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扬号装甲巡洋舰 (1900年)
巴扬号装甲巡洋舰(Баян)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建造的巴扬级装甲巡洋舰首舰。由于俄罗斯帝国缺乏相关的建造能力,本舰由俄国向法国订购并由法国公司进行建造。巴扬号建成后即编入俄国太平洋舰队,并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为“亚瑟港”)。日俄战争爆发时,巴扬号在日军的夜袭中遭到一定损伤;其后巴扬号主要为出港巡逻的俄国驱逐舰提供支援。1904年7月,巴扬号触雷重创,其后困在港内,后在旅順會戰中被日本陆军的重炮击伤坐沉[1]。
Баян 阿蘇あそ | |
---|---|
概觀 | |
艦種 | 裝甲巡洋艦 |
擁有國 | 俄罗斯帝国(建成至1904年沉没) 大日本帝国(1905年打捞至1932年) |
艦級 | 巴扬级装甲巡洋舰 |
製造廠 | 法国濱海拉塞訥的地中海新铸造与建设公司(FCM) |
下訂 | 1898年5月 |
動工 | 1899年2月 |
下水 | 巴扬:1900年6月12日 |
服役 | 巴扬:1902年12月 阿苏:1905年8月22日 |
結局 | 巴扬:1904年12月9日受日军重炮轰击坐沉 阿苏:1932年8月4日作为靶舰被击沉 |
除籍 | 阿苏:1930年4月1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7800吨 |
全長 | 艦體全長:136.9米 |
全寬 | 17.5米 |
吃水 | 6.7米 |
燃料 | 燃煤1100吨 |
鍋爐 | 燃煤专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26座 |
动力 | 直立型三段膨胀式三汽缸复合式蒸汽引擎2座 2軸推進 |
功率 | 1万6500匹马力 |
最高速度 | 21節 |
續航距離 | 3900海里/10节 |
乘員 | 573人 |
武器裝備 | 45倍径单装203毫米炮2门 152毫米单装炮8门 50倍径76毫米单装炮20门 哈奇开斯47毫米单装速射炮8门 哈奇开斯37毫米单装速射炮2门 380毫米(15英寸)单装魚雷發射管2具 |
裝甲 | 舷侧:100~200毫米 上部水线带:127毫米 甲板:51毫米(2英寸) 主炮炮塔:160毫米(前盾) 炮座:170毫米 司令塔:160毫米 |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方面将巴扬号打捞起来进行修理[2][3],并重新命名为阿苏号装甲巡洋舰(阿蘇)[4]。其在日本海军中的正式分类依然是一等巡洋舰(装甲巡洋舰)[5],主要用作训练舰,1917年改装为布雷舰。1930年,已经相当老旧的阿苏号退役,并最终作为靶舰被击沉。
俄国方面,原本的舰名“巴扬”来源于一部俄罗斯史诗中提及的一名吟游诗人博扬[6]。在损失了本舰后,俄国方面将同级的3号舰再次命名为“巴扬”。
日本方面,在获得这艘军舰后所起的新名字“阿苏”乃来源于九州的阿蘇山[7];除了“阿苏”一名外,原本的候选名字还有“熊野”和“生野”[8]。
日本海军中下一艘继承了“阿苏”一名的军舰是阿蘇號航空母艦,不过尚未完全建成即中止了建造。
建造背景及概述
编辑以巴扬号为首的巴扬级装甲巡洋舰与俄国海军此前的装甲巡洋舰在设计理念上都有着相当的不同,其主要任务是为舰队主力进行前出侦察[9]。舰上共安装有26座贝尔维尔式燃煤水管锅炉,两座直立型三段膨胀复合式蒸汽引擎可以为全舰提供1万6500匹马力的推进动力,使得巴扬号可以获得21节的额定最高航速[10]。本舰在海试时最高产生过1万7400匹马力,实际最高航速20.9节。本舰在10节航速下续航距离为3,900海里(7,200公里)[11],比起其同时代的日本对手,航程显得相对不足。
巴扬号的主要武器为两门分别安设于舰艏以及舰艉的45倍径8英寸(200毫米)火炮,每门主炮都单独安装在一座位于上层甲板的炮塔内。舰上的8门6英寸(150毫米)单装副炮则分散布置在舰体两侧的炮郭内[12]。舰上另有20门50倍径75毫米火炮充当反鱼雷艇火力,其中8门安置在舰体两侧以及上层甲板的炮郭内;剩下的12门则安装在6英寸炮用转座上,只配备有炮盾作为防护。此外舰上的轻火力还包括8门哈奇开斯47毫米炮和2门哈奇开斯37毫米炮。本舰的鱼雷火力相对薄弱,只有2具鱼雷发射管,每侧各1具。
巴扬号的防护采用了哈威式表面渗碳装甲,其水线装甲带装甲厚度达到200毫米,而在艏艉则减少到100毫米;上层装甲列板和炮郭的装甲厚度为60毫米。至于甲板的防护,在中部炮组附近为50毫米,而其他地方则是一层30毫米装甲叠加两层10毫米装甲板。炮座是170毫米;司令塔侧装甲则是160毫米。
舰历
编辑俄国海军服役期间
编辑1898年5月,俄国海军向法国地中海新铸造与建设公司(FCM)下达了巴扬号的订单[13]。1899年2月,巴扬号开始动工兴建。1900年6月12日,建成下水。
1903年,服役不久的巴扬号由罗伯特·维伦上校擔任艦長,沿途访问了意大利、北非和希腊,并于同年4月返抵喀琅施塔得。巴扬号只在喀琅施塔得逗留了几个月,就在同年8月7日与同为法国建造的前無畏艦皇太子号一同启程前往旅顺。两舰于同年12月2日抵达目的地,并一同编入俄国太平洋舰队(后亦称“第一太平洋舰队”)[14]。
1904年2月8-9日夜间,日本海军对旅顺港内的俄军舰艇发动了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日军最初用鱼雷艇对港内俄舰进行鱼雷攻击,但无甚成效;其中巴扬号在当晚的袭击中并没有受到损伤,在日本的夜袭舰队撤退后,巴扬号与防护巡洋舰阿斯科尔德号(或译阿斯科利德号)受命充当备航舰(锅炉不熄火,保持蒸汽压力,随时可出航)[15]。9日早上06:00前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三战队司令出羽重远海军少将率舰接近旅顺港进行侦察,08:08抵近至距离旅顺口仅7000米处,其后退走,但港内俄军包括巴扬号在内并没有进行追击[16]。
由于俄军对于出羽的诱敌行动不为所动,日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中将决定率领主力突入港内进行炮击。11:45日本舰队抵达旅顺口外约8500米[17]。东乡误判了此前的鱼雷袭击的战果,下令其舰队用主炮轰击陆地设施,而只用副炮与俄舰交战,因此俄舰损失并不严重;其中第一战队的两艘战列舰富士、八島选择了巴扬号作为目标[17]。第二战队跟随在第一战队后方,其中装甲巡洋舰常磐逐次转移目标,也向巴扬号进行了一番射击[18]。12:15第三战队加入,其中高砂选择了巴扬号作为目标;不过阿斯科尔德号一度逼近第三战队,高砂短时间内转移目标到阿斯科尔德号身上,不久恢复对巴扬号的炮击[19]。
在一轮交火后日舰退出港外。巴扬号受到9发炮弹的命中,并有一些飞溅的碎片造成损伤,但总体损伤轻微;乘员中6人阵亡、35人负伤。在战斗中巴扬号共发射28发203毫米炮弹、100发152毫米炮弹和160发75毫米炮弹。[20]
俄国人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了对巴扬号的修理,这艘巡洋舰随后出港进行巡逻。同年3月11日,巴扬号连同防护巡洋舰诺维克号一起出港驰援鱼雷艇警惕号(有时也称其为驱逐舰),但警惕号终究在日军多艘驱逐舰围攻之下瘫痪,而没能支撑到支援的到来。但巴扬号等舰的出现,也迫使日军放弃了捕获警惕号的行动。这艘鱼雷艇最终沉没,舰上只有数人由日军获救,其余全部战死。[21]
同年4月13日午夜刚过,俄军鱼雷艇可怖号在港外巡逻时遭到日军驱逐舰围攻。可怖号的舰长见势不妙,立即驾船逃离,然而日军一发炮弹击中了可怖号的鱼雷管,可怖号当即发生了大爆炸。06:30巴扬号和防护巡洋舰狄安娜号奉命前来支援,但这次依旧是晚了一拍,只救起了可怖号的几名乘员,随即遭遇了日军同样赶来的淺間、常磐以及第三战队的4艘防护巡洋舰舰队,双方再度发生交火[22]。俄军时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斯捷潘·馬卡羅夫海军中将见状遂率领两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出港支援巴扬号,并且同时下令要求旅顺港内的其余俄舰也尽快做好准备出港。而另一边,东乡接获俄军主力出动的报告,也把手上的6艘战列舰全部派了出去。马卡罗夫考虑到己方主力舰数量远少于对方,于是下令返航。然而在返航途中马卡罗夫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爆炸、又引发弹药库殉爆而沉没,在舰上的马卡罗夫阵亡。[23]
同年6月23日,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威廉·维特捷夫特率领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出港,试图突破日军的封锁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旧称海参崴),巴扬号和其他巡洋舰在队列的前头。但在当天07:10前后、即将日落时,俄军舰队遇到了日军舰队的拦截,维特捷夫特不愿意与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进行交战,只能下令返航。本次行动中双方没有进行交战。[24]
同年6月26日,日本陆军已经占领了港外的高地,俄军组织旅顺港内的俄舰向日军阵地进行炮击。此后巴扬号等多次对日军进行炮击。
同年7月27日,港内俄军出动战列舰列特维赞号,巡洋舰巴扬号、帕拉达号等出港进抵大河湾对日军阵地炮击,日军派出春日、日進两舰进行围堵。俄舰发现日舰后即行撤回。然而在海港入口处,巴扬号右舷触雷[25],造成大约10米的破损伤口,包括两个煤舱在内多处进水,舰体右倾。这次触雷使得巴扬号用了不少时间进行修理,修理作业一直持续到同年9月[26]。
同年8月10日,困守港内俄军舰队又一次突围,日俄双方舰队遭遇,黄海海战爆发;巴扬号则因伤缺席了这次战斗。是役维特捷夫特战死,旅顺分舰队的俄舰除了部分舰艇抵达中立国港口外,大部分又回到了旅顺港内。原巴扬号舰长维伦出任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司令。此后巴扬号一直被困在旅顺港内[27]。舰上部分水兵则被分派到俄军的地面守卫力量中去。
同年12月8日,占据高地的日军炮兵开始将主要目标转移到巴扬号上。当天从09:00到17:00,巴扬号遭到300余发各型炮弹(11英寸(280毫米)榴弹炮弹以及6英寸(150毫米)炮)的袭击,其中约有4-5发280毫米炮弹对巴扬号造成了重创;虽然没有炮弹直接击穿水下舰体,但造成了引擎舱起火,舰上乘员为了灭火而被迫向船舱内注水[28]。到9日,已经瘫痪的巴扬号在港区系留处坐沉,舰上乘员全部撤离。12月20日夜,港内俄军对巴扬号进行了爆破。
日本海军服役期间
编辑1905年1月1日,旅顺港内的俄军向日军投降[7],但在即将陷落之时俄军对巴扬号进行了爆破,其后部主炮、以及后部右舷水线下都受到了破坏[29]。占领了旅顺的日军设法利用港内被击沉的俄军舰艇。同年5月25日,日军开始着手巴扬号的浮起作业[30][31];同时这也是旅顺战役期间被击沉的俄军舰艇中第一艘开始打捞的舰只[32]。同年6月24日,日军成功将巴扬号浮起[30][33]。同年8月20日,日军用拖船将其拖曳至大连市进行临时修理[30]。8月22日,日本方面将舰名“巴扬”改为“阿苏”[4][34]并列籍于日本海军舰艇之中[35],隶属于舞鶴鎮守府。次日阿苏由战列舰鎮遠进行拖曳,在驱逐舰霞的护卫下,启程前往舞鹤市进行大修[36]。8月27日,日本海军正式将阿苏定为一等巡洋舰[5][37][35]。8月28日,3艘军舰抵达舞鹤港[30][36]。伤痕累累的阿苏亟需进行大修,因此本舰缺席了在横滨湾举行的凯旋观舰式[35]。
阿苏的大修一直持续到1908年7月[28]。在此期间,舰上原有的锅炉替换成了宫原式水管锅炉。舰上的轻重武器也替换成了相同口径的日本国产武器;不过其20门75毫米炮则换成了16门3英寸(76毫米)炮。[38]
1908年9月7日,日本方面将两艘战利舰(阿苏、宗谷(原俄国瓦良格号)两舰)编入训练舰队,给少尉候补生作远洋航行用。
1909年3月14日,阿苏、宗谷两舰展开了远洋航行训练,出访北美西海岸以及夏威夷等地,8月7日返抵横须贺。
1910年2月1日,两舰再度进行训练航行,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两舰于同年7月3日返回日本。9月25日,两舰移出训练舰行列。
1911年4月1日,两舰重新回归训练舰行列。同年11月25日,两舰又一次出发,路线与上一年的训练航行相同。
1912年3月28日,两舰结束了航行训练。同年4月20日,阿苏不再作为训练舰。[39]
1913年3月,阿苏接受了新一轮改装。舰上的203毫米炮替换成了两门152毫米炮;鱼雷发射管也拆了下来[40]。
1914年12月1日,阿苏、宗谷两舰再次获指定为训练舰。
1915年4月20日,两舰开始了其最后一次远洋训练航行,行经拉包爾、新畿內亞和澳大利亚弗里曼特爾。8月23日,两舰结束训练返回日本。[41]
1917年,阿苏改装成为布雷舰[42],一次可以携带420颗水雷[43]。
1920年4月1日,日本海军正式将阿苏的舰艇类别改为[44][45][46]。
1922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阿苏奉命在濱海邊疆州一带进行巡逻。
1931年4月1日,日本海军将已经相当老旧的阿苏从海军舰艇名录中除籍[47]。阿苏改名为“第4号废舰”(廃艦第4号)[48]。根据《伦敦海军条约》,日本方面着手建造新的布雷舰以代替老旧的阿苏和常磐[42],即日后的冲岛号。
除籍后的阿苏预定用作试验50倍径三年式200毫米炮以及潜艇用鱼雷的靶舰。1932年8月7日,之前一直系留在横须贺的第4号废舰(原阿苏)由重巡羽黑拖曳出港[49]。8月8日,众多军舰云集于横须贺以及馆山地区[50]。
当天09:00开始,各舰(金剛、妙高、那智以及潜艇部队)从馆山出动[51],而羽黑则拖曳着第4号废舰到达东京湾外[52]。13:00,演习开始。第四战队第1小队(妙高、那智)进行了射击[53]。第4号废舰在遭受了炮击和鱼雷攻击后渐渐沉没。
历任舰长
编辑俄国舰长
编辑- 亚历山大·罗斯奇斯拉沃维奇·罗季诺夫 一等海军校官(海军上校):1900年1月15日 - 1902年4月3日
- 罗伯特·尼古拉耶维奇·维伦 一等海军校官(海军上校):1902年4月3日 - 1904年8月15日
- 费奥多·尼古拉耶维奇·伊万诺夫 二等海军校官(海军中校):1904年8月15日 - 1904年12月20日
日本舰长
编辑下表系根据《日本海軍史》第9、10卷《将官履歴》,以及《官報》进行整理。
- 石井義太郎 海军大佐:1907年10月15日 - 1909年10月1日
- 佐藤鉄太郎 海军大佐:1909年10月1日 - 1910年9月26日
- (兼)笠間直 海军大佐:1910年12月1日 - 12月17日
- 中島市太郎 海军大佐:1911年4月1日 - 1912年5月22日
- (兼)广濑顺太郎 海军大佐:1912年9月27日 - 12月1日
- 榊原忠三郎 海军大佐:1912年12月1日 - 1913年12月1日
- 小山田仲之丞 海军大佐:1913年12月1日 - 1915年10月1日
- 有馬純位 海军大佐:1915年10月1日 - 12月13日
- 桑島省三 海军中佐:1915年12月13日 - 1916年12月1日
- 花房太郎 海军大佐:1916年12月1日 - 1917年12月1日
- 大見丙子郎 海军大佐:1917年12月1日 - 1918年6月1日[54]
- 中川寛 海军大佐:1918年6月1日[54] - 1918年11月10日[55]
- 井手元治 海军大佐:1918年11月10日 - 1919年11月20日
- 小泉親治 海军大佐:1919年11月20日 - 1920年11月20日
- 森本兔久身 海军大佐:1920年11月20日 - 1922年7月1日[56]
- 七田今朝一 海军大佐:1922年7月1日 - 11月10日
- 原道太 海军大佐:不詳 - 1923年7月20日[57]
- 德田伊之助 海军大佐:1923年7月20日 - 1924年5月7日
- 高桥三吉 海军大佐:1924年5月7日 - 11月10日
- 山口延一 海军大佐:1924年11月10日 - 1925年11月20日
- 畔柳三男三 海军大佐:1925年11月20日 - 1926年11月15日
- (兼)清宮善高 海军大佐:1926年12月1日[58] - 1927年1月10日[59]
同级舰
编辑- 海军上将马卡罗夫号装甲巡洋舰 (1907年)
- 帕拉达号装甲巡洋舰 (1906年)
- 巴扬号装甲巡洋舰 (1907年),第二艘以“巴扬”为名的军舰
注释
编辑- ^ #阿蘇周防津軽丹後肥前相模p.2『旅順口港内沈没戰利軍艦破損箇所詳細圖 壹等巡洋艦阿蘇(「バヤーン」)』
- ^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コマ26『旅順港内の沈没艦引揚後の光景』
- ^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コマ38『旅順沈没の巡洋艦バヤーン(阿蘇)の排水』
- ^ 4.0 4.1 #海軍制度沿革(巻8、1940)p.199『◎戰利軍艦相摸肥前命名ノ件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達一一一)戰利軍艦「ペレスウエート」外四隻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戰艦「ペレスウエート」 相摸/戰艦「ポルタワ」 丹後/一等巡洋艦「バヤーン」 阿蘇/二等巡洋艦「ワリヤーグ」 宗谷/二等巡洋艦「パルラダ」 津輕』
- ^ 5.0 5.1 #海軍制度沿革(巻8、1940)p.52『◎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達一一四)軍艦及水雷艇類別等級表中戰艦ノ欄一等ノ下「石見」ノ次ニ「相摸、丹後」ヲ、巡洋艦ノ欄一等ノ下「日進」ノ次ニ「阿蘇」ヲ、同二等ノ下「千歳」ノ次ニ「津輕、宗谷」ヲ加フ』
- ^ Silverstone, p. 373
- ^ 7.0 7.1 #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71『阿蘇(あそ) 艦種巡洋艦二等 二檣(信號用) 艦名考山名なり、肥後國阿蘇嶽に採る、此山は肥後國阿蘇郡の中央に在る活火山なり、標高5,577尺。 艦歴舊露國軍艦、原名「バヤーン」、明治33年佛國「ラセーヌ」に於て進水。 明治36年12月2日旅順に回航、同37年2月日露開戰後太平洋艦隊として旅順にありて活動し、其の高速力は我が驅逐隊の最も悩む所となる、同37年7月27日機雷に觸れ大損傷を蒙り、以來旅順港内に蟄居し出でず。復た後ち港内に於て破壊沈没、同38年1月1日(旅順の露軍降伏開城の日)我が海軍之が収容引揚に着手、同年8月22日帝國軍艦と定め「阿蘇」と命名。大正3年乃至9年戰役從軍:同9年敷設艦に編入。―要目―(略)起工 /進水 明治33-5-12/竣工 同35/建造所 佛國セーヌ』(註:実際は6月12日進水)
- ^ 進水、命名、艦船籍、類別、等級 pp.19-23.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明治38年8月10日付 海軍大臣官房発行 官房第3040号』
- ^ Vinogradov & Fedechkin, p. 4
- ^ Chesneau & Kolesnik, p. 190
- ^ McLaughlin, pp. 68, 75
- ^ Watts, p. 100
- ^ McLaughlin, pp. 60–61, 68
- ^ Corbett, I, p. 51
- ^ #查攸吟,p. 149
- ^ #查攸吟,p. 151
- ^ 17.0 17.1 #查攸吟,p. 155
- ^ #查攸吟,p. 159
- ^ #查攸吟,p. 161
- ^ Vinogradov & Fedechkin, pp. 60–65
- ^ Vinogradov & Fedechkin, p. 68
- ^ #查攸吟,p. 180
- ^ Corbett, I, pp. 179–82
- ^ Warner & Warner, pp. 305–06
- ^ Corbett, I, pp. 357, 466
- ^ McLaughlin, p. 78
- ^ Corbett, II, pp. 46, 77–78, 103–04
- ^ 28.0 28.1 Lacroix & Wells, p. 656
- ^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コマ40『旅順沈没の巡洋艦バヤーン(阿蘇)の破損状態(其二) 圖は後甲板にて、八尹旋回砲は露人自ら爆發破壊したるもの。又甲板上の大破損は、後部右舷側水線下に於て開城の際露人が自ら加へたる大爆發の爲に生じたる損所なり』
- ^ 30.0 30.1 30.2 30.3 #収容艦船概要p.2『五、装甲巡洋艦「バヤーン」(排水量七,八〇〇噸、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大連灣防備隊員ニテ引揚箸手、翌六月二十四日浮揚、同月八月二十二日阿蘇ト命名セラル同月二十日旅順口發、大連灣ニ於テ修理箇所點檢ノ後チ同二十三日出港、同二十八日舞鶴箸、囘航委員長ハ海軍大佐島令次郎、曳航艦ハ鎭遠、通信艦ハ驅逐艦霞ナリ)』
- ^ #阿蘇引揚及回航pp.4-7『第二節 引揚作業』
- ^ #阿蘇引揚及回航pp.4-5『(略)是ニ於テ坂本司令官ハ「バヤーン」引揚事業ノ第一箸手トシテ、其ノ沈入部ヲ潜水工ニ精査セシメタリ(以下略)』
- ^ 明治38年6月26日官報第6595号。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コマ16『○戰利艦ノ浮揚 旅順口港内戰利艦ノ浮揚ニ關シ一昨二十四日接手シタル旅順口鎭守府司令長官柴山矢八ノ報告左ノ如シ(海軍省)巡洋艦「バヤーン」(排水量七,七二六 速力二一)本日無滞浮上レリ』
- ^ 明治38年 達 完/8月 p.8.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達百十一號 戰利軍艦「ペレスウエート」外四隻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海軍大臣 男爵山本権兵衛 戰艦「ペレスウエート」相模|戰艦「ポルタワ」丹後|一等巡洋艦「バヤーン」阿蘇|二等巡洋艦「ワリヤーグ」宗谷|二等巡洋艦「パルラダ」津輕』
- ^ 35.0 35.1 35.2 #阿蘇引揚及回航pp.25-28『第五節 令達及ヒ訓示』
- ^ 36.0 36.1 #阿蘇引揚及回航pp.17-25『第二期「バヤーン」囘航方案』
- ^ 明治38年 達 完/8月 p.9.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達百十四號 軍艦及水雷艇類別等級表中戰艦ノ欄一等ノ下「石見」ノ次ニ「相摸、丹後」ヲ、巡洋艦ノ欄一等ノ下「日進」ノ次ニ「阿蘇」ヲ、同二等ノ下「千歳」ノ次ニ「津輕、宗谷」ヲ加フ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海軍大臣 男爵山本権兵衛』
- ^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p. 76
- ^ Lacroix & Wells, pp. 656–57
- ^ Gardiner & Gray, p. 226
- ^ Hirama, p. 142
- ^ 42.0 42.1 #写真日本の軍艦第14巻26頁『敷設艦誕生までの経緯』
- ^ Lengerer, p. 52
- ^ #海軍制度沿革(巻8、1940)p.58『大正九年四月一日(達三八)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巡洋艦一等ノ欄「阿蘇、」同二等ノ欄内「津輕、」ヲ削ル|海防艦二等ノ欄内「韓崎、駒橋、若宮」ヲ削ル|巡洋艦ノ欄ニ左ノ如ク加フ |航空母艦| |若宮|-|水雷母艦| |韓崎、駒橋|-|敷設艦| |阿蘇、津輕、勝力』
- ^ 大正9年 達 完/9月 p.1.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達百三十八號 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大正九年四月一日 海軍大臣 加藤友三郎』
- ^ #日本補助艦艇物語43-45頁『わが敷設艦の概要』
- ^ #海軍制度沿革(巻8、1940)p.67『昭和六年四月一日(内令五三)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軍艦ノ部巡洋艦ノ項中『 |利根』及「筑摩、」ヲ、航空母艦ノ項中「若宮、」ヲ、敷設艦ノ項中「阿蘇、」ヲ削ル』
- ^ 昭和6年4月1日(水)海軍公報(部内限)第992号 p.1.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官房第一〇六七號 當分ノ間除籍艦ヲ左ノ通假稱シ部内限之ヲ使用ス 昭和六年四月一日 海軍大臣|舊軍艦利根ヲ廃艦二號トス 舊軍艦筑摩ヲ廃艦三號トス 舊軍艦阿蘇ヲ廢艦第四號トス』
- ^ #S0707羽黒(1)p.49『1544|阿蘇曳索ヲ取ル』
- ^ 昭和7年8月8日(月)海軍公報 第1651号 pp.29-30.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艦船所在○八月八日午前十時【横須賀】日進▲、山城▲、五十鈴▲、駒林、長門、赤城、愛宕、高雄、摩耶、鳥海、榛名、木曾、春日、(将旗)磐手、八雲/椿、沼風、(司令)朝風、春風、松風、旗風/富士、尻矢、洲崎、神威、青島/(龍驤)|【長浦】厳島/桑、槙、欅、(司令)神風、野風、波風、(司令)羽風、太刀風、帆風、秋風、(司令)漣/呂二〇、呂二一、呂二二、(司令)呂五五、呂五四、呂五六、(司令)呂五九、呂五七、呂五八、(司令)伊二四、伊二三、伊五/(司令)掃五、掃一、掃二、掃三、掃四、掃六|【浦賀】(雷)|【館山】(将旗)金剛、霧島、日向、伊勢、(将旗)那珂、阿武隈、由良、(将旗)夕張、(将旗)迅鯨、(将旗)加賀、鳳翔、(将旗)妙高、那智、足柄、羽黒、(将旗)神通、(将旗)長鯨、(司令)皐月、水無月、長月、文月、(司令)三日月、菊月、望月、夕月、(司令)彌生、如月、睦月、卯月、(司令)沖風、澤風、峯風、矢風、(司令)潮、曙、朧、(司令)朝霧、夕霧、天霧、(司令)敷波、綾波、浦波、(司令)東雲、吹雪、磯波/(司令)伊五五、伊五三、伊五四、(司令)伊六三、伊五九、伊六〇、(司令)伊二、伊一、(司令)伊四、伊三、(司令)伊六四、伊六一、伊六二、能登呂、鳴戸、間宮』
- ^ #S0706日向(2)p.32『0820|伊号53、58、63、潜水艦出港/0825|弥生入港/0830高松宮殿下出船/0838|東雲出動/0900|金剛出動/0905|長鯨出動/0920|弥生出動/0925妙高那智出動』
- ^ #S0707羽黒(1)p.50『1014|曳索ヲ伸シ始ム(阿蘇トノ距離283米)→(34°-32′0 N 139°-56′3E)』
- ^ #S0707羽黒(1)p.50『1302|演習開始(發動)/1326|妙高 初彈發砲/1327|那智 初彈發砲/1340|第一小隊射撃終了』
- ^ 54.0 54.1 『官報』第1749号、大正7年6月3日。
- ^ 『官報』第1883号、大正7年11月12日。
- ^ 『官報』第2975号、大正11年7月3日。
- ^ 『官報』第3293号、大正12年7月21日。
- ^ 『官報』第4283号、大正15年12月2日。
- ^ 『官報』第9号、昭和2年1月11日。
参考文献
编辑- 海軍歴史保存会『日本海軍史』第7巻、第9巻、第10巻、第一法規出版、1995年。
- 真鍋重忠 『日露旅順海戦史』 吉川弘文館 1985年 ISBN 4-642-07251-9
- 福井静夫. 福井静夫著作集第10巻 日本補助艦艇物語. 光人社. 1993-12. ISBN 4-7698-0658-2.
- 雑誌『丸』編集部/編 (编). 写真 日本の軍艦 第14巻 小艦艇II 敷設艦・敷設艇 特設巡洋艦 二等駆逐艦 魚雷艇・震洋艇 雑務船・内火艇 病院船他/日本海軍作戦年表. 光人社. 1990-09. ISBN 4-7698-0464-4.
- 『官報』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国会図書館
- 伊藤痴遊. 元帥東郷平八郎. 郁文舎出版部. 1934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海軍文庫. 大日本帝国軍艦帖. 共益商社書店. 1894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8).
- 海軍有終会編. 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 海軍有終会. 1935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 海軍大臣官房. 海軍制度沿革. 巻4(1939年印刷). 海軍大臣官房. 1939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海軍大臣官房. 海軍制度沿革. 巻8(1940年印刷).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海軍大臣官房. 海軍制度沿革. 巻11(1940年印刷).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 軍令部 (编), 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戦史.上巻, 内閣印刷局朝陽会, 1934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軍令部 (编), 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戦史.下巻, 内閣印刷局朝陽会, 1934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光村写真部, 日露戦争旅順口要塞戦紀念帖, 光村写真部, 19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 坪谷善四郎編.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 第1輯. 博文会. 19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 坪谷善四郎編.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 第2輯. 博文会. 19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 坪谷善四郎編.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 第3輯. 博文会. 1905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坪谷善四郎編. 日露戦役海軍写真集. 第4輯. 博文会. 1906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中島武, 明治の海軍物語, 三友社, 1938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中島武. 大正の海軍物語. 三友社. 1938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 藤田定市編. 戦袍余薫懐旧録.第2輯. 財団有終會. 1926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9).
- 藤田定市編. 戦袍余薫懐旧録.第3輯. 財団有終會. 1928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2).
- 鳳秀太郎編. 日露戰役話集 大戰餘響. 博文館. 1917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第二復員局残務處理部. 海軍の軍備並びに戦備の全貌. 其の六(敗退に伴う戦備並びに特攻戦備). 1952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8).
-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公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 日露役旅順附近海戦一覧表(明治37年). Ref.C14120009300.
- 日露役(旅順附近黄海海戦)に於ける沈没艦船並戦死者一覧表(昭和10年6月7日旅順要港部港務部調製). Ref.C14120009400.
- 日露役旅順陥落迄の両国艦船勢力並亡失表(明治37年). Ref.C14120009500.
- 露国海軍太平洋第1、第2、艦隊艦船名. Ref.C09050753800.
- 第3号 旅順口港内沈没戦利軍艦破損箇所詳細図(明治38年10月19日旅順口海軍工作廠より海軍軍令部に送付せるものなり)/阿蘇、津軽、周防、肥前、丹後、相模. Ref.C05110198300.
- 第3編 戦利艦船の収容引揚及ひ回航/第1章 収容艦船の概要. Ref.C05110196200.
- 第3編 戦利艦船の収容引揚及ひ回航/第8章 阿蘇(元「バヤーン」)引揚及ひ回航. Ref.C05110197300.
- 第2073号 7.6.2廃船第4号(旧軍艦阿蘇)曳航準備工事の件. Ref.C05022092000.
- 戦艦 日向 昭和7年6月1日~8月31日(2). Ref.C11083957300.
- 重巡洋艦 足柄 昭和7年6月20日~9月22日(2). Ref.C11084013300.
- 重巡洋艦 羽黒 昭和7年7月1日~9月30日(1). Ref.C11084026000.
- 重巡洋艦 高雄 昭和7年6月1日~8月31日(2). Ref.C11084044600.
- 昭和19年8月~9月 秘海軍公報/9月(1). Ref.C12070496600.
- 昭和16年6月30日現在10版内令提要追録第9号(上)原稿:巻1追録/第6類機密保護. Ref.C13071997700.
-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UK: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317-0302-4.
- Corbett, Julian S. Maritime Operations in the Russo-Japanese War. Annapolis, Maryland & Newport, Rhode Is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1994. ISBN 1-55750-129-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2.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5177-245-5.
- Hirama, Yoichi. Japanese Naval Assistance and its Effect on Australian-Japanese Relations. Phillips Payson O'Brien (编).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 1902–192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140–58. ISBN 0-415-32611-7.
- Jentschura, Hansgeorg; Jung, Dieter & Mickel, Peter.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7. ISBN 0-87021-893-X.
- Kowner, Rotem.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Lanham, 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 2006. ISBN 0-8108-4927-5.
- Lacroix, Eric & Wells, Linton.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0-87021-311-3.
- Lengerer, Hans. The Imperial Japanese Minelayers Itsukushima, Okinishima and Tsugaru.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08. London: Conway. 2008: 52–66. ISBN 978-1-84486-062-3.
- McLaughlin, Stephen. From Ruirik to Ruirik: Russia's Armoured Cruisers. Preston, Antony (编). Warship 1999–2000.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9. ISBN 0-85177-724-4.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 Vinogradov, Sergey & Fedechkin, Aleksey. Bronenosnyi kreyser "Bayan" i yego potomki. Ot Port-Artura do Moonzunda. Moscow: Yauza / EKSMO. 2011. ISBN 978-5-699-51559-2 (俄语).
- Warner, Denis & Warner, Peggy. The Tide at Sunrise: A Histo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2nd. London: Frank Cass. 2002. ISBN 0-7146-5256-3.
- Watts, Anthony J. The Imperial Russian Navy. London: Arms and Armour. 1990. ISBN 0-85368-912-1.
- 查攸吟. 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7-10167-8.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