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形词语源学中是指同一语言内具有相同词源但是目前形式(及含义)有不同的,英文中一组同源异形词有两个时称为doublets(或etymological twinstwinlings),譯作双式词对偶词同源对似词词对骈词,有三个时称为triplets。同源异形词通常(但未必)是因为不同的途径进入目标语言而产生。由于同源、同义的词之间若有亲缘关系,往往会相当明显,该术语主要是指至少在意义上有一定分歧的词对。[1]它们可能有相关的含义,例如英语中的pyre(柴堆)和fire(火)均来自原始印歐語的*péh₂ur';也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含义,如英语中的guest(客)和host(主)。

漢語

编辑

中文漢字中,「后」和「司」在甲骨文中本為一個字,後世分化為兩個字(兩者甲骨文左右對稱),但意思已有巨大差異,隸變後寫法也難看出原本的關聯。這也衍生出了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的命名之爭。類似的還有「老」和「考」、「永」和「𠂢」(「派」的右邊)等,在小篆以及之前的漢字中仍可看出兩者左右對稱的關係,但隸變之後已難以看出兩者的關聯。

此外,一些方言中的文白异读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也是一種同源异形现象。例如广州话的「平」的白讀「peng4 /pʰɛŋ˨˩/」表示「便宜」,而文讀「ping4 /pʰɪŋ˨˩/」表示「平坦」。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keat, Walter William. Doublets and Compounds. Principles of English Etymology: The Native Element. : 414ff, §389–391 and passim in all volume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