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孝寬(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1],一名叔裕孝寬以字行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出自京兆韋氏東眷,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軍事家,京兆韋氏鄖公房始祖。

韋孝寬射還賞格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韋孝寬家族世代為三輔望族,祖父韋真憙是北魏馮翊郡、扶風郡二郡太守,父親韋旭右將軍南豳州刺史。韋孝寬聰敏且和順端正,涉獵了經書和史書,虛歲十五時,就有豪壯的志向,善於謀劃計算,有見識的人稱讚他[2]。當時韋孝寬和崔彥穆邢子才一起進入中書學,三人之間特別友好[3]。韋孝寬二十歲左右,恰逢蕭寶夤在關中地區叛亂,韋孝寬就拜謁朝廷,請求擔任軍隊前鋒。朝廷讚賞韋孝寬,當即任命他擔任統軍,跟隨馮翊公長孫承業西征,韋孝寬每次戰鬥都有功勞,出任國子博士,代理華山郡太守。當時侍中楊侃為大都督鎮守潼關,引薦韋孝寬擔任司馬。楊侃為韋孝寬的才華感到驚異,把女兒嫁給了韋孝寬。永安年間,韋孝寬擔任宣威將軍給事中,很快獲賜爵山北縣男。普泰年間中,韋孝寬擔任都督跟隨荊州刺史源子恭鎮守穰城,以軍功擔任淅陽郡太守。當時獨孤信擔任新野郡太守,同時隸屬荊州,獨孤信與韋孝寬感情很親密,兩人的行政都屬於優等,荊州官吏和百姓稱兩人為連璧[4][5]

歸附西魏

編輯

大統三年(537年),隨宇文泰雍州,攻占潼關後,即授恆農郡守。沙苑之戰中兼任大行台左丞,與獨孤信入洛陽,為陽城郡守,復與宇文貴怡峰接應潁川義軍,破東魏大將任祥堯雄潁川。又進平樂口,下豫州,獲東魏豫州刺史馮邕。大統四年(537年),河橋之戰中西魏戰敗,轉任持節、鎮東將軍,行宜陽郡事。不久遷車騎大將軍、南兗州刺史。大統五年(538年),進爵為山北縣侯,又加通直散騎常侍。

鎮守玉璧

編輯

大統八年(541年),韋孝寬出任大都督、晉建汾三州正平郡諸軍事、晉州刺史。鎮守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兼代理南汾州刺史。大統十二年(545年),玉璧之戰爆發,韋孝寬作為玉璧守將,固守城池兩月(苦戰六旬),東魏傷及病死者十之四五,高歡最終急怒而致病,退軍後病發身亡。韋孝寬以功封建忠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

東征西戰

編輯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為雍州刺史。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以使持節、大將軍與燕公于謹平定江陵,以功別封一子韋諶為穰縣開國公。回師後拜尚書右僕射,賜姓宇文氏。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北巡,命韋孝寬再次鎮守玉壁。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拜小司徒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參麟趾殿學士,考校圖籍。又為延州(陝西延安)總管。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以韋孝寬立勛玉璧,在玉璧設置勛州,仍授勳州總管。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進位柱國。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進爵鄖國公,食邑五千戶。北周武帝建德年間,上「平齊三策」。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征討北齊,韋孝寬為行軍總管,晉州平定後,鎮守晉州(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境)。577年,北齊滅亡,周武帝班師回朝,韋孝寬隨駕還京。拜大司空,出為延州總管,進位上柱國

平定淮南

編輯

大象元年(579年),除徐、兗等十一州十五鎮諸軍事、徐州總管。又為行軍元帥,徇地淮南。以平淮南之功,別封一子韋壽為滑國公,邑五千戶。

尉遲迥之亂

編輯

大象二年(580年),周宣帝駕崩,楊堅輔政,相州總管尉遲迥知道楊堅將要不利於宇文氏政權,圖謀舉兵討伐楊堅。北周朝廷暗中探悉,派遣韋孝寬迅速前往替換尉遲迥。韋孝寬將要到達朝歌時,尉遲迥派遣大都督賀蘭貴持他的親筆信來迎接。韋孝寬留下賀蘭貴與他交談,交談中韋孝寬懷疑尉遲迥會有變,於是假稱有病緩慢前行,又派人前往相州求取醫藥,暗中觀察尉遲迥的動靜。尉遲迥派韋孝寬的侄子韋藝迎接韋孝寬,韋孝寬向韋藝詢問尉遲迥的所作所為,韋藝是尉遲迥的同黨,不告訴韋孝寬實情。韋孝寬大怒,要把韋藝斬首,韋藝害怕,就把尉遲迥密謀的話全部告訴韋孝寬。於是韋孝寬帶著韋藝向西逃走[6][7],每到驛站,韋孝寬就把驛站的馬匹全部帶走,對驛站主管說:「蜀公尉遲迥將要到達,應當迅速準備酒食。」尉遲迥很快派遣儀同大將軍梁子康帶領數百騎兵追趕韋孝寬,追兵每到驛站,就遇到豐盛的酒宴,又沒有可換的馬,於是延遲滯留,韋孝寬和韋藝因此得以逃脫[8]。尉遲迥起兵,韋孝寬跑回洛陽。六月,以孝寬為元帥東伐尉遲迥,討伐平定。十月,韋孝寬凱旋迴到京師。十一月二十七日(580年12月19日),韋孝寬在長安壽貴里去世,虛歲七十二,朝廷追贈使持節太傅上柱國、懷衡黎相趙洺貝滄瀛魏冀十一州諸軍事、雍州牧,諡號襄公,當年十二月九日(580年12月30日)歸葬於萬年縣壽貴里[1]。韋孝寬在邊境多年,屢次抗擊強敵,所有的謀劃在布置之初都沒人能理解,見到謀劃成功,才驚嘆佩服。韋孝寬雖然在軍隊中,卻專心致志於文學和史學,政務的閒暇時光,經常閱覽書籍。韋孝寬晚年患有眼病,還是命令學士閱讀書籍給自己聽。韋孝寬很早就父母去世,他侍奉哥哥和嫂子十分謹慎,所得到的俸祿不入自己的住宅。對於失去父母的親族,韋孝寬一定給予賑濟與撫恤,朝廷和民間都因此稱讚他[9]。韋孝寬兒子韋諶虛齡十歲時,魏文帝元寶炬想要把女兒嫁給韋諶。韋孝寬認為哥哥韋敻之子韋世康比韋諶年長而推辭。元寶炬很讚賞韋孝寬,於是就把女兒嫁給韋世康[10][11]

墓地墓誌墓碑

編輯

韋孝寬墓碑原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炮里鄉留村,為開皇二年立,1970年代佚[12],韋孝寬墓誌於1990年春出土於長安縣韋曲鎮北原上[1]

家庭

編輯

祖父

編輯
  • 韋真憙,北魏馮翊郡扶風郡二郡太守,贈涇州刺史[1]

父親

編輯
  • 韋旭,北魏尚書右丞、豳州刺史,贈司空公、諡號文惠[1]

兄弟

編輯
  • 韋敻,十次徵辟不出,號逍遙公
  • 韋孝固,吏部郎中、贈雍州刺史、安平恭子
  • 韋子遷,北魏安定縣開國鄉男
  • 韋□順,西魏奉朝請、假節、中壘將軍、東秦州刺史

妻妾

編輯
  • 弘農楊氏,北魏侍中、衛將軍、右光祿大夫、濟北郡公楊侃之女,生韋那罹、韋長英[1]
  • 鄭毗羅,出自滎陽鄭氏,西魏末年改姓賀蘭氏,北魏使持節、安東將軍、豫州刺史鄭祖育孫女,儀同三司、顯親縣開國男鄭僧覆之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安憙縣開國伯元誘外孫女,虛齡十七歲嫁給韋孝寬,封安樂郡君,生韋總、韋壽,魏廢帝二年六月廿六日(553年7月22日)在京兆郡壽貴里永康寺中去世,虛歲廿四,同年十一月庚申朔一日庚申(553年11月21日)葬於洪固鄉北原,建德六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庚午朔十五日甲申(577年12月10日)改葬於京兆洪固鄉韋氏家族舊墓[13]
  • 元幼娥,一度改姓拓拔氏,北魏使持節、開府儀同三司、大宗正卿、常山王元淑孫女,生韋霽,開皇七年三月二十三日(587年5月6日)因病在洪固鄉住宅中去世,虛歲六十七,大業六年七月二十三日(610年8月17日)葬於洪固鄉疇貴里韋氏家族舊墓[13]

子女

編輯
  • 韋那罹,長子,早亡,追贈使持節、儀同三司、中平縣開國公[1]
  • 韋諶,次子,使持節、儀同大將軍、陵蓬二州刺史、禳縣開國公,過繼給韋子遷[1]
  • 韋總,世子,使持節、開府、京兆尹,追贈柱國、蒲陝熊中義五州刺史、河南郡開國公[1]
  • 韋壽,第四子,使持節、開府儀同大將軍、京兆尹、滑國公[1]
  • 韋霽,第五子,使持節、開府儀同大將軍、安邑縣開國伯[1]
  • 韋津,第六子,使持節、儀同大將軍、武陽郡開國公[1]
  • 韋無漏,第七子,永安縣開國侯[1]
  • 韋長英,嫁北周湖州刺史、雍州都督皇甫道[1][14][15]

孫子女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周書/卷31》,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北史·卷064》,出自李延壽北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戴應新, 《韦孝宽墓志》, 《文博》 (第05期), 1991年, (第05期): 54–59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2. ^ 《周書校勘記·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四》:涉獵經史 通志卷一五七韋孝寬傳,下有「年十五,便有壯志,善籌算,識者稱之」十四字,不見北史,可能是傳本北史脫去,也可能是周書原文。
  3.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彥穆幼明悟,神彩卓然。年十五,與河間邢子才、京兆韋孝寬俱入中書學,偏相友愛。
  4.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孝寬沉敏和正,涉獵經史。弱冠,屬蕭寶夤作亂關右,乃詣闕,請為軍前驅。朝廷嘉之,即拜統軍。隨馮翊公長孫承業西征,每戰有功。拜國子博士,行華(陰)〔山〕郡事。屬侍中楊侃為大都督,出鎮潼關,引孝寬為司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永安中,授宣威將軍、給事中,尋賜爵山北縣男。普泰中,以都督從荊州刺史源子恭鎮襄城,以功除(浙)陽郡守。時獨孤信為新野郡守,(司)〔同〕荊州,與孝寬情好款密,政術俱美,荊部吏人,號為聯璧。孝武初,以都督鎮城。
  5.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孝寬沈敏和正,涉獵經史。弱冠,屬蕭寶夤作亂關右,乃詣闕,請為軍前驅。朝廷嘉之,即拜統軍。隨馮翊公長孫承業西征,每戰有功。拜國子博士,行華山郡事。屬侍中楊侃為大都督,出鎮潼關,引孝寬為司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永安中,授宣威將軍、給事中,尋賜爵山北縣男。普泰中,以都督從荊州刺史源子恭鎮穰城,以功除淅陽郡守。時獨孤信為新野郡守,同隸荊州,與孝寬情好款密,政術俱美,荊部吏人號為連璧。
  6.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孝寬兄子魏郡守藝又棄郡南走。孝寬審訐其狀,乃馳還。
  7.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孝寬兄子魏郡守藝又棄郡南走。孝寬審知其狀,乃馳還。
  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四》:周尉遲迥知丞相堅將不利於帝室,謀舉兵討之。韋孝寬至朝歌,迥遣其大都督賀蘭貴,齎書候韋孝寬。孝寬留貴與語以審之,疑其有變,遂稱疾徐行。又使人至相州求醫藥,密以伺之。孝寬兄子藝,為魏郡守,迥遣藝迎孝寬,孝寬問迥所為,藝黨於迥,不以實對。孝寬怒,將斬之。藝懼,悉以迥謀語孝寬。孝寬攜藝西走,每至亭驛,盡驅傳馬而去,謂驛司曰:「蜀公將至,宜速具酒食。」迥尋遣儀司大將軍梁子康將數百騎追孝寬,追者至驛,輒逢盛饌,又無馬,遂遲留不進。孝寬與藝由是得免。
  9.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四》:丁未,周鄖襄公韋孝寬卒。孝寬久在邊境,屢抗強敵;所經略布置,入初莫之解,見其成事,方及驚服。雖在軍中篤意文史;敦睦宗族,所得俸祿,不入私室。人以此稱之。
  10.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孝寬在邊多載,屢抗強敵。所有經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見其成事,方乃驚服。雖在軍中,篤意文史,政事之餘,每自披閱。末年患眼,猶令學士讀而聽之。又早喪父母,事兄嫂甚謹。所得俸祿,不入私房。親族有孤遺者,必加振贍。朝野以此稱焉。長子諶年已十歲,魏文帝欲以女妻之。孝寬辭以兄子世康年長。帝嘉之,遂以妻世康。孝寬有六子,總、壽、霽、津知名。
  11.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孝寬在邊多載,屢抗強敵。所有經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見其成事,方乃驚服。雖在軍中,篤意文史,政事之餘,每自披閱。末年患眼,猶令學士讀而聽之。又早喪父母,事兄嫂甚謹,所得俸祿,不入私房。親族有孤遺者,必加振贍。朝野以此稱焉。長子諶,年十歲,魏文帝欲以女妻之。孝寬辭以兄子世康年長。帝嘉之,遂以妻世康。
  12. ^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 陕西分册 下》. 西安: 西安地圖出版社. 1998年12月: 107. ISBN 7-80545-656-9 (中文(簡體)). 
  13. ^ 13.0 13.1 《长安凤栖原韦氏家族墓地墓志辑考》.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20.08: 91–97. ISBN 978-7-5518-2204-6 (中文(繁體)). 
  14. ^ 《隋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皇甫績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穆,魏隴東太守。父道,周湖州刺史、雍州都督。績三歲而孤,為外祖韋孝寬所鞠養。
  15. ^ 《北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二》:績三歲而孤,為外祖韋孝寬所鞠養。


政府職務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陸騰
北周大司空
577年-578年
繼任:
王誼
前任:
斛律阿列羅
北齊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