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丁粄(饒平腔台灣客拼:sinˇ denˇ banˋ[1]客家人多元米食文化之一,在家中「添丁」時製作,用來跟祖先及上蒼報告並乞求小孩平安[2]

新丁粄的由來

编辑

早期台灣農業社會家中「添丁」是家族大事,要跟祖先及上蒼報告並乞求小孩平安,因此會在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或農曆十月中旬製作像紅龜粿的新丁粄一個個堆疊起來敬拜天地,感謝老天並乞求小孩能健康長大[3][4]

在塔頂的新丁粄染成紅色且不壓花紋,敬神後新丁粄會分送給親朋好友分享添丁的喜悅[5]

新丁粄和紅龜粿一樣,花紋是象徵長壽幸福的龜甲[5]

新丁粄的作法

编辑

1. 將糯米、蓬萊米磨成米漿,脫水七分乾,成米糰。

2. 水滾後,將生米糰撕成小塊,放入蒸籠,蒸約十五至二十分鐘煮熟。

3. 取一份約一斤二兩的熟米糰,抹上沙拉油,放入模型後,擦上食用大紅。

4. 食用時可將新丁粄切成長條狀,放入少許油煎成金黃色,灑上鹽水再煎乾即可食用。或是不加鹽水,在煎成金黃色後,沾蒜泥、辣椒醬油一起食用。

新丁粄賽

编辑
 

東勢客家新丁粄賽是全台罕見的元宵節民俗,固定於每年的元宵節夜晚時舉辦,而擠往鎮上各里看新丁粄者人山人海,比春節還要熱鬧。

粄為客家話,闽南話則稱為粿,東勢新丁粄起源於早期的農業社會,因重男輕女觀念濃厚,於是產生重視「出丁」風俗,此外主要是為叩謝伯公(土地公)添丁賜福因而得名。

每年元宵節時的夜晚,以各廟宇為中心成立新丁粄會,若是本年家中有添新丁、新孫、新曾孫或家有新婚等喜事者,必須於次年的元宵節製作紅龜粄到廟中祭祀神祇,會員人數有多少,紅龜粄就要作幾塊,並讓所有的會員分享,而在眾多的紅龜粄中需選一個做得最大最重者,由公會公開表揚並發給獎金,參加者為奪頭彩,自然越作越大,使得競爭十分激烈,往往一塊紅龜粄重二、三十斤,數十塊擺在一起,相當地壯觀,成為東勢地區客家人過元宵節的一大特色[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客語:新丁粄. 新北市客家語文館. [202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2. ^ 長平. 傳統粄食新丁粄 有如客家人一生的縮影. 民報. 2017-03-13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中文(臺灣)). 
  3. ^ 2018臺中東勢新丁粄節. 客家委員會.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中文(臺灣)). 
  4. ^ 林建鋒. 「新丁粄」顏色不對 惹怒東勢客家. 蘋果日報. 2017-02-11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3) (中文(臺灣)). 
  5. ^ 5.0 5.1 新丁粄(又稱紅粄、紅龜粿). 新北市客家觀光美食館.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中文(臺灣)). 
  6. ^ 連宜方. 台中東勢新丁粄節 客家限定版求子紅龜粿. NOWnews. 2018-03-03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