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拿破崙拿破崙金幣、或拿破崙是對一種前法國金幣的通俗稱呼。硬幣面額有: 5、[1] 10、[2] 20、[3] 40、[4] 50、[5]或100 [6]法郎。本文重點介紹拿破崙·波拿巴在位期間發行的20法郎金幣,其直徑 21 毫米,重量為 6.45 克(毛重),純度為 90% 時,含有0.1867金衡制盎司(5.807克)純金。這種金幣是在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發行的,正面印有他的肖像。這種面額(法國法郎)一直沿用到 19 世紀,後來相同面額的法國金幣通常也被稱為「拿破崙」。早期的法國金幣被稱為金路易 (法國國王的名字)或金埃居(古法語中盾牌之意)。歷史上,拿破崙金幣比其他金幣更能抵抗經濟變化,例如在蘇伊士危機之後,與其他金幣不同,拿破崙金幣並沒有被削弱。 [7]

20 法郎金拿破崙,1803
20 法郎金拿破崙,1803

概述

編輯
40 法郎金拿破崙,1807年

最初,金拿破崙硬幣有兩種面額,分別為20法郎和40法郎。但是40法郎的金幣並沒有流行起來。 [8] 20法郎金幣直徑 21 毫米,重量為 6.45 克(毛重); 90% 純度時,含有0.1867金衡制盎司(5.807克)純金。 40 法郎硬幣直徑 26 毫米,重量 12.90 克(毛重)。

金拿破崙在拿破崙一世統治期間發行的,上面印有他的肖像,有時戴著月桂花環古羅馬帝國或軍事榮耀的象徵)。根據法國的政治局勢,正面的文字是 Bonaparte – Premier Consul (波拿巴第一執政)或 Napoléon Empereur (拿破崙皇帝)。背面文字為「RÉPUBLIQUE FRANÇAISE」法蘭西共和國)或 1809 年後為「EMPIRE FRANÇAIS」法蘭西帝國)。在附庸國義大利王國治下,甚至還鑄造了 20 和 40 里拉的金拿破崙。

金拿破崙的沿用時間

編輯

該硬幣一直沿用到 19 世紀,後來同面額的法國金幣通常被稱為「拿破崙」。特別是拿破崙一世的硬幣不僅在幾個法國鑄幣廠鑄造,而且在義大利領土的鑄幣廠鑄造:熱那亞、都靈(1803 年至 1813 年)、羅馬(1812 年至 1813 年),以及荷蘭的烏得勒支(1812 年至 1813 年)和瑞士的日內瓦。

拿破崙一世時期的法國鑄幣廠[9]
代碼 城市 代碼 城市 代碼 城市
A 巴黎 AA 梅茨 B 魯昂
BB 斯特拉斯堡 CL 熱那亞 D 里昂
G 日內瓦 H 拉羅謝爾 I 利摩日
K 波爾多 L 巴約訥 M 土魯斯
M/A 馬賽 Q 佩皮尼昂 R 奧爾良
T 南特 W 里爾 flag 烏得勒支
U 都靈 Crown/R 羅馬 R 倫敦

歐元之前的歐元

編輯

拿破崙統一歐洲的嘗試幾乎成功,在鑄幣方面更是如此。 [10]他於1803年授權發行的20法郎金幣成為在歐洲流通的拉丁貨幣聯盟硬幣的典範。

雖然肖像和文字隨著法國的政治變化而改變,但這種面額一直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拉丁貨幣同盟中可以說是「歐元之前的歐元」:瑞士有20瑞士法郎硬幣,西班牙有20比塞塔硬幣,義大利有20里拉硬幣,比利時有20比利時法郎硬幣,希臘有20德拉克馬硬幣,都在歐洲接受並流通。雖然英國和德意志帝國出於政治考慮沒有加入。

 
1803 年,巴黎,首發年份,波拿巴第一執政,正面。注意拿破崙的年輕肖像,與後期不同。雕刻師:Jean-Pierre Droz (1746–1823) & Pierre-Joseph Tiolier (1763–1819)
 
同一枚錢幣背面,1803年,巴黎(AN XI表示法國大革命後第11年,即1803年下半年)。一種不常見的硬幣(鑄造了 58262 枚)。 「A」代表巴黎造幣廠,公雞代表造幣廠大師 Charles-Pierre de l'Espine (1797–1821)。拿破崙下令在 11 年鑄造的硬幣用羅馬數字標註年份,因為擔心阿拉伯數字 11 在羅馬數字中看起來像 2 ,使公眾回想起大革命第 2 年的恐怖統治。[11]

鑑別

編輯

經雕刻大師精心雕刻的硬幣上帶有他們的簽名,後來,雕刻師開始使用符號作為他們的標識。此外這些硬幣還帶有符號、字母或字母組合的標記,用於表示特定的法國(或法國控制的)鑄幣廠。這些鑄幣廠的標記通常反映了所發行硬幣的稀有性。例如,1809年在巴黎鑄造的拿破崙20法郎金幣上帶有字母「A」的標記,共發行了687,508枚;而同年波爾多鑄幣廠僅鑄造了2,534枚帶有字母「K」的硬幣;里爾鑄幣廠則鑄造了帶有標記「W」的硬幣共計16,911枚。

雕刻師

編輯

讓·皮埃爾·德羅茲 (Jean Pierre Droz)(1746-1823 年)也許是他那個時代最嫻熟、當然也是最著名的雕刻師和獎章設計師。德羅茲於 1799 年被任命為巴黎造幣廠的硬幣和獎章主管,並在整個拿破崙時代擔任該職位。與此同時,他為西班牙、美國和他的家鄉瑞士納沙泰爾等地設計了圖案。 1815年,德羅茲還負責設計「百日」5 法郎的圖案。在他的勳章作品中,最著名的是1804年拿破崙的加冕勳章(「教皇庇護七世在巴黎聖母院慶祝拿破崙一世加冕的勳章」)。

皮埃爾·約瑟夫·蒂奧里爾 (Pierre-Joseph Tiolier)(1763–1819))出生於倫敦,1803 年至 1816 年被任命為巴黎造幣廠的雕刻師。 蒂奧里爾雕刻了波拿巴第一執政硬幣的圖案。 在蒂奧里爾任職造幣廠期間,他對鑄幣機進行了許多改進。他的許多獎章和硬幣證明了他的高超技能。

復辟後

編輯

1814年,路易十八恢復法國王位(復辟),法國更換了國旗。然而路易十八並沒有撤銷大革命的貨幣改革,回到舊制度的十二進制和里弗爾系統,新硬幣的重量和純度與拿破崙時代的完全相同,僅僅只是路易十八的肖像取代了原本的拿破崙一世。 [12]

參見

編輯

注釋和參考

編輯
  1. ^ 5 francs or petit module - 1854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2. ^ 10 francs or, petit module - 1854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3. ^ 20 francs Napoléon tête laurée, Empire français, Frappe d'épreuve - 1815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4. ^ 40 francs Bonaparte Premier Consul - An 12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5. ^ 50 francs Napoléon III tête nue - 1855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6. ^ 100 francs Napoléon III tête nue - 1858 - Monnaies X. vso.cgb.fr.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7. ^ Brendan Brown The Fligh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A Contemporary History 1136103007 2013 Page 229 "But now the German surplus had shrunk in line with a general worsening of West European nations' balance of payments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Suez. Into early 1957, gold coin prices generally weakened except for Napoléons."
  8. ^ Requard, G., The Currency of France, Selections from the Numismatist, Modern Foreign Currency, Whitman Publishing Company, Racine, Wis., 1961, pp. 155–61 at p. 158.
  9. ^ Diot, Prieur, Schmitt and Surde, LE FRANC III, les monnaies Françaises 1795–1999, Paris 1999
  10. ^ The Coins of Napoleon.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11. ^ Pond, S., Napoleon Emperor of the French Republic, Selections from the Numismatist, Modern Foreign Currency, Whitman Publishing Company, Racine, Wis., 1961, pp. 161-66 at p. 161.
  12. ^ Desrousseax, Stéphane,«La monnaie, reflet des événements politiques de 1814–1815», CGB Bulletin Numismatique,N° 64, Paris, (Jul. 2007), p. 2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