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戲,原指中國廣東省粤東地區流行的以粤東閩語演唱而得名的戲曲劇種:潮州白字戲和海陸豐白字戲[1]。潮州白字戲後來演變成潮劇,而海陸豐地區仍稱白字戲,白字戲之名現在所指是海陸豐白字戲。

白字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
分类傳統戲劇
序号218
编号项目Ⅳ—74
登录2006年5月20日

白字戲都在海內外的潮州人鶴佬人聚落盛行,在通行鶴佬白話的臺灣也曾大大流行,清代的臺灣很興盛白字戲和正字戲,二十世紀初時還有職業的潮州戲班,現時臺灣已沒有在地職業白字戲劇團。

潮劇和海陸豐(汕尾)白字戲都列進了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現存有「海豐縣白字戲劇團」。

種類

编辑

潮州白字戲

编辑

潮州白字戲現通稱潮劇,「白字戲」名稱今多特指盛行於汕尾市的白字戲,「白字」是同唱、念都用中州韻的正字戲相對而言。

海陸豐白字戲

编辑

相對於「潮州白字」(流行在潮州、汕頭揭陽3個地級市)稱為海陸豐白字南下白字(潮州白字又稱「頂頭白字」)。

歷史沿革

编辑

白字戲的形成,有不同説法,一般認為南宋時形成的閩南、粵東民間小戲是汕尾市海陸豐白字戲的前身。宋代漳州地區在每年秋收之後,有號稱「戲頭」者。「逐家聚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會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為之。」

據考所作之戲傳到粵東及海陸豐後,即俗稱老白字或竹馬戲。這些民間小戲,基本上是二小戲或三小戲,均由孩童扮演,劇目如《搭渡弄》、《四九弄》等,都是民間生活小戲,所唱為地方小調民歌,用大管絃和笛子伴奏。白字戲在發展演變過程中,還吸收並借鑑了流行於同一地區的正字戲的許多東西。在白字戲的傳統劇目中,上述民間小戲為數極少,而大部分是易語而歌的的大戲。前者稱小鑼鼓戲,後者稱大鑼鼓戲。大鑼鼓戲有幫腔,用大鑼大鼓伴奏,乾唱。其劇目、曲調、唱腔、器樂等各方面,均與正字戲的曲戲部分非常接近。因此,潮州戲諺又有「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説。

還有認為白字戲與潮劇同源異流。白字戲藝人尊奉田都元帥為戲神,與閩南地區的梨園戲、歌仔戲(薌劇)、老白字戲以及正音戲(今正字戲)、潮音戲(今潮劇)等相同。白字戲的開台例戲《淨棚》、《八仙拜壽》、《仙姬送子》、《跳加冠》等仍用「正音」演出;白字戲有「羅哩畦」調及拉腔,正字《金釵記》、潮調《荔鏡記》等古本亦有,這也是出自南曲。因此,認為白字戲與潮劇是同源異流,均來自南戲。由於可據的史料缺乏,以上二説,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明清兩朝代,白字戲已十分活躍。據調查,清咸豐年間,白字戲有三十多個班社活動。清同治八年(1869年)白字戲的榮貴春班、雙鳴鳳班活躍於海陸豐和惠陽的廣大農村地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海陸豐白字戲擁有近二十個班社,其中老榮順延續時間較長,名角薈萃。白字戲過去均為童伶,成年變嗓後,則多轉學唱正字戲,因此,晚近時期的正字戲名演員、名鼓師,如紅臉鄭城蓋、白臉劉仁勳、烏臉劉媽倩、文武生陳寶壽、鼓頭師傅劉採等均出自此班。1940年代以後,粵東災禍頻生,藝人飢死逃亡,已潰不成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沙港新榮順班的葉本南(藝名粒仔旦)、卓孝智(藝名媽柏生)等,率先組織「民藝白字戲劇團」。1953年吸收了一批青年演員並改名為「海豐縣青年白字戲劇團」。1956年定名為「海豐縣白字戲劇團」。1962年,劇團組織人力搶救、挖掘和整理傳統藝術,並在此基礎上,對劇目、表演,特別是音樂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嘗試,改編並編演了一些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其中,傳統劇目《白蛇傳》,現代戲《社長的女兒》、《朝陽溝》等頗受羣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歡迎。1969年劇團被解散,1979年重建。此時,海豐、陸豐兩縣僅有這一白字戲的專業演出團體,而業餘的白字戲劇團則有數十班之多,特別是進入1980年代以後,海陸豐的民間戲劇活動極為繁榮,白字戲班、曲班遍及海豐、陸豐城鎮農村。 [3]

劇目

编辑

白字戲的主要劇目人稱「八大連」,包括英台連(《同窗記》)、陳三連(《荔鏡記》)、高文舉連(《珍珠記》)、秦雪梅連(《三元記》)、蔣興哥連(《珍珠衫》)、王雙福連(《臨江樓》)、袁文正連(《還魂》)、崔鳴鳳連等,另有《白鶴寺》、《白蛇傳》、《訪友記》、《書琴緣》、《天門陣》、《白羅衣》等優秀傳統劇目和《金菊花》、《紅珊瑚》等現代劇。

表演特徵

编辑

白字戲以演文戲見長,亦從正字戲中吸收部分提綱武戲,擅演兒女戀歌,整本戲較多,摺子戲較少。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術簡樸,便於移動。白字戲劇目分小鑼戲、大鑼戲兩大類。小鑼戲又分正板小鑼戲、反線戲和民歌小調戲三種。小鑼戲唱腔活潑明快,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大鑼戲音樂莊重典雅,具有高腔音樂的特點。 [4]

曲牌

编辑

白字戲的曲牌由牌頭、牌腹、牌尾三部分構成。牌頭為兩句唱詞,其字數有四、六、七字不等,一般起句多為四字句,第二句則多為七字句;牌腹多為滾唱,以七字句為主,句數多少不拘,旋律可隨意反覆運用,適用於敍述、訴説;曲牌尾句常配以鑼鼓。白字戲的曲牌多為佚名,冠以名稱的尚有四十多支。其中,小曲或曲牌結構已不完整的約佔三分之二,比較完整的曲牌僅有十幾支,而常用的曲牌則不足十支。[4]

傳承保護

编辑

白字戲具有民間祭祀戲劇活化石的功能,不僅對研究中國民間戲劇,而且對於重新認識中國戲劇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白字戲記載着歷代海陸豐鄉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思維模式,它是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鄉土文化的主要載體,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劇種。[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至改革開放初期,白字戲曾一度獲得發展和繁榮,後隨着新式娛樂產業的發展多元化,其演出市場觀眾逐漸萎縮,傳統劇目和富有特色的行當藝術及其他舞台藝術等已瀕臨消亡。

傳承人物

编辑
  • 吳佩錦,1972年生,廣東海豐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字戲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代表作品有:《方世玉打擂》《燕青打擂》等。
  • 鍾靜潔,1971年生,廣東海豐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字戲代表性傳承人,其扮相靚麗,動作柔美,尤以舞綢、水袖等表演見長,唱腔圓潤細膩,字正腔純,節奏感強。代表作品有《崔君瑞休妻》等。

保護措施

编辑

2018年5月14日,由海豐縣縣文廣新局主辦,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縣白字戲藝術傳承中心承辦的「傳統文化——白字戲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華中師範大學海豐附屬學校,該系列活動拉近海了豐地方戲曲藝術與青少年學生的距離,讓傳統文化在薪火相傳中更自信。

参考

编辑
  1. ^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广东印记 第4册.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12: 31. ISBN 978-7-218-13306-5. 
  2. ^ 朱小丹主编. 广东年鉴 2017年. 广东年鉴社. 2017.09: 574. 
  3. ^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廣東卷 (下):中國ISBN中心,1996.11:第1655頁
  4. ^ 4.0 4.1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編.廣東省民間藝術志: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12:第231頁
  5. ^ 詹雙暉著.白字戲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08: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