候稱:「(運動)沒有共產黨或者青年團組織在進行領導,但可以說是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在進行領導。」[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政協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百年前的萧山衙前农民运动. 杭州文史丛编:政治军事卷(上).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02 [2022-09-14]. ISBN 97878063342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2. ^ 全根先. 衙前农民运动的时代精神与重要启示. 紅色文化網. 2021-10-11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3. ^ 3.0 3.1 鄭琳; 蘭楊萍. 红色宝藏·走进红馆学党史③ | 衙前农民运动,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2021-06-11. 
  4. ^ 孔璞. 沈玄庐:“好出头”地主成农运领袖. 新京報. 2011-05-19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5. ^ 5.0 5.1 應丹. 萧山衙前农民运动 揭开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序幕. 每日商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21-03-26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6. ^ 革命星火在田头燃起 衙前农民协会宣言. 浙江日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2021-03-31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7. ^ 陳志根. 衙前农民运动性质辨正. 黨史研究與教學. 1999, (1): 67-70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