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2㹴犬(Terrier)是美國海軍第一種服役,供水面艦艇使用的中程面對空飛彈。㹴犬飛彈系統的體積與重量較小,因此可以安裝在巡洋艦驅逐艦等級的艦艇上,是美國海軍在1960年代多數巡洋艦上的防空飛彈系統。它也被改造為探空火箭,執行科學觀測任務。

RIM-2 㹴犬
波士頓號重型飛彈巡洋艦(CAG-1)上的㹴犬防空飛彈
類型中程艦對空飛彈
原產地 美國
服役記錄
使用方美國海軍
生產歷史
生產商康維爾公司
基本規格
重量1,360千克(3,000磅)
長度8.23米(27英尺)
直徑34.29厘米(13.5英寸)
彈頭99公斤,高爆裝藥

發動機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作戰範圍32公里
射高24,400米(80,000英尺)
速度3.0馬赫
制導系統乘波制導;半主動雷達制導
發射平台水面艦船

歷史

編輯

RIM-2飛彈是1950年代美國海軍的大黃蜂(Bumblebee)飛彈計畫的產物,計畫希望研發一種為水面艦艇提供中程防禦的防空飛彈,提供介於航空母艦戰鬥機與防空火炮之間的防禦火力。這個計畫的產物是RIM-8護島神飛彈

在設計階段,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製造了一種超音速測試載具(編號CTV-N-8),以驗證RIM-8飛彈導引系統在超音速飛行下的狀況。由於RIM-8飛彈的預期發展時程還會拖上數年,且測試載具表現的效果相當令人滿意,因此美國海軍決定先以這個測試載具為基礎,發展成㹴犬防空飛彈。

康維爾公司負責設計㹴犬飛彈,於1951年在密西西比號(前新墨西哥級戰艦)上進行了第一次試射。最初美國海軍給予的編號是SAM-N-7。到了1963年,美國海軍將編號改為RIM-2。試驗一直到1956年將問題解決之後,方才進入量產。首先裝備㹴犬飛彈的是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

初期型的㹴犬飛彈使用乘波導引,利用彈體上的小型機翼控制飛行,最大速度可達1.8馬赫,最大射程為19公里,僅能對付次音速飛行目標。在其進入大規模服役前,後續的改進就已展開。1958年改良型RIM-2C(編號BT-3,(乘波制導,尾翼控制,第三種改進型號))研製成功,飛彈仍舊使用乘波導引,但是改以尾部的彈翼控制飛行,大幅提升了飛彈的運動性能。此外,飛彈採用了新的火箭發動機,有效射程也有增加,飛行速度提高到3馬赫。

RIM-2D(BT-3A(N))與RIM-2C基本結構相同,彈頭則改為1千噸當量W45核彈頭。RIM-2E使用了半主動雷達導引系統,除了改善遠距離上乘波導引追蹤精確度不佳的問題之外,還改善了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1957年RIM-2E開始進行測試,隨後進入量產。

㹴犬飛彈的最後一種改型RIM-2F,改進的項目包括使用固態電子零件,強化了抗干擾能力,換裝新的火箭發動機,使得射程提高到75公里。部分RIM-2E飛彈也換裝到RIM-2F的標準。

相對於更大,射程更遠的RIM-8護島神飛彈,㹴犬飛彈系統的體積與重量相對較小,因此可以安裝在巡洋艦驅逐艦等級的艦艇上,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多數巡洋艦上的防空飛彈系統。一個通常的㹴犬飛彈系統的配置包括一個Mk-10雙臂發射架,後置彈倉裝填,備彈40發,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上的㹴犬系統則採用了底部彈倉裝填,備彈72發的配置。

㹴犬飛彈的生產線直到1966年關閉,被標準I增程型飛彈逐漸取代。

型號

編輯
編號 非正式編號 控制舵面 制導方式 備註
RIM-2A BW-0 中部彈翼 乘波制導 只可攻擊亞音速目標
RIM-2B BW-1 中部彈翼 乘波制導 只可攻擊亞音速目標
RIM-2C BT-3 尾翼 乘波制導 1958年服役, 可攻擊超音速目標
RIM-2D BT-3A(N) 尾翼 乘波制導 核攻擊型,當量1千噸
RIM-2E HT-3 尾翼 半主動雷達制導 更先進的制導方式
RIM-2F 尾翼 半主動雷達制導 新的發動機,更高速射程更遠

圖集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