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
《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越南語:Tự Đức Thánh Chế Tự Học Giải Nghĩa Ca),越南阮朝嗣德帝所編的一部漢越字典。本書名為「字學解義歌」,是特別採用了「六八體演歌」的安排,在文中列出漢字及喃文,並解釋字義。嗣德帝死後,本書的體裁復經由阮朝國史館修書所的黃有秤、吳惠達等人的覆檢及整理,然後才刻印出版。學者陳荊和認為,嗣德帝編寫此書,用意是要作成一部官方的漢越字典來作教學基準,以及促進漢學在越南民間之流傳,使學問得以民眾化。
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 | |
越南語表記? | |
---|---|
國語字 | Tự Đức Thánh Chế Tự Học Giải Nghĩa Ca |
汉喃 | 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 |
編撰
编辑《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為越南阮朝嗣德帝阮福蒔所編著。嗣德帝在位期間,積極推行學術文化的發展,他本人在晚年時曾寫了兩部教學及學術的著作,分別為《論語釋義歌》及本書。本書編成時,適值是法國入侵,阮氏朝廷無暇付梓刻印。到成泰八年(西曆1896年),阮氏朝廷才將這兩部書的稿本交到史館修書所檢繕整理,並於成泰十年(西曆1898年)刻印頒行。[1]
格式與內容
编辑格式
编辑《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作為一部教學用途的漢喃字典,編撰者嗣德帝及覆檢者黃有秤、吳惠連等人的細心安排,使之有一定的格式,以便於學習。其格式特點如下:
- 每一頁分成五行(各卷的首頁只有三行);
- 本書內文所採用的字型,有「大」、「中」、「小」、「細」四種。「中」字為喃字,其餘三種均為漢文。
- 內文為「六八體演歌」的形式,把漢喃單字(不包括注釋文字)排成六字句及八字句相承的演歌(見圖),每句以小圈表示段落。另外,「六八體」又有獨特的押韻,方法是六字句的末字與其下的八字句之第六字押韻,八字句的末字再與其下的六字句的末字押韻,平仄律為:
六字句:平平仄仄平平
八字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 解義的方法,先列出漢字(採用大字);接之以一個或幾個相對應的喃字(採用中字)作為註義;如有音義較生疏的漢字,則在其傍註音(採用細字);在若干「八字句」以下,用漢文(採用小字)解釋生字的字義。[2]
內容
编辑- 卷之一 堪輿類上
- 卷之二 堪輿類下
- 卷之三 人事類上
- 卷之四 人事類中
- 卷之五 人事類下
- 卷之六 政化類上
- 卷之七 政化類下
- 卷之八 器用類上
- 卷之九 器用類下
- 卷之十 草木類上
- 卷之十一 草木類下
- 卷之十二 禽獸類
- 卷之十三 蟲魚類
- 以上各項,散見於《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各卷。[3]
學術價值
编辑據成泰八年八月二十三日(1896年9月30日)阮朝禮部奏片的簡介,本書內容解釋字義內容廣泛,對於各種範疇,都收錄了相關的喃字,並作出了解釋,「上自人事、政化、堪輿之大,下至器用、草木、禽蟲之微,無不備載註釋,詳明其於致格之學,誠非小補。」[4]
近代學者陳荊和認為,本書有兩點能提起研究者的興趣。第一,此書是阮朝晚期官方的標準漢越字典,當中的注音為當時越南學界的標準音。第二,自李朝以來,喃字是隨各人喜好自製使用,此書所用喃字則可認為是十九世紀越南上流社會中慣用的喃字形式,為喃字字形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5]但由於其本身仍然只是以越南語(即以漢喃文)解釋漢字的著作而非對喃字進行整理的字典或規範,其中的喃字寫法仍有較大的隨意性,例如用以解釋漢字「骨」的喃字在其中既有寫作「𩩫」者也有寫作「昌」者。
出版情況
编辑本書早在成泰八年(1898年),由阮朝史館修書所付印頒行,[6]至1968年,學者陳荊和將本書譯成越南國語字,並將書中的誤字或音注之誤刻加以訂正,又附上「音註校勘記」,以及本書的書影,由香港中文大學於1971年出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