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上海
各年份上海 | 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 |
在1930年代,上海的繁榮達到鼎盛時期。在1920年代,漢口、廣州、香港幾大商埠都因為受到政治風潮的衝擊,繁榮大為減色,不少中外商人轉往上海發展。1928年,南京被國民政府確定為中華民國首都,原來大批聚集於北京、天津的政客又紛紛南下,其中很多都選擇在上海租界中定居。
高層建築
編輯自1925年以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停止了越界築路,上海租界的平面擴張態勢受到扼阻,於是租界內開始大規模興建高層建築。1929年9月5日,在上海地價最高之處——南京路外灘轉角處建成了上海第一幢10層以上高層建築,13層的沙遜大廈(今和平飯店)。同年,沙遜財團在法租界邁爾西愛路又建成高14層的華懋公寓(今錦江飯店)。此後10年間,上海共建成31座高層建築,超過其他中國城市之總和。1934年8月,21層的百老匯大廈(今上海大廈)在北蘇州路2號落成。同年12月5日,由四行儲蓄會興建的22層的國際飯店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70號落成。
新上海市中心區規劃
編輯1929年7月,上海特別市政府決定在公共租界東北方,江灣區翔殷路以北、閘殷路以南、淞滬路以東及其周圍地區建設「新上海市中心區」,與租界競爭。1931年,上海市政府制定「新上海市中心區」道路規劃,擬建130餘條道路,採用以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等9字為首字組成的詞組命名路名。1932年,築三民路(今三門路)、府前內路(今清源環路)等道路。1933年,上海市政府大廈(今上海體育學院辦公大樓)在今清源環路650號落成,並修築了國定路、府南路(今盤山路)、府南右路(今黑山路)等20條道路。1935年8月,上海市體育場(今上海市江灣體育場)在今淞滬路245號建成。
同一時期,在南京政府的規劃下,開始修築公路網。1932年10月10日,滬杭公路完成。1935年7月8日,滬蘇公路(今曹安公路)築成通車。同年8月15日,錫滬公路築成通車。
兩次中日之戰
編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高漲,9月26日,約20萬人在公共體育場〔滬南體育場〕舉行抗日救國大會。日本方面聲稱將採取自衛手段保護日僑利益。1932年1月18日,在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三友實業社門外,發生了日本日蓮宗托缽僧人被工廠糾察隊毆打致死的事件,日本僑民大肆報復,焚毀三友實業社,砍死租界華人巡捕,襲擊華人商店。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海軍陸戰隊從北四川路向西占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國軍十九路軍的猛烈抵抗。1月29日凌晨,日機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衝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日方投入總兵力達三個師團七萬人,中國方面,張治中指揮的第五軍也加入上海作戰,甚至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以示決不屈服(年底才遷回南京)。直到3月2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中國軍隊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於是開始撤軍,次日宣佈停戰。3月24日,中日雙方開始在英國駐滬領事館進行停戰談判。5月5日,中日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國軍暫留現駐地(滬寧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閘北華界的商號被毀達4204家,房屋被毀1.97萬戶。
在兩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前,日人在4月29日於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韓國人反日人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海軍中將野川吉三郎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後來被捕,在日本被處死。
5年之後,1937年8月13日,蔣中正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最終實力占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占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在淞滬會戰期間,閘北華界幾乎全部被毀,而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範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同濟大學(吳淞)、復旦大學(江灣)、上海法學院等均遭轟炸。
孤島時期
編輯自從淞滬會戰後期,1937年11月11日,中國軍隊撤離上海南市,到4年後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仍在英美控制下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
戴笠指揮的軍統局在上海多次刺殺投日的軍政人員,如1938年9月30日暗殺唐紹儀、1940年暗殺張嘯林。而汪精衛政權也在上海成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俗稱「極司非爾路76號」),有李士群、丁默村、吳四寶等。
文學
編輯1930年代,大批文化名人聚集在上海。魯迅從1927年起,定居虹口公園附近(上海公共租界北區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達十年之久,發表許多雜文和翻譯作品,與內山完造等一批日本僑民結為好友,直到1936年病逝。此外還有一批左翼作家,
電影和舞廳
編輯1930年代,美國好萊塢影片在上海大行其道,公共租界靜安寺路上的大光明電影院和法租界霞飛路上的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都開設於這一時期,設備豪華,專門放映好萊塢影片。二三流影院也放映國產片,當時中國的電影業基本上集中於上海,其中影響較大的有5個公司: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藝華影業公司、新華影業公司。同時也出現了一批知名的明星,如周璇、阮玲玉等。周璇在《三星伴月》影片裡的名曲《何日君再來》後來被許多歌手一再翻唱,直到1980年代由鄧麗君翻唱時,又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再度掀起熱潮[1]。當時著名舞廳包括仙樂斯舞廳(Ciros)、百樂門舞廳(Paramont)、麗都花園舞廳(今上海市政協舊址)、米高美、五層樓,這五家著名舞廳,被當時上海老克拉們稱為五(舞)大廳。
參考資料
編輯- ^ 《周璇之謎》 趙國慶著 ISBN 753542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