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鏞
生平
編輯乾隆六十年(1795年)生,少時從陳壽祺受業於清源書院,後又出阮元之門。道光二年(1822年)舉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官至御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奏《申明弄賞疏》,極力反對起用在鴉片戰爭中喪權辱國而被革職的大臣琦善、奕山等人。與朱琦、蘇廷魁並稱為天下三大鯁直御史。[1]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辭官南歸,從事著述。
咸豐初年,補江西監察御史,再調陝西。太平軍起,陳慶鏞以在職御史奉詔回原籍辦理團練,在泉州西街建立團練總局。咸豐三年(1853年)七月,奏陳福建各地受太平軍、小刀會、土匪攻打情形:「福建下游賊匪,始由海澄發難,所至地方,文武逃遁,致賊得以佔據空城。其賊船攻犯廈門,由官兵之素預小刀會者與為內應;同安縣知縣李湘洲有走匿情事,現在同安西界多半從賊。廈門為全省精華,急須選擇紳士召募馬巷義民三四千人,一從劉五店徑渡五通,一從同安前往官潯,到處設法解散。即以紳耆為嚮導,並知會水師兵船駛入廈港,賊必聞風逃回。海澄各處,仍令紳士勸諭,使之互相疑忌,自當迎刃而解。其上游賊匪大都起於邵武、建陽、順昌、崇安、將樂、沙縣等處,其賊匪有衣扣、髮辮各暗號,並有燒紙、坐檯、大小會及鐵板令、草鞵令、過江龍各名目。其汀州之江湖會匪亦略如坐檯之會,聞有著名會目廖彥如充當縣役等事。其在邵武入會者,與江西寧都賊眾嘯聚於長汀、瑞金交界之黃竹嶺地方,尤虞勾結」,上諭:「閩省以臺灣為膏腴,廈港為門戶,延、建則地據上游,為省垣之屏蔽,處處皆關緊要,必應及早殲除。前有旨,令有鳳馳往福州署理總督篆務,此時如已抵閩,即著王懿德與有鳳按照該御史所奏,查明各地方滋事情形,應如何解散賊黨、掩捕賊蹤,迅速妥辦」。[2]。
五年(1855年)鎮壓叛亂,逮捕邱二娘,邱二娘受嚴刑拷打,後在泉州南校場處,遭裸身凌遲處死。咸豐七年,夾攻林俊起義軍,瓦解部眾。咸豐八年(1858年)去世。著有《籀經堂集》、《三家詩考》、《說文釋》等書。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資料
編輯- 陳棨仁《皇清中議大夫掌陝西道監察御史候選道員特贈光祿寺卿銜崇祀鄉賢陳公墓志銘》,附載於《籀經堂集》。
- 《泉州人名錄·邱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