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珀恩-埃斯靈之戰

战役

阿斯珀恩-埃斯靈之戰(法語:Bataille d'Aspern-Essling)為第五次反法同盟主要戰役之一,發生於1809年5月21日至22日。拿破崙的軍隊在維也納附近越過多瑙河,但在卡爾大公的領導下,法軍和他們的盟友遭到奧地利軍隊的攻擊並被趕回河對岸。這是法軍在拿破崙的親自指揮下第一次在重大戰役中被擊敗,同時也是拿破崙本人十多年軍旅生涯的第一次戰敗。卡爾大公的部隊擊退了法軍,但卻未能將其徹底擊潰。奧地利炮兵在戰場上占主導地位,共發射了53,000發炮彈,而法國炮兵則發射了24,300發。

阿斯珀恩-埃斯靈之戰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阿斯珀恩-埃斯靈之戰
日期1809年5月21-22日[1]
地點
結果 奧地利勝利
參戰方
 奧地利帝國  法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奧地利帝國 卡爾大公 法國 拿破崙·波拿巴
法國 安德烈·馬塞納
法國 讓·拉納 
兵力
98,260人,292門火炮[2] 80,130人,154門火炮[2]
傷亡與損失
22,900人傷亡,2門火炮損失[2] 19,980人傷亡,3門火炮損失[2]

背景

編輯

為了報奧斯特里茨之戰的一箭之仇,奧地利養精蓄銳多年,與英國組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趁拿破崙深陷半島戰爭時,再次向法國宣戰,拿破崙聞訊迅速返回巴黎,調集萊茵邦聯盟軍,支援駐紮在德意志的貝爾蒂埃軍團。奧軍統帥是法蘭茲二世的弟弟卡爾大公,卡爾大公佯攻華沙公國義大利王國以吸引法軍主力,並以主力進攻巴伐利亞,奧軍的攻勢比預期早了一周,拿破崙對此感到驚訝,但仍迅速進軍,期間更數度擊退奧軍,並向維也納進軍。當拿破崙試圖占領維也納時,多瑙河上的橋梁已經被破壞,卡爾大公的軍隊在河左岸靠近科爾新堡的一座小山比桑貝格附近。法軍此時想穿越多瑙河。5月13日,法軍的第一次渡河行動被擊退,法軍損失了大約700人。[3]多瑙河上的洛鮑,是將河流分成小河道的眾多島嶼之一,被選為法軍的下一個渡河點。經過周密的準備,5月19日至20日晚上,法軍將右岸的所有航道橋接到洛鮑並占領了該島。到20日晚上,許多法軍士兵已經聚集在那裡。多瑙河的最後一條河道,位於洛鮑和左岸之間,法軍在那裡搭好了橋梁。馬塞納的軍立即越過左岸並擊退了奧地利的前哨。拿破崙沒有被蒂羅爾波希米亞對他後方襲擊的消息嚇倒,而是將所有可用的部隊送上橋梁,到21日黎明時分,25,000名法軍士兵聚集在左岸廣闊的馬奇費爾德平原上,這也將成為瓦格拉姆之戰的戰場。[4]

卡爾大公沒有發起襲擊來阻止法軍渡河。他的意圖是,一旦一支規模足夠大的部隊越過後,奧地利軍隊就在法國軍隊的其餘部分前來援助之前發起襲擊。拿破崙接受了這種攻擊的風險,但他同時試圖通過召集所有可用的部隊到現場來將風險最小化。拿破崙在馬奇費爾德的部隊被集結在朝北的橋梁前,法軍的左翼在阿斯珀恩,右翼在埃斯靈。這兩個地方都靠近多瑙河,因此沒有退路。事實上,阿斯珀恩位於其中一條河道的岸邊。法軍如此部署就不得不填補兩個村莊之間的空隙,並且還要將陣線向前移動,為援軍過橋留出空間。[4]

奧地利方面,約翰·馮·希勒(第六軍)、海因里希·馮·貝勒加德(第一軍)和霍亨索倫-黑興根親王(第二軍)率領的部隊在阿斯珀恩會合,而羅森伯格王子的第四軍將攻擊埃斯靈。列支敦斯登的約翰王子在奧軍陣線中央,隨時準備襲擊試圖攻擊奧軍先鋒部隊的法國騎兵。在21日,由於水流過於湍急,搭建的橋梁變得越來越不安全,但法軍部隊仍然繼續整日整夜不間斷地過橋。[4]

戰鬥序列

編輯
 
阿斯珀恩卡爾大公

奧地利大軍,總司令卡爾大公[5]

  • 第1縱隊(第六軍),軍長馮·希勒中將,下轄:
    • 阿曼·馮·諾德曼將軍的前衛部隊
    • 科圖林斯基將軍的師
    • 卡爾·馮·文森特將軍的師
  • 第2縱隊(第一軍),軍長貝勒加德中將,下轄:
    • 菲涅耳將軍的師
    • 福格申將軍的師
    • 烏爾姆將軍的師
    • 諾茨將軍的師
  • 第3縱隊(第二軍),軍長霍亨索倫-黑興根親王,下轄:
    • 前衛部隊
    • 布雷迪將軍的師
    • 韋伯將軍的師
  • 第4縱隊(第四軍),軍長羅森伯格王子,下轄:
    • 約翰·馮·克勒瑙將軍的師
    • 德多維奇將軍的師
  • 第5縱隊(第四軍的一部分),指揮官霍恩洛厄親王,下轄:
    • 羅漢將軍的先鋒隊
    • 霍恩洛厄親王的師
  • 後備部隊,指揮官列支敦斯登的約翰王子,下轄:

總計: 99,000人;84,000名步兵,14,250名騎兵,288門大炮

法蘭西第一帝國德國軍團,總司令拿破崙·波拿巴[5]

  • 帝國衛隊
    • 讓·巴蒂斯特·庫里亞將軍的近衛第一師(新兵)
    • 讓-瑪麗·多森將軍的近衛第二師(老兵)
    • 讓-多桑特·阿瑞吉將軍的近衛第三師(騎兵)
  • 第二軍,軍長拉納元帥†:
    • 讓·維克托·塔羅將軍的師
    • 米歇爾·克拉帕雷德將軍的師
    • 聖伊萊爾將軍†的師
    • 德蒙特將軍的預備師(未參戰)
  • 第四軍,軍長馬塞納元帥:
  • 騎兵預備隊,指揮官貝西埃爾元帥:
    • 艾蒂安·南索蒂將軍的騎兵師
    • 雷蒙德·聖敘爾比將軍的騎兵師
    • 讓·路易·伊斯班涅將軍†的騎兵師

總計: 77,000人;67,000名步兵,10,000名騎兵,152門火炮

戰鬥

編輯

第一天

編輯
 
法軍(白色)和奧軍(黑色)的陣地
 
兩軍在埃斯林的街道上戰鬥。陷入困境的法國步兵與遠處的奧地利軍隊交火

戰鬥從阿斯珀恩開始。馮·希勒將軍的部隊在第一次衝鋒時占領了該地,但馬塞納的部隊重新奪回了它,並以非凡的毅力堅守住了陣地。法國步兵表現出極大的頑強和英勇,這在當年早些時候的戰鬥中未能表現出來。然而,奧地利人也以兇猛和堅韌的方式作戰,這讓包括拿破崙本人在內的許多法軍指揮官感到驚訝。[4]

三個奧地利縱隊的進攻只控制了阿斯珀恩的一半。夜幕降臨時,阿斯珀恩的一部分仍然由馬塞納控制。與此同時,兩個村莊之間和橋梁前的幾乎所有法國步兵都被捲入了側翼的戰鬥。因此,拿破崙為了轉移注意力,派出由騎兵組成的中鋒,向奧軍的炮兵陣地發起衝鋒,此前奧軍的大炮排成一長列,向阿斯珀恩不斷開火。法軍騎兵的第一次衝鋒被擊退,但第二次由大量胸甲騎兵發起的衝鋒成功擊退了奧地利的炮兵。法軍騎兵隨後繞著霍亨索倫的步兵方陣,與列支敦斯登的騎兵對抗,但法軍騎兵最終沒能突破奧軍的防線,最終退回到了原來的位置。[4]

與此同時,埃斯靈的戰鬥幾乎和阿斯珀恩一樣絕望。法軍胸甲騎兵向羅森伯格部隊的側翼發起猛烈衝鋒,並推遲了奧軍的進攻。在埃斯林,讓·拉納與法軍的一個師一直抵抗到晚上才結束戰鬥。法軍和奧軍各自在野外露營。在阿斯珀恩,法軍和奧軍在手槍射擊的範圍內互相攻擊。拿破崙在一天的戰鬥結束時並沒有氣餒,而是重新部署每個可用的單位。整個晚上,越來越多的法國軍隊加入戰場。[4]

第二天

編輯
 
在激烈的戰鬥中,奧地利擲彈兵試圖襲擊埃斯靈的糧倉

22日凌晨,戰鬥重新開始。馬塞納迅速清除了攻入阿斯珀恩的奧地利士兵,但同時羅森伯格的奧地利步兵衝進了埃斯靈。然而,讓·拉納和聖伊萊爾的師合力將羅森伯格趕了出去。在阿斯珀恩,馬塞納的士兵被希勒和貝勒加德組織的反擊趕走。[4]

與此同時,拿破崙對奧地利陣線中心發動了進攻。整個法國中鋒,包括讓·拉納的軍團和騎兵預備隊,全部向前推進。奧地利防線很快被突破,在羅森伯格的右翼和霍亨索倫的左翼之間,法國中隊打出了一個缺口。當卡爾大公親自手持戰旗派出他最後的預備隊時,法軍幾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此時拉納的進攻被抵擋,隨著他被擊退,法軍進攻的動力消失了。阿斯珀恩迅速被奧軍占領,在關鍵時刻,更嚴重的消息傳到了拿破崙手中。多瑙河的橋梁被奧地利人順流而下的重型駁船摧毀了。[4]

得知消息後,拿破崙立即停止了進攻。埃斯靈此時再次遭到羅森伯格的襲擊,而法軍則再次將他趕了出去。羅森伯格隨後將他的兵力集中在正在撤退中的法軍。法軍撤退的代價非常高昂,但拉納的部隊阻止了法軍被趕入多瑙河。雙方在徹底筋疲力盡後結束了戰鬥。[4]

後果

編輯
 
讓·拉納元帥在戰鬥中受了致命傷

最終法軍撤回到洛鮑島上。22日晚,最後一座橋修好,法軍繼續等待援軍抵達洛鮑。法軍於此役中損失了20,000多人,其中包括拿破崙的密友和法軍最有才能的指揮官之一--讓·拉納元帥,後者在襲擊約翰·馮·克勒瑙(Johann von Klenau)在阿斯珀恩的部隊時被奧地利火炮發射的炮彈擊中受了致命傷。拉納下屬的一位師長路易·文森特·聖伊萊爾將軍也在戰鬥中身負致命傷;他的腿被奧地利人的炮彈炸斷,雖然奧地利方面的傷亡數字與法軍相近,但他們取得了十多年來對法軍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法軍此役的失敗主要歸咎於拿破崙的過度自信以及輕敵,因在卡爾大公的銳意改革下,奧地利軍隊已今非昔比,拿破崙嚴重低估了奧地利軍的戰鬥能力,情報更錯判了多瑙河對岸奧軍的兵力規模,在兵力居於劣勢時倉促地渡河向奧軍發起進攻,期間重要的浮橋更數次被奧軍截斷,戰鬥陷入膠著之時,亦未能獲得即時的增援,進而導致了失敗,所幸戰後的奧軍也同樣筋疲力竭,未能擴大戰果追擊撤退的法軍,但奧地利軍隊這次勝利既證明了自1800年和1805年一連串災難性失敗以來所取得的進步,也證明了幾乎戰無不勝的拿破崙仍有可能在戰鬥中被擊敗。[4] 拿破崙此役戰敗後,他的對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英國資助了大筆資金給奧地利,並準備登陸荷蘭;普魯士趁機中止戰爭賠款;教皇以侵犯教皇領為由宣布將拿破崙開除教籍,對此拿破崙自然不甘失敗,並準備重整旗鼓。一個月後,法軍第二次嘗試越過多瑙河,拿破崙在瓦格拉姆戰役中付出高昂代價擊敗了奧地利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4]

腳註

編輯
  1. ^ Bodart 1908,第405頁.
  2. ^ 2.0 2.1 2.2 2.3 Gill 2016,第251頁.
  3. ^ Gill 2009,第129-133頁.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Chisholm 1911,第767-768頁.
  5. ^ 5.0 5.1 Rothenberg 1995,第242-245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