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次茅斯女公爵路易絲·德·克魯阿爾
路易丝·勒妮·德·克鲁阿尔(Louise Renée de Penancoët de Kérouaille, Duchess of Portsmouth) (1649年9月6日 – 1734年11月14日,享年85) 英王查理二世的法国情妇。布列塔尼贵族家庭出身,1668年担任奥尔良公爵夫人的女侍。1673年成為查理最受寵愛的情婦,因此被授于朴茨茅斯女公爵。她秘密代理著法國對英外交的機密事務,盡心地促成英法之王室聯盟,努力地達成法王路易十四交予她影響或操控查理二世的任務,一直到1685年查理去世後才功成身退。
路易絲·德·克魯阿爾 | |
---|---|
朴茨茅斯女公爵 | |
出生 | 1649年9月6日 |
逝世 | 1734年11月14日 | (85歲)
子嗣 | 查爾斯·倫諾克斯,第一代里奇蒙公爵 |
早期时代
编辑她的父母亲是凱盧摩·德·皮納寇特和瑪麗·德·葡列。克鲁阿尔(Kérouaille)的名字来自她的祖先法蘭西斯·德·潘荷伊特。
她的家族是布列塔尼著名的一个貴族,她在二十歲時(1668年)被安置在奥尔良公爵府中,担任公爵夫人亨里埃塔的侍女。亨里埃塔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妹妹、法王路易十四的弟媳。
成为王室情妇
编辑1670年路易絲陪着奥尔良公爵夫人,到多佛尔港访问查理二世;查理和路易十四,在多佛簽訂「多佛秘密條約」,決定1672年英法聯兵攻打荷蘭共和國(參見災難年與威廉三世 (英格兰))。查理可能就在初次見面時,就看上了秀麗的路易絲。同一年公爵夫人猝死(可能是中毒而死,但证据不明),使她陷入無依無靠的境地;但查理国王不久就任命她为王后布拉干萨的凯瑟琳的侍女,讓她踏出成為國王情婦的第一步(最晚在1671年中就和查理發生了性關係)。
后来有人说,她在初見查理國王之前,就已經被法国宮廷收買並选定為迷住英格兰国王的特務,但这說法似乎没有证据支持。不過英王在初見她時展現出的覬覦之色,確實讓敏銳的法王路易十四(同在現場)開始策劃,利用她的美色去影響英王、資助法國。這個策略由法国駐英大使克鲁瓦西侯爵大力推動,同時也藉由英國国务卿阿灵顿伯爵亨利·本内特夫妇提供的管道(兩夫妻專門替查理二世物色美女、上貢為王家情婦),才得以讓路易絲進入王宮當侍女(實際上當國王情婦)。當路易絲於1673年成為查理最得寵的情婦時,法王給她的賄賂與秘密任務,也就水到渠成了。她受命替法國打探查理國王的機密心思,並且運用她的影響力,讓國王實施親法的外交政策並改信天主教。
路易丝能夠獲得查理国王浓厚的愛情和地位,足以顯示出她的聪明非凡。在她慵懶的外表和稚嫩的美丽下,隐藏了坚强的意志(日记作者约翰·伊夫林说她有"孩子脸baby face")。她的儿子查尔斯(1672年–1723年)在1675年被授于里奇蒙公爵爵位。而在1673年8月19日,她被授于汉普郡费勒姆县彼特斯菲尔德女男爵和朴茨茅斯女公爵,說明她已成為查理二世的首席情婦了。她的生活年金和各种补贴金非常巨大,從1677年開始就有每年27,300英鎊的收入,而光是在1681年,她就获得讓人瞠目結舌的136,000英镑。
法国大使不斷送來的珍寶與禮物,使她了解她必須要为祖国的主权與利益服务。當法王路易十四給予她禮物和榮耀之後,這項交易就獲得確認,路易絲也忠實並出色地達成其任務。1673年路易十四很滿意她的工作成效,就在當年12月应查理二世要求,授予她欧比尼女公爵的采邑。也因此,英国人很討厭她。路易十四給她的一雙耳環價值一萬八千英鎊,是路易當年送給英國政要的禮物中,最昂貴的珍品,這也比路易送給英國王后的任何物品還貴重。
1675年後,英國大眾對她的痛恨人盡皆知。一方面是因为她專注於替法國的利益服務(因此降低了英國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她勾引國王的狐媚天分而臭名昭彰。
查理二世的另一個情婦,奈爾·圭恩,就称她是"Squintabella";有一次当奈爾坐馬車上街時,公眾誤以為車裡坐的是路易絲,憤怒地把馬車推倒,大罵「你這個舊教的婊子」,要攻擊她,奈爾趕緊爬出來懇求群眾:「拜託各位善良的人們,理性一點,我是新教的婊子!」("Pray good people be civil, I am the Protestant whore."),群眾知道認錯人之後就大笑散開了。
在1678年查理的王權危機(所謂的「天主教陰謀」)期間,路易絲因為具有市民痛恨的雙重身分——天主教與法國人,害怕被憤怒的市民攻擊傷害,所以急忙逃離了英國;在逃難中她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盟友——(天主教的)凱薩琳王后,王后感受到路易絲總是表現出來的善意與貼心,因此向她伸出友誼之手。即使曾經長期生病而容顏清減(1677年),或著兩度遠離查理(1678、1682年),路易絲仍有足夠的能力讓國王關愛並思念她,得以維持她的寵眷不衰。查理二世臨終前夕,還一直惦記掛念著生命中的三個女人當中,就有路易絲(另兩位女人是布拉干薩的凱瑟琳與奈爾·圭恩)。
国王去世后的生活
编辑查理国王逝世不久,無力影響國政的女公爵,就退隐到法国去了。她先在三年中失去了查理二世給她的永久生活津貼,接著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失去了原本在愛爾蘭的封地收入。
在她的最后几年,她生活在法國的欧比尼(Aubigny),备受债务困擾。1715年路易十四死后,奥尔良公爵腓力二世摄政,给了她一笔养老金。1734年11月14日女公爵在巴黎去世。
参考
编辑- 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条目包含来自
- H. Forneron, Louise de Keroualle, Paris, 1886.
- Mrs Colquhoun Grant, From Brittany to Whitehall, London,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