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釴
高釴(8世紀—834年),字翹之,唐朝官員。祖父宋州寧陵縣令高鄭賓,父親攝監察御史高去疾。
高釴元和初年進士及第,通過了書判考試,補秘書省校書郎,官至右補闕,充史館修撰。元和十四年(819年),上疏請不要用宦官為京西北和糴使。元和十五年(820年),轉任起居郎,依舊充史館修撰。
高釴孤貞不結黨,能多次陳述時政得失。長慶元年(821年),唐穆宗在思政殿當面賜緋袍,命他以本官充翰林學士。長慶二年(822年),轉任兵部員外郎,依舊充翰林學士。長慶四年(824年)四月,宮中有張韶之變,唐敬宗來到左軍。當夜,高釴跟隨唐敬宗住在左軍。第二日事平,賞賜高釴錦彩七十匹,轉任戶部郎中、知制誥。十二月,正拜中書舍人,依然充翰林學士。在思政殿謝恩時,勸諫敬宗,以求治不如親自處理,以示皇帝憂勤。敬宗又賜他錦彩五十匹。
寶曆二年(826年)三月,罷學士,守中書舍人的本官。太和三年(829年)七月,擔任刑部侍郎。太和四年(830年)冬,轉任吏部侍郎。管理科舉。太和七年(833年),出為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太和八年(834年)六月卒,贈兵部尚書,遺命薄葬。高釴年輕時孤貧,廉潔力行,與弟高銖、高鍇都檢靜而事業有成,官位崇高,居家友睦,被士大夫所推重。
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