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2年2月9日

賴廉士,來自澳洲香港生理學家軍人大學行政人員。他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指揮英軍服務團,戰後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五任香港大學校長。賴廉士早年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後於1919年入讀墨爾本大學,主修醫學。他在1922年以羅德學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學深造。自1928年起,賴廉士歷任香港大學生理學系主任、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他一度淪為戰俘,但旋於翌年1月成功逃脫,並在同年7月於廣東曲江(今韶關市一帶)創立英軍服務團,主要負責在華南地區蒐集情報、營救身處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藥物和其他必要物資偷運到香港的集中營內。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賴廉士返回香港大學任教,並在1949年至1964年間出任校長一職,是港大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在任內,他協助把港大從戰後百廢待舉的局面恢復過來,使大學的規模得以急速擴展。到1961年的時候,港大學生人數增至2,000人,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的四倍。在工作以外,賴廉士興趣廣泛,且熱衷體育活動音樂,他生前也十分關注澳門基督教墳場,曾對場內的先人資料加以整理,他身後的骨灰也是灑落於墳場之內。賴廉士生前曾在1942年、1944年和1962年先後獲英廷頒授OBE勳銜CBE勳銜爵士勳銜。在1965年,他又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和委任為終身校董,以表揚他在二戰期間和在港大校長任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