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鄉(英語:Fuk Tsun Heung)是位於香港九龍的一個已清拆社區,位於大角咀深水埗之間,即現今詩歌舞街一帶。大角咀現有一條福全街因該地而得名。

福全鄉已發展成詩歌舞街一帶

歷史

编辑

1860年,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南部一大半割讓給英國,深水埗自此一分為二,其南部一小部份被劃入英界。在20世紀都市化發展前,深水埗是一個墟市,位於現時南昌街醫局街交界一帶。1892年,政府轅門報公佈將英界以南的部份於正式改名為福全鄉

福全鄉北面是中英關口、深水埗墟市,南面是一排船廠及大同船塢,東面原有一座高約44米的大角咀山,早已闢作石礦場。福全鄉有三條橫街、四條直街,包括福全鄉大街、界限街、牛莊街(1909年前原稱上街)、重慶街(1909年前原稱海傍街)、福洲街(1909年前原稱差館街)、電報局街等。

1898年,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取得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土地,深水埗自此併入香港管治。

1911年,福全鄉有華人人口861人。[1]1920年代初,政府將大角咀山移平,後來發展成一片木屋區。因應大角咀發展,原為於福全鄉南面的洪聖廟於1930年遷往大角咀新闢的福全街上。[2] [3]

1950年代中,福全鄉清拆,發展成界限街、大角咀道和通州街之間的樓宇。1964年,福全鄉木屋區最後一部份被清拆,地皮後來發展成福群大廈。[4]

參考資料

编辑
  1. ^ Sessional Papers 1911,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911, pp.103 (49)-103 (53).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2. ^ http://civilonline.rthk.org.hk/civilsociety/historical_interest/article.php?article_id=71[永久失效連結]
  3. ^ 大角咀廟會.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2). 
  4. ^ 福全鄉即拆木屋居民提三項要求. 大公報. 1964-01-03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福全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