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话

漳州话
(重定向自海陸豐話

海丰话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通行于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部、南部和沿海地区及城区,包括海城鲘门赤坑大湖汕尾马宫等地,以及惠州市惠东县局部。海丰话使用者人数约占海丰县全境总人口的80%,当地人称之为学佬话福佬话鹤佬话

海丰话
Hak-lau-ue / 学佬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惠州市
区域汕尾市城区海丰县
惠州市惠东县
母语使用人数
约72万[1] (2005年)
语系
语言代码
ISO 639-3(已有提案 hlh[2]
ISO 639-6hife

海丰话以海丰县海城镇口音为代表口音,与陆丰话存在较高地相似性,在广东省境内,这两种方言往往被合称为海陆丰话,为海陆丰人的母语。海丰县在历史上长期管辖陆丰一带,直至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才析置陆丰县,因此某些语境下,海丰话就是海陆丰话的代名词。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汕尾市海陆丰)都有早期的漳泉移民,他们使用的闽南语发音为极偏漳州音的漳泉滥,读音及用字仍与漳州地区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能够顺利沟通。

名称

编辑

惠东县的母语者自称“福佬话”,惠州客家人称之“学佬话”,两个称呼都用以区别陆丰以东潮汕一带通行的潮汕话[3]

台湾客家语有“海陆腔”,其代代相传的历史为来自海丰、陆丰地区的客家人及客家话,而不是海陆丰闽南话。

历史

编辑

元末明初,海丰全县8都仅有3,330户11,248人,每平方公里未满2人(海丰县志编撰委员会2003:53);明万历十年(1582年)全县8都仅4,850户19,600人,每平方公里仅3.3人(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5:156)。[4]2010年潘家懿、郑守治写道“元明之际的“海丰县”还几乎是一片蛮荒。它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在明初至清初的三百年间从闽南、闽西和赣南等地辗转迁入的。由于入粤时间短,原乡的方言就都还基本保存着。特别是在语音方面,惠博小片(注:惠州福佬话)的全部和陆海小片(注:海陆丰话)的近一半地域,至今仍是漳州腔的闽南语,与入粤历史悠久的潮汕话口音差异十分显著。”[4]

方言片区

编辑

各地使用的海丰话大同小异,若从语音差别为标准,海丰话又分为以下几个方言片区:

音韵体系

编辑

音系

编辑

海丰话的海城口音中有17个声母、再加上一个零声母。以及72个韵母与8个单字声调,。

声母

编辑

海丰话的海城口音中有17个声母、再加上一个零声母

唇音 齿龈音 软颚音 声门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鼻音 m
明门问
n
女农软
ŋ
阴牙五
塞音 不送气 p
布白八
b
米马味
t
灯竹茶
k
古猴九
g
月牛玉
ʔ
有鸭安
送气
皮片怕

天甜丑

溪开起
塞擦音 不送气 ʦ
精纸十
dz
入而日
送气 ʦʰ
秋草村
擦音 s
山心四
h
鱼海化
边音 l
柳路六

韵母

编辑

海丰话有72个韵母。

声调

编辑

海丰话有8个单字声调,加下划线代表发音短促。

海丰话声调表
标号 1 2 3 4 5 6 7 8
调类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音值 ˧˧ (33) ˥˥ (55) ˥˩ (51) ˧˥ (35) ˨˩ (21) ˧˩ (31) ˩˨ (12) ˥˥ (55)
例字

连读变调

编辑

连读变调,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读的时候,前字的声调受后字声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海丰话连读变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字发生变调,后字一概不变调。另一种是为了强调前字而使前字不变调,但后字读作轻声。

海丰话连读变调时,前字变调的规律如下表:

海丰话连读变调规律表
前字调类 阴平 33 阳平 55 阴上 51 阳上 35 阴去 21 阳去 31 阴入 12 阳入 55
前字变调 低平 22 阳去 31 阴去 21 低平 22 阳平 55 低平 22 阳入 55 阴入 12
例词 刚才 雷公 古典 近来 对立 树木 急忙 合作

连读时产生了一个新的调值22,被称为低平,往往被表记为第九调。

词汇

编辑

文白异读

编辑

海陆丰话有白读音及文读音二套完全不同语音系统,几乎每个文字均有白读音及文读音,而且其中的差别非常大,如:我(文读ngó,白读uá),香(文读hiang,白读hionn及phang(音韵上说应为“芳”字),臭(文读ngiù,白读tshàu)、数(文读sòu,白读siàu)、东(文读tong,白读tang)等等。

倒装词汇

编辑

海陆丰话有大量的倒装词汇,举例如下: 风台(台风)、鞋拖(拖鞋)、闹热(热闹)

异同

编辑

海陆丰虽与潮汕地区接壤,但海陆丰话与潮州话在语调及用语习惯上有不少的区别。对于海丰话应否列入潮汕话,还有很大争议。

海丰话在闽南语中的系属存在争议,《中国语言地图集》认为其属于闽南语潮汕片[5]亦有其他语言学家认为海丰话属闽南语的泉漳片,或与陆丰话合称陆海片。[来源请求]

海丰话和潮州话之间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大体相近,因此交流没有太大障碍。海陆丰话与潮州话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和韵母上。海丰话保留的韵尾比潮州话较为完整些。[6]

惠州市惠东县靠近海丰县的部分村镇,使用海丰学佬话除惠东县这几个讲海丰学佬话的村镇之外,惠州地区其它地方还有一些闽南语方言岛,则与海丰话差别较大,按其口音的近似程度应该算作泉漳片[原创研究?]

台湾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教授兼主任,曾研究台湾话洪惟仁对海陆丰话有“海陆丰境内的漳州话”的提法(洪惟仁,《台湾方言之旅》,前卫出版社,1994年,台北)。

海陆丰话、潮州话、厦门话台湾话都同样是闽南语之漳州音和泉州音的混合,相对来说,海陆丰话有较多字音和漳州话相同,潮州话较多字音与泉州话相同。[来源请求]

海陆丰话、潮州话都和漳州话泉州话东南亚福建话台湾话有大量相同和相似的语言状况,许多字音和词汇一定程度上同音。但由于语调和口音的差异,双方只能进行极为简单的对话或根本不能对话。

但在两地的接壤地区,如陆丰东部甲子三镇,居民可以和揭阳惠来进行有微小障碍的通话。

与潮汕音区别举例

编辑
  • 潮汕音中的ir /ɯ/韵,海陆丰音为i /i/的:如
    • 你(潮汕音lir,海陆丰音li);
    • 去(潮汕音khir,海陆丰音khi);
    • 猪(潮汕音tir,海陆丰音ti)。
    • 鱼(潮汕音hir,海陆丰音hi)。
  • 潮州音中的oi韵,海丰音为ei(海丰话没有oi韵),如
    • 鞋(潮汕音oi,海陆丰音ei);
    • 会(潮汕音oi,海陆丰音ei);
    • 买(潮汕音boi,海陆丰音bei);
    • 细(潮汕音soi,海陆丰音sei)。
    • 第(潮汕音toi,海陆丰音tei)。
    • 齐(潮汕音tsoi,海陆丰音tsei)。
  • 不同的词汇:
    • 零细(潮汕为“物件”);
    • 住(海陆丰音“扎”,海陆丰常用“住”,也有人和潮汕一样);
    • 底地(意为“哪里”,潮汕为“底块”);
    • 秀(意为“漂亮”,潮汕为“雅”);
    • 厝(意为“家”,潮汕为“内”)。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海丰县地方志编委会. 林秀钰; 黄永平 , 编. 海丰县志(下)·卷三十五 方言·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语言分布情况 (PDF).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24-08-04]. ISBN 7-218-05018-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04). 
  2. ^ Change Request Documentation: 2021-045. 31 August 2021 [30 Ma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3. ^ 潘家懿、郑守治. 粤东闽南语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划分. 《台湾语文研究》第5卷第1期, 2010年. 页146.
  4. ^ 4.0 4.1 潘家懿、郑守治. 粤东闽南语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划分. 《台湾语文研究》第5卷第1期, 2010年. 页153.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 汉语方言卷. 商务印书馆. 2012: 111. ISBN 9787100070546. 
  6. ^ 海丰县地方志编委会. 林秀钰; 黄永平 , 编. 海丰县志下·卷三十五 方言·第一章 概况·第二节 与潮汕方言的异同.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19-12-07]. ISBN 7-218-0501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