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用漢字,又稱為度量衡略字縮寫,是十九世紀初期中國翻譯外來度量衡單位而創造的字,通常由兩字合成,例如「兛」代表「千克」、「糎」起初代表「厘米」,後來也有用來代表「毫米」。初時採用了不少日本所造的漢字,但是日文用「瓦」字組成的漢字,中文改用「克」字組成。[1]計量用漢字特別之處是模仿日文漢字,單一個字配上兩個音節,打破了中文漢字一字一音的慣例,故又名雙音節漢字;現在這些舊單位用字有許多已棄置不用。

磅秤

在中國大陸,1977年7月20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計量總局聯合頒布《關於部份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並附上了《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用字統一用字表》[2]。此命令規定採用一字一音一概念,並統一了計量單位名稱,並要求所有出版物均應採用。其中,淘汰的單位用字主要有:「」、「」、「」、「」、「」、「」、「𠺖」、「」、「」、「」、「」、「𠵆」、「𠰴」、「」、「」、「」、「」、「英語Phon」、「𠳼」、「𠸍」、「𥿝」、「缺字圖片」。

但在台灣「哩」、「呎」、「瓩」等仍然常用。[3][4][5]

大五碼CNS 11643第一字面的符號區有九個計量用字:兙兛兞兝兡兣嗧瓩糎[6]統一碼視之為普通漢字,收入中日韓越統一表意文字的正字區。

計量用漢字

編輯

公制

編輯

公制有兩套單位縮寫漢字,起初主要是沿襲日本;及至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公佈《度量衡法》,該法律沒制定過單位縮寫,但還是由此產生了新的單位縮寫,也改變了部份縮寫的用法。不過這套新的單位縮寫不如前一套易用和流行。[註 1]

早期用字 後期用字 單位
長度
千米(公里)
百米(公引)
十米(公丈)
(公尺)
籿 公寸(公寸)
釐米(公分)
毫米(公釐)
地積
𡩛 𩓩 公頃
𤲾 公畝
𡪸 𬪿 平方公尺(公釐)
容積
𥪕 千公升(公秉)
百公升(公
十公升(公斗)
公升
𥩻 分升(公合)
𥩘 釐升(公勺)
𥪳 毫升(公撮)
重量
𠓎 千公斤(公鐓
𠓏 百公斤(公
𠒐 𠓈 十公斤(公衡)
𠒙 千克(公斤)
𠒙 百克(公
𠒲 十克(公
(公分)
分克(公釐)
釐克(公毫)
𠒭 毫克(公絲)

另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例如多年來再版多次的《國音常用字彙》附錄〈度量衡之略字〉中,一直只收錄前一套縮寫。而科學名詞審查會在1940年出版《理化名詞彙編》,在〈物理學名詞凡例〉中,批評當時的法定單位名稱笨拙混亂(如「公分」同時表釐米和克),且每十進就用新名稱,缺乏系統,難於記憶,因此主張採用前一套縮寫,讀法也不用法定單位而用舊有音譯(如「糎」讀作「釐米」而非「公分」)。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編). 國音常用字彙 五版. 商務印書館. 1933-05-07: 276–277. 
  2. ^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口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信司. [2019-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7). 
  3. ^ . 教育百科. 教育部. [202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4. ^ . 教育百科. 教育部. [202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5. ^ 今日電力資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6. ^ 存档副本. [201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書籍

編輯
  • 趙秉良,杜亞泉,駱師曾 (編). 中外度量衡幣比較表 五版. 上海: 商務印書館. 宣統三年三月. 
  • 實業部工業司度量衡檢定人員養成所 (編). 中外度量衡換算表. 南京: 實業部總務司編輯科. 民國20年3月. 
  • 黃光明 (編). 新度量衡概要. 上海: 中華書局. 民國24年12月. 
  • 科學名詞審查會 (編). 理化名詞彙編. 上海: 科學名詞審查會. 民國29年1月. 
  • 張鵬飛 (編). 新度量衡換算表. 中華文庫 初中第一集 初版. 上海: 中華書局. 民國36年12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