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什庫天主堂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7月1日) |
西什庫天主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稱北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開堂,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北京救世主堂 | |
---|---|
北堂 西什庫天主堂 Church of the Saviour, Beijing | |
39°55′26″N 116°22′43″E / 39.9240255°N 116.3786511°E | |
位置 | 北京市西城區 |
國家/地區 | 中國 |
所屬宗派 | 天主教 |
歷史 | |
創建者 | 洪若翰、劉應 |
奉獻 | 救世主耶穌基督 |
建築 | |
功能狀態 | 活躍 |
建築師/公司 | 阿方素·費德利克·德莫盧斯 |
建築風格 | 哥德復興式 |
竣工日期 | 1703 |
行政 | |
總教區 | 北京 |
聖職人員 | |
主教 | 李山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西什庫教堂 |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歷史
編輯清朝
編輯西什庫天主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康熙三十二年。由於兩位天主教耶穌會教士洪若翰、劉應治癒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獲賜皇城西安門內蠶池口一帶的一塊地皮(蠶池口位於中南海西岸原北京圖書館斜對面),得以建築教堂,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庫教堂的前身,名為救世堂。清朝中葉,民間反對天主教的勢力與天主教會不斷發生摩擦,清政府於道光七年查封了蠶池口天主教堂,並沒收了全部教產。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向天主教會歸還了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德式建築,由於蠶池口臨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鐘樓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悅,經過與羅馬教廷和法國政府的交涉,教會同意將教堂遷往西什庫,由清政府出資修建新的教堂建築。另有一種說法:光緒十二年(1886年),因整修西苑三海,清廷於是決定收回蠶池口教堂占地,在不遠處另撥原西什庫部分地面供建教堂。光緒十四年新建築正式落成,比老北堂更加雄偉氣派。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西什庫教堂成為拳民進攻的焦點,在當時的義和團營中曾經有順口溜道:「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其中的「交民巷」指的是東交民巷使館區,而「西什庫」指的便是西什庫教堂。1900年6月至8月間,北京的義和團團民曾經長時間圍攻西什庫教堂。
1900年6月15日傍晚,由端王載漪所率領的一隊義和團開始進攻西什庫教堂。時任「正權」主教的,是被公認為「中國通」的法籍傳教士樊國梁,他因常年旅居中國傳教、諳熟中國官場政治,而在外交界享有盛譽。當義和團在京城做大時,樊國梁也意識到了危險,為了保護西什庫——這座主教座堂,以及躲藏其中的3000餘名外國教士和中外教徒,他遣人前往位於東交民巷的法國公使館,請求使館衛隊提供護衛。隨即,法國和義大利這兩個天主教國家的駐華公使館共派遣了四十餘名士兵護衛西什庫教堂。戰鬥打響後,法意士兵很快與進攻的義和團展開激戰,打退其衝鋒。圍困教堂的義和團曾經使用自製的穿屋火龍、炸彈、抬槓等火器向教堂發動進攻,守軍則以快槍與之對戰。6月17日起,清軍也參加了進攻。義和團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毀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兒童400多人。但是教堂依舊頑強堅守。由於缺少糧食,經過半個月的圍困後,教堂內的人員將作役用騾馬和戰馬全部吃光,並且開始食用院內的樹皮和野草。駐守部隊的指揮官和副指揮官陸續戰死。儘管只有「41條槍」,但西什庫教堂卻始終未被攻陷。
直到8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組建了專門的解救隊,其中包括法軍1個步兵營和步兵混合營,俄軍由1個步兵營和30個哥薩克騎兵組成,英軍海軍路戰隊和步兵混合營,義大利海軍小分隊,以及250-300名作為增援的日本兵,總計有1200支槍、8 門山炮、4門野戰炮和3挺機關槍。8月16日早,八國聯軍救援西什庫教堂,在西華門與清軍激戰,清軍戰死800人,參與攻打教堂的清兵武衛中軍、武后衛軍以及莊親王載勛統轄的虎神營、神機營馬步隊、火器營炮隊四散撤退,許多義和團團民戰死,法兵則死2人、傷3人。10時左右,法國駐華公使在西什庫教堂與主教樊國梁相見,「互慶餘生」。轟動一時的西什庫教堂事件宣告終結。
西什庫教堂被圍兩月余,在整個事件中,「共死教民四百人,地雷炸死小孩七十六口,法兵死十人,意兵死五人」。而義和團和清軍被殺死600人以上。庚子議和後由清政府賠償出資重修了損毀嚴重的西什庫教堂建築,形成了目前西什庫教堂的建築群。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在1958年的「獻堂獻廟」運動中,西什庫教堂被上繳國家,教堂收藏的教會藏書,包括中、日、梵、德、英、法、荷、意、西班牙、波蘭、希臘、拉丁、希伯來、佛蘭芒、敘利亞、馬來、大宛、藏、滿、蒙等語種的「搖籃本」早期印刷圖書和和一批稀見文獻,被運出教堂移交北京圖書館收藏。
西什庫教堂所擁有的出廠號為670、有著16.6米長低音管的法國產Cavaillecoll牌管風琴是北京最大和最好的一座管風琴,於1965年以保護名義被中央音樂學院移走,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1]。文革期間,教堂遭到嚴重破壞,祭台上另一台用於唱詩班的小型管風琴被毀,北堂被作為中學使用[1][2][3][4]。
1984年西什庫教堂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直到1985年西什庫教堂才交還給天主教三自愛國會,1985年12月24日在修復後重新開堂[4][5]。
2006年6月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編輯西什庫教堂是一處中西合壁的建築,教堂的主體建築為一座三層哥德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尖端高約31米,曾經是北京內城最高的單體建築,教堂建築的正面有三個尖頂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門之間雕刻有聖若望和聖保祿等四聖像,建築正立面上的門窗均用漢白玉石刻裝飾,正門中央主跨上有一扇瑰麗的圓形玫瑰花窗,禮拜堂四周則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
圍繞哥德式教堂建築的是傳統的中式台基,環以漢白玉欄杆,欄杆和欄杆上的裝飾均為傳統的中式設計。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座碑亭,為黃頂琉璃瓦重檐歇山頂設計,庭內安放乾隆皇帝手書御碑兩統,碑亭內側則是四尊中式的石獅子,還有一對石供。
除了主體建築,西什庫教堂還有面積很大的附屬建築群,包括圖書館、後花園、印刷廠、孤兒院、醫院以及光華女子中學、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華北教區主教府,現在這些附屬建築大多都被其他單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還保留使用,現位於教堂西北側。曾經長期占據華北教區主教府的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已經遷出,主教府也已經歸還給了天主教會,目前正在修繕中。
若瑟修女院至今未歸還,現今若瑟修女院並沒有在原址,只是在教堂後面,是原主教府的地方,光華女中雖已歸還但仍被民政部門占用。
圖集
編輯-
法軍拍攝的航拍照片(1900年-01年)
-
蠶池口老北堂
-
庚子事變之前的西什庫教堂
-
被義和團用火藥炸毀的仁慈堂
-
炸毀的大坑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孫晨薈. 明清時期的天主教音樂 (PDF). 《神學與生活》. 2008年: 15-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0-04) –透過天主教香港教區聖樂委員會.
- ^ 成善卿. 老街漫步: 北京. 中囯工人出版社. 2001年: 第81頁. ISBN 978-7-5008-2572-2 (中文).
- ^ 陶飛亞. 宗教与历史(第十辑).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01-01: 第114頁注釋2. ISBN 978-7-5201-3219-0 (中文).
- ^ 4.0 4.1 基督教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5年: 第47頁. ISBN 978-7-100-03434-0 (中文).
- ^ 石衡潭、王瀟楠、趙建敏、鄧紹曦,改革開放以來北京教區社會服務與實踐,中國天主教2001(6):40-45
- ^ 6.0 6.1 6.2 北京市天主教“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简历. 天光.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 ^ 7.0 7.1 7.2 7.3 北京:天主教北京教区神职人员2016年最新调动名单. 信德網. 201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 ^ 8.0 8.1 8.2 北堂第41期慕道班举行开学典礼. 天光.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