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坡中化中學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1月15日) |
麻坡中化中學(英語:Chung Hwa High School),簡稱中化、CHHS,舊稱蔴坡中化中學,是一所位於馬來西亞麻坡黃金丹絨街的華文獨立中學,前身為中華學校和化南女校,現今為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獨立中學之一。
麻坡中化中學 | |
---|---|
Chung Hwa High School | |
地址 | 14, Jalan Junid, 84000 Muar, Johor, Malaysia. |
座標 | 2°02′22″N 102°33′15″E / 2.03956°N 102.55426°E |
郵遞區號 | 84000 |
類型 | 華文獨立中學 |
創辦日期 | 英屬馬來亞 1912年4月1日 |
學區 | 馬來西亞 柔佛麻坡 |
校長 | 蔣璁江(2019年至今) |
學生人數 | 1983人(2024年) |
校訓 | 禮義廉恥 |
標語 | 此時你以中化為榮,他日中化以你為耀 |
校刊 | 新月(已停刊) 麻中校刊(已停刊) 麻中生活(已停刊) 中化校聞 嫩芽 |
電話號碼 | +606-952-2632 |
學校網址 | http://www.chhs.edu.my/ |
校訓
編輯- 禮、義、廉、恥
- 禮,即要有禮貌,對待師長、同學都彬彬有禮,懂得尊師重道。
- 義,即正義。
- 廉,廉不可阿,事事都能秉處理,思想行為符合的道德準則。
- 恥,即知恥,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
校史
編輯私塾時期
編輯18世紀末期,英國殖民勢力開始滲入馬來半島。為了開採馬來半島中西部的錫礦,英國殖民政府引進中國華人前往英屬馬來亞從事開採工作。1860年,清朝與英國於北京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允許外國商人招聘華人出洋工作,大量中國華工開始移居至東南亞地區。
隨著大量華人的移入,來自中國不同籍貫的鄉賢紛紛創辦私塾,並以方言傳授四書等中國經典,供當地華人孩童學習。
- 潮州學堂
潮州學堂故址為麻坡二馬路街中華基督教堂正對面騎樓,由黃若時及廖天益擔任塾師。[1] [2]
- 泉廈私塾
泉廈私塾故址為華商局樓上(現大眾銀行),位於潮州學堂隔鄰。[1]
- 永春私塾
永春私塾故址為海墘街永春會館,由鄭親秀和顏逢梯擔任塾師。[1]
完全小學校時期
編輯- 中華學校
1912年,在胡椒甘蜜公局與各幫領袖的幫助下,組織董事會,並購置位於砂香街的馬來高腳亞答屋作為校舍,將麻坡原先的潮州學堂、泉廈私塾、永春私塾三間私塾合併,成立中華學校,為柔佛第一所新式現代完全小學校。[1]
受到中華民國壬子癸丑學制和軍國民教育學潮影響,中華學校以國語作為教學語言,教授國文、算術、手工等科目,同時實行「文武合一,德術兼備」理念,師生以軍服、軍帽作制服,提倡武尚精神,增列兵式體操、體育競技等科目。[1]
- 化南女校
1918年,中華學校就讀女生人數逐漸增多,校方於三馬路民房分辦新女校,即化南女校。[1]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時期
編輯- 中化中小學
1915年,校方開設特別班,教授高小畢業生中學校課程。[1] 1924年,中華學校正式開設初中部。1929年,化南女校正式開設初中部。[3] 1940年,中華學校開辦高中部,男女兼收。[4]
1941年,日本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隨後發動南方作戰,第25軍從馬來半島北端入侵英屬馬來亞。在經過馬來亞海戰,馬來亞戰役與新加坡戰役之後,日軍僅在55天內便控制馬來亞全境,馬來亞正式進入了日本佔據時期。
麻坡在被日軍攻佔之後,兩校被迫停辦。中華學校四維堂與化南女校華南樓被日軍一三五六部隊佔用,中華學校九思樓則轉變為日語學校。1942年,中華學校操場甚至變成麻坡大檢閱場地。[4]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留守馬來亞的日軍紛紛被遣返回日本。兩校小學部隨即復課,合併易名中華化南女校。1946年,兩校中學部復課,並易名中化中小學。[4]
中小學校分辦時期
編輯1958年,中化中小學宣布接受政府全部津貼,改制成為標準型小學。小學共被劃分成五間學校,即中化第一小學上午班與下午班,中化第二小學上午班與下午班,以及中化第三小學。至此,中化中學與中化小學正式分別辦理。[5]
華文獨立中學時期
編輯1960年8月4日,由時任教育部長拉曼達立擔任主席的「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依據《拉薩克報告書》實施經驗檢討結果而撰成的《拉曼達立報告書》正式公布。
《拉曼達利報告書》主要建議內容包括:
編輯- 第五條:由1962年起,依照規定條件而改制的中學,將取得全部津貼,否則取消原撥部分津貼。不接受改制的獨立中學,將繼續存在,但仍受教育法令的約束。
- 第六條:中學所有的公共考試,僅限於一種官方語文-馬來語或英語。
- 第十四條:政府應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以加強國語(馬來語)在本邦教育制度的地位。
- 第十九條:由以英語為媒介的教學轉為以馬來語為主的教學。
1961年5月24日,中化中學向麻坡群眾發出〈為華文教育改制問題徵求各界人士及贊助人意見書〉,說明《拉曼達立報告書》中有關華文中學改制要點,同時附上表格讓贊助人表達意見。[6]
1961年7月2日,董事會在四維堂召開贊助人及學生家長大會,逾500百人出席。大會主席余鑑發表演說吁不接受改制,隨後公布贊助人的意見調查結果。回收的704張中,贊成接受改制者僅為10張,不贊成者為691張,大會在群情激昂的氛圍中通過不接受改制的動議。[6]
1961年10月21日,馬來亞聯合邦立法會通過《1961年教育法令》,《拉曼達立報告書》被正式賦予法律地位。[6]
1962年起,由於《1961年教育法令》的施行,因中化中學拒絕改制成為國民型華文中學,中化中學成為了華文獨立中學。[6]
戰後歷任校長
編輯以下為麻坡中化中學馬來亞日占時期後歷任校長。其中,第十一任及第十四任為陳蘇弟同一人出任,第十五任及十七任為陳維武同一人出任。[7]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任期 |
---|---|---|---|
1 | 陳人浩 | 1945年9月至1954年12月 | |
2 | 劉在川 | 1955年1月至1955年10月(代) 1955年10月至1956年1月 | |
3 | 王秀南 | 1956年2月至1957年12月 | |
4 | 徐其禮 | 1958年1月至1959年12月 | |
5 | 李鴻圖 | 1960年1月至1960年6月(代) 1960年7月至1961年12月 | |
6 | 鄭泰陽 | 1962年1月至1967年12月 | |
7 | 翟文智 | 1968年1月至1969年12月 | |
8 | 羅微光 | 1970年1月至1970年6月(代) 1970年7月至1979年12月 | |
9 | 李雲溪 | 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 | |
10 | 藩永昌 | 1991年1月至1991年9月 | |
11 | 陳蘇弟 | 1991年10月至1992年9月(代) 1992年10月至1997年12月 | |
12 | 蔡淦川 | 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 | |
13 | 關蓮意 | 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 | |
14 | 陳蘇弟 |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 | |
15 | 陳維武 |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 | |
16 | 池敏敏 | 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 | |
17 | 陳維武 | 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 | |
18 | 彭進財 |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 |
19 | 蔣璁江 | 2019年1月至今 |
校歌
編輯《中化校歌》
戴國水曲 陳應時詞
- 巍樓高峙麻河旁,東序西庠,柔佛最高學府;
- 培植桃李門牆,英才輩出,巾幗流芳。
- 中華教化化南邦,百年樹人計劃良;
- 四維伸張忠孝仁愛垂訓,信義和平宣揚;
- 陶冶瑚璉儲棫樸,國族榮光,中華教化,化南邦。
聯課活動
編輯截止到2024年,中化中學共有47個學會團體,其中學藝團體為21個,演藝團體12個,體育團體為11個,制服團為三個[8]。
學藝團體
編輯- 華語學會、英語學會、國語學會、數理學會、美術學會、漫畫學會、水墨畫學會、史地學會、電腦學會、攝影學會、家政學會、棋藝社、園藝學會、日本文化學會、自然社、書法學會、商學會、廣告設計學會、韓國文化學會、電影製作學會、魔術學會
演藝團體
編輯- 合唱團、管樂團、華樂團、廿四節令鼓、吉他社、戲劇學會、醒獅團、舞蹈社、扯鈴學會、口琴學會、文化與藝術舞蹈學會、弦樂團、
體育團體
編輯- 武術學會、跆拳道學會、足球社、排球社、籃球社、羽球學會、乒乓社、游泳學會、劃手社、體育舞蹈學會、田徑社
制服團體
編輯- 聖約翰救傷隊、童軍團、少年獅子會
著名校友
編輯傳媒與文藝界
編輯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創校首十年: 新式教育,尚武精神.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潮州學堂塾師廖天益牧師.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1920年代:興辦中學,聲名遠揚.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4.0 4.1 4.2 1940年代:黑暗時期,痛失精英。戰後復校,易名中化。.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1950年代:丹絨校舍啟航,教育法令危脅。.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6.0 6.1 6.2 6.3 1960年代:獨中首十年——凄風苦雨,臨淵履薄。. 麻坡中化中學. [2024-07-03].
- ^ 中化中學歷任校長.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4).
- ^ 學會團體名單.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