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龍亞目
角龍亞目(學名:Ceratopsia;意為「有角的面孔」)是群植食性、喙狀嘴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北美洲與亞洲。牠們的祖先出現於侏儸紀晚期。已知最早的角龍類是隱龍,生存於1億6120萬到1億5570萬年前[1]。角龍類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約6550萬年前[1]。
角龍亞目 | |
---|---|
位於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三角龍骨架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頜齒類 Genasauria |
演化支: | †新鳥臀類 Ne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盾齒類 Clypeodonta |
演化支: | †角足龍類 Cerapoda |
演化支: | †頭飾龍類 Marginocephalia |
亞目: | †角龍亞目 Ceratopsia Marsh,1890 |
演化支 | |
|
早期物種是小型、二足恐龍,例如鸚鵡嘴龍。較晚期的物種,包括角龍科的尖角龍與三角龍,演化為非常大的四足恐龍,臉部發展出延長的角狀物,以及頸部頭盾。頭盾可能用來保護容易受傷的頸部被掠食動物攻擊,也可能作為展示物、調節體溫、大型頸部與咀嚼肌肉附著用、或者是綜合以上幾點。角龍類在體型上的變化從1公尺到9公尺,體重的變化從23公斤到5.4噸。
三角龍是目前最著名的角龍類。傳統上,角龍亞目的屬以「-ceratops」作為結尾,但並非全部都是。角龍屬是最早被命名的屬之一,該屬現在被認為是疑名,因為角龍屬沒有可在其他角龍類上發現的顯著特徵[2]。
生理結構
編輯角龍亞目的頭顱骨是相當容易辨認的特徵。角龍亞目恐龍的上頜前端是喙骨(Rostral bone),喙骨不存在於動物界的其他動物上。喙骨與前齒骨一起形成類似鸚鵡的喙狀嘴,前齒骨形成所有鳥臀目恐龍的下頜前端。眼睛下面的顴骨往兩側傾斜、突出,使得頭顱骨從上方看呈三角形。較晚的角龍類恐龍裡,頭顱頂部的頂骨、方軛骨往後延伸,形成頸部頭盾,而使得三角形外表更為明顯[3][4]。
研究歷史
編輯在1872年,由美國地質學家Ferdinand Vandeveer Hayden率領的美國領土地質與地理調查團,前往美國西部進行大規模調查。其中一名地質學家,Fielding Bradford Meek在懷俄明州東南部的一處山丘,發現數個大型骨頭。他通知著名古動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科普在當地挖出一個部分身體骨骼。科普發現這是一個恐龍化石,雖然缺乏頭顱骨,但明顯不同於當時已知恐龍。科普將這個化石命名為奇蹟龍(Agathaumas)。這是第一個經過科學研究的角龍類化石[5]。
分類學
編輯角龍亞目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90年所建立,用來包含有特定特徵的恐龍,例如:角狀物、喙骨、兩排牙齒、癒合的頸部脊椎骨、以及往前指的骨盆。馬什認為角龍類有足夠特點,可在鳥臀目內建立自己的亞目[6]。Ceratopsia在希臘文裡,"keras"意為角,"opsis"意為面孔。在1960年代,有人提出Ceratopsia在語法上是不正確的,應該是Ceratopia[7]。然而,後者在科學文獻中很少見,大部分科學家還是使用Ceratopsia。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並不對超科以上的分類單元名稱有要求、規定,因此不需更改。
根據馬什的分類法,角龍類早期經常而被視為鳥臀目裡的一個亞目。角龍類後來又常被改分類為下目[8],現在的研究普遍持續使用角龍亞目的早期分類等級[9]。
分類
編輯- 角龍亞目 Ceratopsia
- 白峰龍屬 Albalophosaurus(日本)
- 微腫頭龍屬 Micropachycephalosaurus(中國山東)
- 狹盤龍屬 Stenopelix(德國)
- 隱龍屬 Yinlong(中國新疆)
- 朝陽龍科 Chaoyangsauridae
- 鸚鵡嘴龍科 Psittacosauridae(中國和蒙古)
- 新角龍下目 Neoceratopsia
- 黎明角龍屬 Auroraceratops(中國甘肅)
- 太陽角龍屬 Helioceratops[10](中國吉林)
- 朝鮮角龍屬 Koreaceratops[11](南韓)
- 湖角龍屬 Kulceratops(烏茲別克斯坦)
- 遼寧角龍屬 Liaoceratops (中國遼寧)
- 微角龍屬 Microceratus(蒙古)
- 鑲嵌角龍屬 Mosaiceratops(中國中部)
- 閻王角龍屬 Yamaceratops(蒙古)
- 古角龍科 Archaeoceratopsidae(中國甘肅)
- 冠飾角龍小目 Coronosauria
亞洲角龍、湖角龍、微角龍、圖蘭角龍等數個化石不完全的亞洲物種,目前不確定是否為有效屬。南半球有幾個可能是角龍類的恐龍:澳洲的巧合角龍僅發現尺骨、阿根廷的南角龍僅發現一個缺乏牙齒的下頜(已經遺失)[12]。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比利時的刃齒龍,可能是角龍類恐龍的新角龍類,較接近角龍超科,而離原角龍科較遠[13]。此外,瑞典的坎潘階地層也發現疑似纖角龍科的化石[14]。
種系發生學
編輯現在的古生物學家對於角龍亞目的分科系統有整體上的共識,但在個別項目上有些差異。自從2000年以來,已知有數個關於基礎角龍亞目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沒有一個列表與以上列表完全相同,許多研究間的差異仍未解決。
在以演化支為基礎的種系發生學裡,角龍亞目經常被定義為:在頭飾龍類之中,所有親緣關係與三角龍接近,而離厚頭龍較遠的所有物種[15]。在這定義之下,目前已知最基礎的角龍亞目恐龍是隱龍,與朝陽龍一起生存於晚侏儸紀,以及生存於早白堊紀的鸚鵡嘴龍科,這些基礎角龍類都生存於中國北部與蒙古。這些物種已經有喙骨、喇叭狀顴骨等特徵,顯示應該還有更早的角龍亞目恐龍還沒被挖掘、發現。
新角龍類演化支包括所有較鸚鵡嘴龍科更衍化的角龍亞目恐龍。冠飾角龍類現在包括所有較黎明角龍更衍化的角龍亞目恐龍。冠飾角龍類首先發展出頭盾,而頸部脊椎骨的前幾個固定住以支撐逐漸增重的頭部。在冠飾角龍類之中,通常有三個演化支被承認,但不同科學研究的範圍不一樣,有些恐龍並不列於三個演化支之中。第一群為原角龍科,包含原角龍與其近親,全都發現於亞洲。第二群為纖角龍科,包含大部分生存於北美洲,與纖角龍親緣關係接近的物種。第三群為角龍超科,包括祖尼角龍與近親角龍科。角龍科包含三角龍,以及所有大型北美洲角龍亞目恐龍,角龍科可進一部分為尖角龍亞科、角龍亞科(也名為開角龍亞科)。
徐星/馬克維奇/金納利版本的種系發生學:
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與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前工作人員彼得·馬克維奇(Peter Makovicky)以及其他人,在2002年對於遼寧角龍的敘述中,公佈了一個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16]。這個研究非常類似馬克維奇在2001年公佈的研究[17]。馬克維奇現在於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他將這研究收進他2002博士論文。徐星與其他同事在2006年將隱龍加進這個研究中[18]。
蒙大拿州波茲曼市落磯山博物館的前研究人員布蘭達·金納利(Brenda Chinnery),在2005敘述了傾角龍,並公佈了一個新種系發生學[19]。在2006年,馬克維奇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將金納利的研究採納於他們的研究中,並加入閻王角龍,但並未加入隱龍[20]。
以下演化樹是結合徐星、馬克維奇、金納利等人的研究,以及他們同僚的最近研究:
角龍亞目 |
| |||||||||||||||||||||||||||||||||||||||||||||||||||||||||||||||||||||||||||||||||||||||
朝陽龍被發現位在比鸚鵡嘴龍科更基礎的位置,雖然金納利的最初研究認為牠們屬於新角龍類。原角龍科被認為是角龍科的姐妹分類單元。在這些研究中,化石破碎的亞洲角龍因為缺乏資料,而被認為有不同的位置,例如基礎新角龍類的一屬,或是纖角龍科的一屬。
馬克維奇最近的研究,包含當時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待公佈的宣化角龍,牠們是生存於晚侏儸紀中國的角龍亞目恐龍。在個研究中,湖角龍與圖蘭角龍被認為是疑名。馬克維奇認為喇嘛角龍、巨嘴龍、以及扁角龍都是弱角龍的次同物異名,而貝恩角龍是原角龍的異名。
尤海魯/達德森版的種系發生學:
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尤海魯,是徐星與馬克維奇在2002年研究的共同作者,但在2003年尤海魯與賓州大學的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公佈了並一個研究[21]並在2004年再度公佈[3]。尤海魯與其他三位作者,包括達德森,公佈了新屬黎明角龍,並將這新恐龍加入牠們的種系發生學[22]。
角龍亞目 |
| ||||||||||||||||||||||||||||||||||||||||||||||||||||||
與前一版研究相比,尤海魯與達德森發現朝陽龍是最基礎的新角龍類,比鸚鵡嘴龍更衍化,而纖角龍科是角龍科的姐妹分類單元,而非原角龍科。這個研究包含黎明角龍,但與徐星、馬克維奇的版本缺少7個項目,所以無法將兩個研究清楚比較。徐星與董枝明在2003年敘述了巨嘴龍,但巨嘴龍到目前還沒有被包含於他的演化樹內[23]。
古生物學
編輯生物地理學
編輯角龍亞目似乎起源於亞洲,因為所有早期成員都發現於亞洲。在北美洲的阿爾比階(1億1200萬年前到1億年前)地層發現了包括牙齒在內的破碎化石,似乎屬於新角龍類,顯示角龍亞目恐龍在中白堊紀時橫越現在的白令海峽抵達北美洲[24]。幾乎所有纖角龍科恐龍都來自北美洲,但烏丹角龍可能代表獨自返回亞洲的案例。角龍科以及最近親祖尼角龍並不在亞洲或任何大陸發現,似乎是北美洲西部的特有種[3][19]。然而,如果南角龍與巧合角龍的確屬於角龍亞目,將會重大地影響這個假設。
傳統的觀念認為,角龍超科起源於北美洲。在2009年,新發現於烏茲別克的角龍類化石,被鑑定為圖蘭角龍,屬於角龍科。圖蘭角龍是唯一生存於亞洲的角龍科恐龍,這可能代表角龍科起源自亞洲,也可能是圖蘭角龍自北美洲遷徙至亞洲[25]。
個別變化
編輯不像幾乎所有的其他恐龍生物群,角龍亞目的頭顱骨是最常保存下來的部份,而許多物種僅發現頭顱骨。角龍亞目每個種之間,甚至種之內,有很大的變化性。已從鸚鵡嘴龍與原角龍了解牠們從胚胎到成年體的完整成長階段,有助於了解這些種的個體成長變化[26][27]。已在原角龍與數個角龍類恐龍上發現顯著的兩性異形變化[3][4][28]。
生態位
編輯鸚鵡嘴龍與原角龍發現於不同的蒙古沉積層,牠們是這些沉積層中最普遍的恐龍[3]。三角龍化石發現於美國西部的晚白堊紀地層中,是這些地層中數量排名第5或第6的大型恐龍生物群[29]。這些證據顯示有些角龍亞目恐龍是牠們所處環境的優勢植食性恐龍。
角龍亞目的某些種,尤其是尖角龍與其近親,似乎是群居動物。這可從發現由許多不同年齡個體化石組成的屍骨層得到證明[4]。如同現代的候鳥,牠們可能在對於所處環境有獨特的影響,以及成為掠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
角龍類恐龍常被認為是植食性恐龍,少數科學家在網路發表文章,推測至少部分角龍類是雜食性恐龍,例如戴恩·奈許(Darren Naish)、馬克·維頓(Mark Witton)[30][31]。
步態與移動
編輯大部分的角龍類被重建為前肢微往外側彎曲、而後肢直立的步態,顯示牠們無法快速移動。但在2000年,保羅·賽里諾(Paul Sereno)與佩爾·克里斯坦森(Per Christiansen)提出部分角龍類的前肢直立,而且大型物種的移動速度可能跟犀牛一樣快,最高可達時速56公里[32]。
作息時間
編輯近年有科學家提出原角龍的大型眼睛,顯示牠們是夜行性動物[33]。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恐龍、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原角龍、鸚鵡嘴龍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34]。
病徵
編輯在2001年,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發表一份獸腳類恐龍的壓力性骨折研究。他們也發現角龍類化石有經常性動作導致的骨折跡象[35]。另外,一個角龍類化石的肩帶部位,則被發現骨膜炎跡象[3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英文)Holtz, Thomas R. Jr. (2011)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0 Appendi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英文)Dodson, P. 1996. The Horned Dinosau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46pp.
- ^ 3.0 3.1 3.2 3.3 3.4 (英文)You H. & Dodson, P. 2004. Basal Ceratopsi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78-493.
- ^ 4.0 4.1 4.2 (英文)Dodson, P., Forster, C.A., & Sampson, S.D. 2004. Ceratopsidae. In: Dodson, P., Weishampel, D.B.,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94-513.
- ^ (英文)Gillette, D.D. (1999).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 Utah. Utah Geological Survey, 554 pp. ISBN 1-55791-634-9, ISBN 978-1-55791-634-1
- ^ (英文)Marsh, O.C. (1890). "Additional characters of the Ceratopsidae, with notice of new Cretaceous dinosaurs."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9: 418-429.
- ^ (德文)Steel, R. 1969. Ornithischia. In: Kuhn, O. (Ed.). Handbuch de Paleoherpetologie (Part 15). Stuttgart: Gustav Fischer Verlag. 87pp.
- ^ (英文)Benton, M.J. (2004).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Thir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472 pp.
- ^ (英文)Zhao, Gao, Fox and Du (2007). "Endocranial morphology of psittacosaurs (Dinosauria: Ceratopsia) based on CT scans of new fossil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China." Palaeoworld, 16(4): 285-293. doi:10.1016/j.palwor.2007.07.002
- ^ Liyong, Jin; Zan, Shuqin; Godefroit, Pascal; et al. A New Basal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Cretaceous of Jilin Province,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9, 83 (2): 200. doi:10.1111/j.1755-6724.2009.00023.x.
- ^ Lee, Yuong-Nam; Ryan, Michael J.; Kobayashi, Yoshitsugo. The first 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South Korea (pdf). Naturwissenschaften. 2010, 98 (1): 39–49. PMID 21085924. doi:10.1007/s00114-010-0739-y.[永久失效連結]
- ^ (英文)Rich, T.H. & Vickers-Rich, P. 2003. Protoceratopsian? ulnae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Australia. Records of the Queen Victoria Museum. No. 113.
- ^ (英文)Godefroit, Pascal; and Lambert, Olivier. A re-appraisal of Craspedodon lonzeensis Dollo, 1883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elgium: the first record of a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in Europe?. Bulletin de l'Institut royal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de Belgique, Sciences de la Terre. 2007, 77: 83–93.
- ^ (英文)Lindgren, Johan; Currie, Philip J.; Siverson, M.; Rees, J.; Cederström, Peter; and Lindgren, Filip. The first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remains from Europe. Paleontology. 2007, 50 (4): 929–937. doi:10.1111/j.1475-4983.2007.00690.x.
- ^ (英文)Sereno, P.C. 1998. A rationale for phylogenetic defini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higher-level taxonomy of Dinosauria. Neues Jahrbuch fur Geologie und Palaontologie: Abhandlungen 210: 41-83.
- ^ (英文)Xu X., Makovicky, P.J., Wang X., Norell, M.A., You H. 2002. A 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China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Ceratopsia. Nature 416: 314-317.
- ^ (英文)Makovicky, P.J. 2001. A Montanoceratops cerorhynchus (Dinosauria: Ceratopsia) braincase from the 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 of Alberta, In: Tanke, D.H. & Carpenter, K. (Eds.).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243-262.
- ^ (英文)Xu X., Forster, C.A., Clark, J.M., & Mo J. 2006. A basal ceratopsian with transitional feature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wester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3: 2135-2140
- ^ 19.0 19.1 (英文)Chinnery, B. 2005. Description of Prenoceratops pieganensis gen. et sp. nov. (Dinosauria: Neoceratopsia) from the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Monta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4(3): 572–590.
- ^ (英文)Makovicky, P.J. & Norell, M.A. 2006. Yamaceratops dorngobiensis, a new primitive ceratopsian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530: 1-42.
- ^ (英文)You H. & Dodson, P. 2003. Redescription of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Archaeoceratops and early evolution of Neoceratops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48(2): 261–272.
- ^ (英文)You H., Li D., Lamanna, M.C., & Dodson, P. 2005. On a new genus of basal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79(5): 593-597.
- ^ (英文)You H. & Dong Z. 2003. A new protoceratopsid (Dinosauria: Neoceratops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77(3): 299-303.
- ^ (英文)Chinnery, B.J., Lipka, T.R., Kirkland, J.I., Parrish, J.M., & Brett-Surman, M.K. 1998. Neoceratopsian teeth from the Lower to Middle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In: Lucas, S.G., Kirkland, J.I., & Estep, J.W. (Eds.).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297-302.
- ^ (英文)Sues, H.-D., and Averianov, A. (2009). "Turanoceratops tardabilis—the first ceratopsid dinosaur from Asia." Naturwissenschaften, doi:10.1007/s00114-009-0518-9.
- ^ (英文)Erickson, G.M. & Tumanova, T.A. 2000. Growth curve of 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Osborn (Ceratopsia: Psittacosauridae) inferred from long bone histology.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130: 551-566.
- ^ (英文)Dodson, P. 1976.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relative growth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Protoceratop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50: 929-940.
- ^ (英文)Lehman, T.M. 1990. The ceratopsian subfamily Chasmosaurinae: sexual dimorphism and systematics. In: Carpenter, K. & Currie, P.J. (Eds.). Dinosaur Systematics: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11-230.
- ^ (英文)Bakker, R.T. (1986). The Dinosaur Heresies: New Theories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the Dinosaurs and Their Extinction. William Morrow:New York, p. 438. ISBN 0-14-010055-5
- ^ (英文)Naish, D. (1999). EVIL FANGED CERAPODA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chives of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April 23, 2011.
- ^ (英文)Witton, M. (2007). Ha Ha! Charade You A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k Witton's Flickr, April 23, 2011.
- ^ (英文)Paul, G.S., and Christiansen, P. Forelimb posture in neoceratopsian dinosaurs: implications for gait and locomotion. Paleobiology. September 2000, 26 (3) [2008-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2).
- ^ (英文)Longrich, N. (2010). "The Function of Large Eyes in Protoceratops: A Nocturnal Ceratopsian?", In: Michael J. Ryan, Brenda J. Chinnery-Allgeier, and David A. Ebert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Horned Dinosaurs: The Royal Tyrrell Museum Ceratopsian Symposiu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656 pp. ISBN 0-253-35358-0.
- ^ (英文)Schmitz, L. and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6030): 705–8.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 ^ (英文)Rothschild, B., Tanke, D. H., and Ford, T. L., 2001, Theropod stress fractures and tendon avulsions as a clue to activity: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edited by Tanke, D. H., and Carpenter, 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331-336.
- ^ (英文)McWhinney, L., Carpenter, K., and Rothschild, B., 2001, Dinosaurian humeral periostitis: a case of a juxtacortical lesion in the fossil record: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edited by Tanke, D. H., and Carpenter, 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36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