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之(357年—422年),伯重琅邪臨沂人。東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王廙曾孫,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官員,擅長當官,在地方甚有治職,在朝中亦秉正執法,嚴厲但不殘酷,得當時人稱許。

生平

编辑

王鎮之初任琅邪王司馬德文的衞軍行參軍,出補上虞,都有能幹的名聲。後會稽內史謝輶請鎮之為山陰令,亦有好治績,後又歷衞軍參軍,琅邪國郎中令加寧朔將軍。桓玄當政時期,王鎮之任大將軍錄事參軍,並奉桓玄命派去三吳賑濟當地飢荒,時任會稽內史的王愉並不奉旨行事,王鎮之就因事彈劾他。由於王愉兒子王綏是桓玄的外甥,王鎮之被他們排擠,於是以母親年老為由求安成太守作迴避。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桓玄終兵敗被殺,而桓玄部將苻宏當時就率一些殘餘力量侵襲安成郡,王鎮之領兵抵抗,戰事拖了一年,家中五名子弟都戰死了。及後鎮之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可是因為為官清廉,都沒有錢讓妻兒回上虞墓園送葬,只好棄家自己回去還葬。母親下葬後王鎮之又幫兒子王標之求得安户令一職,並跟著兒子到縣。

王鎮之為母守喪的喪期完結後,做了征西將軍、荊州刺史劉道規的司馬,兼南平太守。義熙六年(410年),盧循之亂爆發,並兵向都城建康,劉道規於是派了王鎮之與檀道濟到彥之率軍東下,入援建康。當時王鎮之自以沒有做將帥的經驗而推辭,但道規不聽。鎮之走到去尋陽時遇到後秦派往支持盧循的將領苟林,被他擊敗[1]。王鎮之因此敗而白衣領職,不久才恢復原職,後來還因參與討伐而封華容縣五等男。後又歷廷尉及修整穆章皇后何法倪山陵的將作大匠。後再轉御史中丞,任內秉正不撓,百官都怕被他彈劾。

王鎮之後來又出任使持節、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建威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當政的劉裕對王鎮之相當有期望,認為他一定可以治理好嶺南地區。鎮之任內不受俸祿,也沒有為自己經營私業,離職時與到任時比較都沒有甚麼分別。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進位相國,以王鎮之為諮議參軍,領錄事。後遷宋臺祠部尚書。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篡晉自立,因王鎮之自陳有腳疾,調其為輔國將軍、琅邪太守,後又轉宣訓衞尉,領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422年),王鎮之在任內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家庭

编辑
武陵康侯
王廙
王頤之王胡之王耆之王羨之
王茂之王和之王隨之王偉之
王敬弘王鎮之王弘之王韶之
王恢之王瓉之王粲之王昇之石陽肅子
王謙之
王標之王曇生王普曜王羅雲王曄之
王秀之王延之王應之王雲之王晏王詡王思玄王思微王思遠王昺之王晃文安皇后
王寶明
王峻王倫之王德元王德和
王琮

兄弟

编辑
  • 王弘之,鎮之弟,隱士,宋時屢命不就。

子侄

编辑
  • 王標之,鎮之子
  • 王曇生,弘之子,以謙虛平和見稱,歷任吏部尚書、太常卿、吳興太守、中散大夫等職
  • 王普曜,弘之子,祕書監,約484年卒,有子王晏
  • 王羅雲,弘之子,平西將軍府長史,459年卒,有子王思遠

延伸阅读

编辑

[]

 宋書/卷92》,出自沈约宋书
 南史·卷24》,出自李延壽南史

參考資料

编辑
  • 《宋書·良吏傳·王鎮之傳》
  • 《南史·王鎮之傳》
  1.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義熙六年:「譙縱遣侍中譙良等入見於秦,請兵以伐晉。縱以桓謙為荊州刺史,譙道福為梁州刺史,帥眾二萬寇荊州;秦王興遣前將軍苟林帥騎兵會之。江陵自盧循東下,不得建康之間,群盜互起。荊州刺史劉道規遣司馬王鎮之帥天門太守檀道濟、廣武將軍到彥之入援建康。鎮之至尋陽,為苟林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