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铁厂
清朝末期创办的企业
汉阳铁厂,由张之洞於1891年主持兴建,1894年投产,比日本的八幡製铁所还早了七年,是中国乃至亚洲首家现代化钢铁企业。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提议修建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为满足修建铁路的巨大钢材需求,张之洞上奏朝廷兴办铁厂。1890年5月,清廷批准兴建铁厂,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1891年8月,铁厂在湖北汉阳龟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10月22日竣工,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1894年5月,汉阳铁厂首开一座高炉试炼铁,但很快因马鞍山煤矿所产的煤无法成焦而停炉,张之洞无奈下以高价从德国进口了数千吨优质焦炭,以解燃眉之急。1895年7月再次开炉,卻发现所购机炉不能去磷,而产自大冶的铁矿石恰恰含磷较高,导致出产的钢材容易断裂,无法达到钢轨要求,铁厂生产陷入困境[1]。
汉冶萍公司
编辑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濒于崩溃,无力维续铁厂,遂于1896年4月11日将铁厂改为官督商办,承办人为盛宣怀[2]。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盛宣怀任总理[2][3],是当时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拥有工人7000余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3]。抗战时期,汉阳铁厂大批人员及设备西迁重庆,成为重庆钢铁公司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阳铁厂留在武汉的产业成为武汉钢铁公司的一部分。
遗迹
编辑- 汉阳铁厂凝铁 ,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北路,1923年高炉坍塌,铁水在炉中冷却凝固,形成一块高约2米、直径4米,重200余吨的凝铁。
- 汉阳铁厂矿砂码头旧址 ,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阳区洗马长街晴川码头北边。
-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特钢厂内,為汉冶萍公司於1913年筹建之“大冶新厂”,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向元芬.张之洞建汉阳铁厂始末[J].湖北档案,2006(12):39-40.
- ^ 2.0 2.1 湖北炼铁厂(汉冶萍公司):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图). 荆楚网. 2004-12-14 [200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9) (中文(简体)).
- ^ 3.0 3.1 湖北纪念“汉冶萍”成立百年. 2008-03-27 [200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3)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编辑-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