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腳福祐清宮
22°58′27″N 120°14′37″E / 22.974263°N 120.243504°E
崁腳福祐清宮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仁德區仁德里中山路826號[1] |
宗教 | 台灣民間信仰 |
主神 | 五府千歲 |
例祭 | 六月十八[2] |
建立时间 | 清乾隆以前[2] |
地圖 | |
崁腳福祐清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仁德區,是崁腳[註 1]的庄廟[1][4]。該廟現為主祀五府千歲的廟宇,原是土地公廟[4][1][2]。
沿革
编辑福祐清宮的創建年代不明[註 2],原是土地公廟[4][1]。乾隆年間重修,改稱「老爺廟」,主祀福德正神,另外供奉有中壇元帥、註生娘娘[2][4][1]。嘉慶八年(1803年),當地耆老黃標枝集資重修,並將廟名改為「福祐清宮」[註 3][2][4][1]。之後一段時間,福祐清宮並沒有重修記錄[2][4][1]。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福祐清宮重修,並舉行建醮[2][4][1]。過去地方上有俗諺「崁腳無醮,王牛稠無廟」,因此次建醮而不再符合實情[2][4][1]。另外此次重修還從南鯤鯓代天府迎來池府千歲,並改將池府千歲奉為主神[2][4][1]。但到了日治末期,因崁腳的人口外移,福祐清宮一度無人管理而破損不堪,因而有諺語「崁腳老大隱龜龜,有廟底無廟身(蓋)」[2][4][1][3]。
二次大戰後,福祐清宮於民國63年(1974年),有蔡金木等人集資重建廟宇,新廟位置(即今址)在舊廟南邊約10公尺處[2][4][1]。而這次重建廟宇,廟方再從南鯤鯓代天府分香,增奉為五府千歲[2][4][1]。2016年左右福祐清宮再次重修,於2017年1月1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祀神
编辑註釋
编辑參考來源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福祐清宮. 文化資源地理系統.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宋義祥 主修. 《仁德鄉志》. 仁德鄉公所. 1994: 頁955.
- ^ 3.0 3.1 3.2 3.3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12: 頁461、462. ISBN 957-01-2593-4.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許永河. 《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頁 232、233. ISBN 978-986-04-3030-1.
- ^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嘉邑城隍廟2002年3月再版. 臺南市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1933-08-18: 頁45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