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隆寿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月14日) |
杨隆寿(1845年—1900年),清末京剧武生演员、剧作家,原名全,字显庭,艺名双全,号隆寿,又号荣寿。安徽桐城人。
杨隆寿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杨福源为昆曲名伶。自幼随父进京,先入双奎班学京剧武生,同治二年(1863年)出科,搭阜成班。同治三年(1864年),转搭嵩祝成班,杨隆寿扮相英俊,两眼有神;演技精湛,且昆乱不挡,长靠、短打皆精;演出以砌末、灯彩招揽观众,在京剧舞台上首倡彩头戏。早年即以演猴戏获盛誉,有“杨猴子”之称。同治十二年(1873年),入四喜班,为武生台柱演员。光绪八年(1882年)创办小荣椿科班,培养了“荣”、“椿”两科演员,后又创办了“小天仙”戏馆,言传身教以培养后学驰名,造就大批优秀演员,杨小楼、程继仙及富连成、叶春善、蔡荣贵、谭小培。光绪九年(1883年)为升平署“内廷供奉”,常出入皇宫为帝后演出。擅演《英雄义》、《四杰村》、《挑滑车》、《贾家楼》、《泗州城》等长靠、短打戏。中年后武功深厚,得谭鑫培推重。善演“水浒”戏,尤以《石秀探庄》、《翠屏山》、《蜈蚣岭》(《武松》)著称,有“活武松”、“活石秀”之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杨隆寿受到很大刺激,不久病卒。杨隆寿通文墨,能编剧。小荣椿班所演《陈塘关》、《双心斗》及连台本戏《三侠五义》诸剧,都是他所撰写。
参考資料
编辑- 《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