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是一座位於臺灣嘉義市西區姜母寮的水利設施。已於2005年10月26日登錄為嘉義市歷史建築。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大溪厝別線堰土水門
水閘門外觀
位置 臺灣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366-18地號(福全里姜安街12巷8號斜對面)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昭和11年(1936年)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中
官方名称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
詳細登錄資料

沿革

编辑

1921年(大正10年),臺灣總督府為發展臺灣農村經濟,頒布《臺灣水利組合令》,計畫的目的是強制組合原有的公共埤圳及官設埤圳,使成為受政府監督的人民自治公營事業。隨後各地區的水利組織多方發展各項水利事業,並大量在各地興建灌溉排水工程、農地重劃等配套工作。嘉義郡水利組合則於1923年(大正12年)成立。[1]

1936年(昭和11年)5月,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西堡竹圍仔庄的聚落「姜母寮(現福全里)」興建,用處是以水門擋住嘉義大排的水後,將水位提高,將水源導引至大溪厝別線的功能使用,日治末期,鑒於太平洋戰爭因素使加強統制生產灌溉與排水設備,使得嘉義郡水利組合在1944年(昭和19年)與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合併。

戰後,水閘門及水道依然持續使用中,直到1978年(民國68年),因配合中央排水改道工程而廢棄,目前水閘門及水道所在的地區為國有地,管理機關為國有財產。[2][3]

建築設計

编辑

水閘門及水道的水門上,正面分別刻有「嘉義郡水利組合」和「大溪厝別線堰土水門」,西北面題字「昭和十一年五月」,其結構物為鋼筋混凝土柱,上面設有六道水門以及起揚基座,過去設置有控制水門升降之功能。[4]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陳正美. 嘉義郡水利組合組織與演變. 嘉義縣: 嘉義縣文獻第三十三期. 2007-05 (中文(臺灣)). 
  2. ^ 張朝福. 「釋放」日治水閘門 嘉義擬活化水利遺跡. 台灣好新聞報. 2016-09-21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3. ^ 廖素慧. 日治水閘門關鐵幕 里長盼活化. 中國時報. 2016-09-21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4. ^ 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計畫. 嘉義市: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1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