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
北京市 |
---|
北京历史 北京地理 北京经济 |
北京經濟發展水平在中國大陸地區處於領先地位。2015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同比增长6.9%,是2010年以来北京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6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7064美元[1],在省级行政区次於天津市位居全国第2位。
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比例达到80%左右,对经济贡献最大的主要是金融等产业。其中金融业增长1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4.1%。另一方面,2015年北京工业企业关停了326家,商品批发市场拆并、疏解了97家。[2]
历史
编辑北京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区之一。从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GDP总量为1978年的82.75倍;按可比价格比较(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10.4%,高于同期全国9.8%年平均增长率,增长速度次于河南、新疆等八省市区居全国第九位。1999年以来,在奥运题材的刺激下,北京GDP连续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
2007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者北京市达34.1万人,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2009年末全市中資金融机构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66.3亿元,人均儲蓄達到84,442元。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依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资料,2009年,北京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4%和33.2%。按照世界銀行劃分的標準,目前北京屬於中等富裕程度的城市,而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
经济区域
编辑北京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据2008年的统计称,北京南城五区(宣武、崇文、丰台、房山、大兴)的GDP总量不及北城五区(西城、东城、海淀、朝阳、石景山)的1/5,南城财政收入亦不及北城之1/4;在京的国际大型企业九成以上位于北城,且南城之城市建设、繁华程度、教育医疗水平等均远逊于北城,北京市“南穷北富”的称呼不胫而走。[3]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着手解决南城的落后问题。[4]
开发区
编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大兴区亦庄地区附近,临近南五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雁栖开发区位于怀柔区雁栖地区,后在其基础上成立怀柔科学城。北京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东部与顺义区的交界处,后改称北京未来科学城。2017年,北京市将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称为“三城一区”,并将其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5]。
环渤海经济圈
编辑环渤海经济圈有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辽中南地区组成。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经济数据
编辑指标 | 比重(%) |
---|---|
按产业分 | |
第一产业 | 0.6 |
第二产业 | 19.6 |
第三产业 | 79.8 |
按行业分 | |
农、林、牧、渔业 | 0.6 |
工业 | 15.9 |
建筑业 | 4.2 |
批发和零售业 | 10.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2 |
住宿和餐饮业 | 1.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0.3 |
金融业 | 17.1 |
房地产业 | 6.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8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5 |
教育 | 4.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3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2 |
產業結構
编辑北京经济建设一度陷入“首都经济”还是“北京经济”的争论。2005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市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规划,迁出大批耗能大、不经济的产业部门,把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上。由于第二产业遭到严重削弱曾经导致北京经济在2000年左右受到国际IT产业波动的强烈影响,在两个连续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居全国第一和倒数第一,引起中央和北京地方政府的关注,随后上马了一批包括北京现代汽车在内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京產業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第二產業
编辑北京市汽车产业分布在朝阳、通州、顺义、密云、房山和大兴,企业有北京奔驰、北汽福田等。生物医药产业以中关村生命科学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为重点,发展包括化学制药、中医药、生物制药等。光机电产业包括数控机床(顺义开发区)、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电子专用设备、智能化仪器仪表(昌平科技园)、印刷机械、医疗器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设备、激光、机器人。微电子产业包括单芯片系统、液晶显示器、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第三代移动通信、数码影像产品、交通电子产品、数字电视、IC卡和电子识别产品、半导体照明材料[7]
第三產業
编辑北京是中国第三产业最发达的省级行政区,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425.6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1.35%,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北京的房地产业与汽车工业持续发展。2005年,约2800万平方米的房产成交销售,销售金额超过1758.8亿元。2009年12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00万辆,而這一數字從300万增加至400万僅用時兩年7個月[8]。
北京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之一,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大型保险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也设于北京。
2015年全年,北京货运量28765.2万吨,客运量69923.1万人。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1.9万辆,民用汽车53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40.3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316.5万辆。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990.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7.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923亿元。全年发送邮政函件6.1亿件,特快专递14.1亿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4.6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6.1线/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51.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86.7户/百人。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469.1万户。[6]
旅遊業也是北京的重要產業。2015年,北京旅遊業共接待海外遊客42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46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2.7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為4,320億元人民幣。[9]
2015年,北京前两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和香港。2015年,北京對香港的出口約48.7億美元,佔北京出口的8.9%,比2014年下跌4.2%。北京主要出口產品為機電產品及高科技產品。2015年,美國是北京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其次是德國。[9]
2014年,香港是北京外來投資的最大來源地。來自香港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達54.15億美元,佔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59.9%。其他主要投資者來自德國、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新加坡及日本。[9]
财政收支
编辑2004年北京市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4亿元,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12]。2009年,北京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20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73.66亿元,增长13.3%。[13]
企业与品牌
编辑北京是全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最强和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北京拥有2013年《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48家,是世界上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还已经聚集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2家,外商投资公司183家,外资研发中心353家。北京同时还聚集了许多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总部,包括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入选《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央企业总部。位于朝阳区的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以国贸为中心,已经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和高档住宅区,来自全球数百家跨国企业的驻华总部均入驻于此。
参考资料
编辑- ^ 去年北京GDP增速6.9% 人均GDP超1.7万美元.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定军、吴靖、史梦怡. 北京晒2015成绩单:传统产业减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1-22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 ^ 北京南部要三年大变样 “南穷北富”有望缓解. 新京报网站.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7).
- ^ 未来五年北京南城将变什么样. 新华网.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4).
- ^ 解读北京规划建设五大关键词 包括副中心、文脉等. 中国新闻社. 2017-03-17 [202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 6.0 6.1 北京市2015年暨“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统计信息网. 北京市统计局. 2016-02-15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 ^ 李京文, 何喜军《北京制造业发展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 ^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新華網.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9.0 9.1 9.2 北京市場概況.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5).
- ^ 国新办:明日将发布北京、湖南、安徽自贸区及浙江自贸区扩区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0-09-21 [202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 ^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 2020-09-21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 ^ 北京经济概况.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首都经济.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