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中,變數遮蔽(英語:variable shadowing,或稱變數隱藏)指的是:當新變數與舊有變數同名,此名稱暫時不再可用於存取舊有變數。

通常此新變數會被定義於一作用域(決策塊、方法或內部類)之中。 以程式語言在解析識別碼(即名稱,而不只是變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名稱遮蔽,而我們稱此舊有的變數被新變數遮蔽(be shadowed by)掉,而新變數遮蔽了(mask)舊有的變數。因為被遮蔽的名稱,在後續使用上可能不便於判定它指向哪個變數,所以此設計有時會迷惑使用者。判定方法端看該程式語言如何進行名稱解析

ALGOL 是最早使用變數遮蔽此一設計的語言之一:它是第一個使用程式塊來建立作用域的語言。此設計也被其所衍生出的語言認可並採用,其中就包含了 CC++Java

C# 則打破了這種傳承,而允許在內部類與外部類之間、方法與其包含的類之間執行變數遮蔽;但不允許在 if 塊與其內的方法之間、或switch塊中的 case 語句之間進行變數遮蔽。

有些語言有更多種遮蔽變數的模式,例如 Kotlin 可以用函式內的變數遮蔽傳入的參數,以及內部代碼塊的變數遮蔽外部代碼塊的變數。而Java不允許這兩種模式。但是,此二語言都可以用傳遞給函式/方法的參數來遮蔽類欄位(Class Field)[1]。Rust 則允許相同代碼塊中,透過重複聲明的方式來遮蔽變數。[2]

有些語言則是完全不允許變數遮蔽,譬如 CoffeeScript[3]

範例

編輯

以下 Lua 代碼在多個代碼塊中,示範如何遮蔽變數。

v = 1 -- 一個全域變數

do
  local v = v + 1 -- 一個遮蔽了變數 v 的新區域變數
  print(v) -- 印出 2

  do
    local v = v * 2 -- 另一個新的區域變數,遮蔽了區塊外部的變數 v
    print(v) -- 印出 4
  end

  print(v) -- 印出 2
end

print(v) -- 印出 1

Python

編輯

以下 Python 代碼提供了另一個變數遮蔽的例子:

x = 0

def outer():
    x = 1

    def inner():
        x = 2
        print("inner:", x)

    inner()
    print("outer:", x)

outer()
print("global:", x)

# 印出結果:
# inner: 2
# outer: 1
# global: 0

由於 Python 中,變數不必聲明即可賦值,故 Python 3 中引入關鍵字 nonlocal,用於避免變數遮蔽,而得以對非區域變數賦值:

x = 0

def outer():
    x = 1

    def inner():
        nonlocal x
        x = 2
        print("inner:", x)

    inner()
    print("outer:", x)

outer()
print("global:", x)

# 印出結果:
# inner: 2
# outer: 2
# global: 0

而關鍵字 global 的功能則是避免變數遮蔽,兼賦值給全域變數:

x = 0

def outer():
    x = 1

    def inner():
        global x
        x = 2
        print("inner:", x)

    inner()
    print("outer:", x)

outer()
print("global:", x)

# 印出內容:
# inner: 2
# outer: 1
# global: 2

Rust 語言尤其不同,其允許在同一個代碼塊中多次宣告同名變數:後宣告者遮蔽先宣告者。[2]

fn main() {
    let x = 0;
    
    {
        let x = 1;
        println!("Inner x: {}", x); // 印出 1
    }
    
    println!("Outer x: {}", x); // 印出 0
    
    // 同作用域的遮蔽
    let x = "Rust";
    println!("Outer x: {}", x);  // 印出 'Rust'
}

//# Inner x: 1
//# Outer x: 0
//# Outer x: Rust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int x = 42;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
    int x = i;
    std::cout << "x: " << x << '\n'; // 印出 i 的值,從 0 到 9
    sum += x;
  }

  std::cout << "sum: " << sum << '\n';
  std::cout << "x:   " << x   << '\n'; // 印出 42

  return 0;
}
public class Shadow {
    private int myIntVar = 0;

    public void shadowTheVar() {
        // 因為此變數名稱與上文的物件名稱相同,
        // 所以在此方法中,它遮蔽了上述變數
        int myIntVar = 5;

        // 若只使用 'myIntVar' 來指涉變數,會指向此方法中定義的變數
        // (遮蔽了另一個同名的變數)
        System.out.println(myIntVar); // 印出 5

        // 若我們想要存取此 class 中被定義的、現正被遮蔽的 myIntVar,
        // 我們須以如下方式指涉它:
        System.out.println(this.myIntVar); // 印出 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Shadow().shadowTheVar();
    }
}

JavaScript

編輯

ECMAScript 6 引入了以代碼塊為作用域的 letconst 關鍵字,從而允許變數遮蔽。[4]

function myFunc() {
    let my_var = 'test';
    if (true) {
        let my_var = 'new test';
        console.log(my_var); // new test
    }
    console.log(my_var); // test
}
myFunc();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rom Java to Kotlin and Back Again. [202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2. ^ 2.0 2.1 Scope and Shadowing - Rust By Example. doc.rust-lang.org. [202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3. ^ Please introduce explicit shadowing · Issue #2697 · jashkenas/Coffeescript. GitHub. [202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4. ^ Variable Shadowing in JavaScript. GeeksforGeeks. 2021-03-05 [202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