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米禮(英語:Bellamy salute)是美國忠誠宣誓》的作者弗朗西斯·貝拉米英語Francis Bellamy所提倡的一種宣誓時所使用的敬禮。該致敬手勢最初在《忠誠宣誓》提出的時候被描述為「國旗敬禮」,該誓詞和敬禮均起源於19世紀末。隨後在20世紀二十年代,義大利法西斯德國納粹均採用了一個參考羅馬式敬禮的敬禮方式,這種手勢據稱在古羅馬被廣泛使用。因納粹禮與貝拉米禮十分相似,導致貝拉米禮的使用在美國引發了爭議,隨後被國會於1942年12月22日決議以hand-over-heart salute取代。

1941年,美國兒童向國旗致貝拉米禮
一群兒童致貝拉米禮,1915年
一群兒童致貝拉米禮,1942年5月

歷史

編輯

貝拉米禮的發明者是《The Youth's Companion英語The Youth's Companion》一書的編輯詹姆斯厄本(James B. Upham)。貝拉米回憶道,在厄本宣讀誓詞的時候,他把腳跟撞在一起並讀出「現在國旗升起,我莊嚴宣誓效忠國旗」,他舉起了右手,並在宣誓過程中保持抬起狀態。

貝拉米禮作為宣誓手勢的使用是在1892年10月12日出版的,為全國學校慶祝哥倫布日所作的指引中被首次提出

At a signal from the Principal the pupils, in ordered ranks, hands to the side, face the Flag. Another signal is given; every pupil gives the flag the military salute -- right hand lifted, palm downward, to align with the forehead and close to it. Standing thus, all repeat together, slowly, 「I pledge allegiance to my Flag and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At the words, 「to my Flag,」 the right hand is extended gracefully, palm upward, toward the Flag, and remains in this gesture till the end of the affirmation; whereupon all hands immediately drop to the side.

——From The Youth’s Companion, 65 (1892): 446–447.

最初,貝拉米所描述的敬禮為手臂伸開,手心向上,但民眾認為敬禮時較為不便,改用手心向下敬禮。

在1920年前,義大利法西斯採用了所謂羅馬式敬禮來強化以古羅馬為目標復興義大利的觀念。同樣的儀式也被德國納粹採用,並由此產生了納粹禮。與納粹禮的相似性使得貝拉米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引發了質疑。從1939年至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期間,支持參戰的干預主義分子以此貶損美國優先委員會的聲譽(該團體反對美國加入二戰)。在他們的宣傳圖片中,查爾斯·林白(一個反對加入二戰的先鋒人物)被描述為正在行納粹禮,但實際上圖中的他是在行貝拉米禮。在1998年獲普利茲傳記文學獎的《林白英語Lindbergh (book)》中,其作者A. Scott Berg英語A. Scott Berg解釋稱林白當時正與其他反對參戰的孤立主義者行貝拉米禮,而干預主義分子選擇了一個無法看到國旗的角度拍攝並宣傳以貶低林白。

為防止貝拉米禮進一步引發質疑和矛盾。美國國會最終於1942年末以hand-over-the-heart式敬禮替代了貝拉米禮,即右手手掌放於左胸前,手肘向下而手臂貼著身體。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