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子

神話中的存在或傳說中的生物

小仙子(fairy)是一種傳說中的存在,源自爱尔兰和英格兰等地的传说,一般是巴掌大的小妖精,背后有如昆虫的翅膀。性格有些善良活泼,有些喜欢恶作剧。在创作里经常会被赋予一些任务,包括陪在主角身边扮演重要角色。最初形象是类似于调换儿(changeling),那种会带走刚出生婴儿的存在。[1]

Luis Ricardo Falero於1888年的繪畫
Sophie Gengembre Anderson的繪畫《Take the Fair Face of Woman》又名《The Fairy Queen
迪士尼樂園中歡樂雀躍的小仙子

(fairy)一词通常也代指欧洲大多数妖精,语源是拉丁语的(fatum)有命运、宿命和死亡等涵义。在日本的妖精学权威井村君江在其作品《妖精学大全》,提到中世纪的法文单词“fay(妖精、仙女)”源自(fatum),到现代英语(fairy)就有“fay施下的魔法”之意。[2]

通常被描述為擬人化女性化,非常美麗,能夠為新生兒提供禮物,能夠在空中飛行,施展咒語並影響未來。 對仙女的看法因文化和地區等而異:鬼魂(或幽靈)、墮天使元素精靈或甚至人類,微小或巨大,都與自然力量和平行世界的概念密切相關。 Befana、白夫人人魚寧芙摩根勒菲湖中妖女和各種各樣的女性生物都可以被視為“仙女”。

源於流行的信仰和古代神話,受凱爾特民間傳說和故事以及古代神靈啟發的文學。 他們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 雖然有些仙女幫助、治癒、引導人們或為他們提供魔法武器,但其他仙女最出名的是他們的“詭計”,他們習慣繞圈跳舞和綁架人類,尤其是新生的人類嬰兒。 他們被賦予魔法能力,偽裝自己並改變他們周圍事物的外觀。

從十二世紀開始,兩個代表之仙女形像在西歐文學中脫穎而出:仙女教母和仙女情人。 眾所周知,在中世紀文學中,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仙女從故事中消失,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現,以及其他改變了它們的大小、外觀和象徵意義的故事。 盎格魯撒克遜小仙女在維多利亞時代流行起來,尤其是以繪畫形式表現。 在凱爾特文化地區、冰島和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仙女仍然是流行信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間傳說在這些地方普及了對仙女採取的預防措施。 他們仍然為德國法國和瓦隆方言(參看瓦隆語)的民間傳說所熟知,儘管這種信仰在20世紀已基本消退。 人們總是聲稱看到仙女,與他們交流並尋求他們的幫助;在英格蘭,花仙子事件引發了一場關於她們是否存在的長期爭論。

仙女現在是奇幻文學和電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在美國廣泛傳播仙女的華特迪士尼公司,以及像Dark Crystal這樣的電影。 它們引起許多研究者之關注,如Katharine Mary Briggs,以及Cicely Mary Barker、Brian Froud和艾倫·李等插畫家,還有在法國重新發現相關民間傳說的精靈研究者Pierre Dubois等民俗研究者的興趣。

英文之「fairy」有時也能作為對精靈矮人地精哥布林等各種外形接近人或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總稱。在這樣的情況下,「fairy」就會被翻譯成精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ready, Laura. A Study of Fairy Tal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6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2. ^ 密田憲孝,TEAS事務所 . 奇幻不思議!揭開傳說中亞人種的神秘面紗. 台灣東販. 2014年12月24日: 26–27. ISBN 9789863316060.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