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

位於台灣新北市竹圍的藝術空間

竹圍工作室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竹圍的藝文空間,同時也是台灣早期的替代空間英语Alternative exhibition space之一[1],1995年成立,以在地行動、國際連結為主旨,協助台灣國內外藝文創作者以及團體短期申請,能夠從事創作、展演、實驗研究、社區發展、藝術教育等活動。[2][3]

竹圍工作室
Bamboo Curtain Studio
竹圍工作室位於通往淡水的腳踏車道旁
成立1995年 (1995)
地址中華民國新北市淡水區
中正東路二段88巷39號
坐标25°08′33″N 121°27′33″E / 25.142629305555°N 121.45928661111111°E / 25.142629305555; 121.45928661111111
類型替代空間英语Alternative exhibition space
建立者蕭麗虹
網站bambooculture.com
地图
地图

竹圍工作室佔地2,645平方公尺,前身為廢棄的雞舍,經由創辦人蕭麗虹老師和其他幾位陶藝家的整理,成了隱身都市的藝術工作室。[4]

歷史

编辑
 
內部景觀

竹圍工作室最初由蕭麗虹陳正勳范姜明道三位陶藝創作者共同發起。1995年時,他們擇定台北捷運竹圍站附近的廢地成立,做為創作大型裝置藝術另類展覽空間[5]:48

竹圍工作室從成立後到2004年間,屬於「藝術服務事務所」時期。最初幾年,工作室陸續舉辦了數檔展覽,類型包括陶藝、實驗性裝置藝術、實驗藝術和實驗性展演等。1998年起,竹圍工作室與政府機關和藝文團體合作,研究文化政策並建構交流的網絡。2000年起,竹圍工作室將國際交流視為經營重點,對國際上的藝術議題進調查研究,並擔任國際藝術村協會(Res Artis)、美國藝術村聯盟(Alliance of Artist Communities)等國際駐村組織在亞洲的交流平臺[5]:49-50

2001年起,竹圍工作室與廟公進行土地產權訴訟,許多營運計畫暫停。工作室在次年進行閉館整修,改建完成後的空間包含多媒材工作室、視覺表演藝術發表場地,以及戶外的中庭花園。並引入國際藝術村的操作模式,將部分工作租給藝術家,作為長期入駐的藝術村[5]:49-51

2005年,竹圍工作室成立「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以投標、接案做為收入來源,將主要發展方向定為「藝術空間、創意產業、國際交流與研究」三者。7月創立亞洲地區文化空間的交流平臺「亞洲藝術網絡」(Intra Asia Network)。同年,竹圍工作室在土地訴訟官司部分勝訴,2006年通過公權力介入收回被強佔的土地後空間增加,於是二度進行閉館整修。調整之後的竹圍工作室有三個室內展間、兩個戶外廣場,並具備長期進駐、駐村跟展演三種功能[5]:51

在本次調整之後,表演藝術團隊「身聲演繹劇場」入駐,讓創辦人之一的蕭麗虹發現藝文領域缺少育成、研究、研發的系統,於是將工作室經營方向進行調整,引入國際交流中獲得的視野,從多元的議題上進行育成跟服務的工作。由於這類工作獲得的營收難以抵銷虧損,到了2011年蕭麗虹遂遵從友人建議,成立非營利組織以利接受贊助[5]:51-52

組織型態

编辑

竹圍工作室先後經歷四種不同的經營型態,最初為商業性質的藝術服務事務所,但因為稅務問題,後改為零售店。2005年成立的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為承接專案的工具,而2011年登記成為台北市的非營利演藝團體,即工作室在法律上是雜藝團身份[6]:80-81

工作室的經費來源多為創辦人蕭麗虹個人資源,以及承接外部專案而來。人事結構也視專案的情況而定,最少的時候僅由蕭麗虹一人兼職管理,2013年時則有兩名專職人員負責空間經營,4名兼職人員負責不同專案事務。營收來源包括政府補助、場租收入和接案收入[6]:81-83

外部連結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3274.html
  2. ^ 竹圍工作室 國內藝術村. 文化部.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4). 
  3. ^ 陳宜加. 竹圍工作室 啟動駐村計畫. 中時電子報. 2015-10-03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4). 
  4. ^ 馮毅揚、鄭芳宜. 竹圍工作室-用藝術守護環境. 生命力 (新北市). 2016-12-08 [2019-02-24]. [永久失效連結]
  5. ^ 5.0 5.1 5.2 5.3 5.4 張馨元. 以藍海策略分析替代空間之經營.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桃園市). 2013-07-06 (中文(臺灣)). 
  6. ^ 6.0 6.1 黃秀琳. 2000年以來另類空間在台灣轉型現象之研究.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13-07-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