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米哈伊爾·瓦西里維奇·普雷特涅夫(俄语: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летнёв,羅馬化:Mikha'il Vas'ilevič Plet'nëv,1957年4月14日—),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
米哈伊尔·瓦西里維奇·普列特涅夫 Mikhail Vasilievich Pletnev | |
---|---|
音乐家 | |
国籍 | 苏联→ 俄羅斯 |
出生 | |
职业 | 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
母校 | 莫斯科音樂學院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乐 |
演奏乐器 | 钢琴 |
唱片公司 | DG,Pentatone,Virgin Classics |
生於俄國阿甘折,雙親均為音樂家。13歲時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在雅科夫·弗利爾(Yakov Flier)與列夫·弗拉先科(Lev Vlasenko)門下學習。1978年,年僅21歲的普雷特涅夫在第六屆柴科夫斯基大賽中贏得金牌,讓之前已受蘇聯樂界矚目的他,進一步受到國際樂界的注意與肯定。
1990年,普雷特涅夫在許多俄羅斯音樂家的支持下,創立了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RNO),也是俄羅斯第一個不受政府管理的獨立樂團。在一流音樂家的加入,以及普雷特涅夫的領導下,RNO的演出很快便獲得眾多好評,並躋身世界頂尖樂團之列。
普雷特涅夫除了自己的鋼琴演奏事業外,經常指揮RNO或其它樂團,他本身也是位才華洋溢的作曲家。自2006年末起,他暫停鋼琴獨奏生涯,表示日後重心將放在指揮與作曲上[1]。
音樂理念
编辑- 關於自己的定位:
- 我是個演奏者,我就是演奏。(PianoNews訪問)
- 我是個「愛樂者」(Musikliebhaber)。(PianoNews訪問)
- 對我來說,多方面的嘗試完全是很平常的,我並不把自己定位成鋼琴家或指揮家,我是個音樂家。[2]
- 關於自己的演奏:找出新的色彩賦予新意,這並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聽到什麼就彈什麼。[...]要找的話,總是能找出新東西的。我的意思是那並不是我擅長的,我擅長的是自然地演奏,本能地演奏。[3]
- 關於作曲的難處:一方面,因為前人已經寫出了這麼多美好的音樂;另一方面,當你不斷地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我指的不但是從頭彈到尾,而且還是不斷地體驗,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去作曲,因為受到影響太大了。(PianoNews訪問)
- 關於詮釋:
- 關於現代音樂:
- 我認為,這些音樂無法流傳後世。有實驗精神是很好,但是除了實驗以外,也必須要能引起感動。而這些音樂沒有感動,只有太多的實驗。(PianoNews訪問)
- 這些現代音樂,完全沒有情感的成分,大家只要看看它們的結構就可以了。只要不去演奏這種音樂,它們「聽」起來還好聽些。我其實很喜歡看它們的譜,因為看起來很漂亮。(PianoNews訪問)
- 關於錄音:錄音一定要能忠實呈現鋼琴家實際的演奏狀況。如果一個獨奏者經常會彈錯音符,那CD聽起來也就要是這樣。現在的剪接技術太進步,什麼都可以剪,這樣就無法知道實際的演奏到底如何。[3]
作品
编辑創作
编辑- 管弦樂曲《三折畫》(Triptych for Symphony Orchestra),1979
- 為鋼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隨想曲》(Capricci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1985
- 古典交響曲(Classical Symphony),1988
- 中提琴協奏曲(Viola Concerto),1997
- 為五把低音提琴所寫的慢板(Adagio for Five Double Basses),2000
- 根據羅曼·謝弗 (Роман Сеф)的詩寫成的十首兒童歌曲,創作年代不詳
- 兒童歌曲《小浣熊》(Маленький енот)(尼可萊·多布隆拉沃夫詞),創作年代不詳
- 兒童歌曲《等待鳥兒到來》(Прилетайте птицы)(V .普雷特涅夫詞),創作年代不詳
- 為雙鋼琴與室內樂團所寫的瑞士幻想曲(Fantasia Helvetica for two pianos and chamber orchestra),2006
改編
编辑- 根據柴科夫斯基芭蕾音樂《胡桃鉗》為鋼琴改編的音樂組曲,1977
- 根據柴科夫斯基芭蕾音樂《睡美人》為鋼琴改編的音樂組曲,1978
- 根據謝德林芭蕾《安娜·卡列尼娜》為鋼琴改編的《前奏曲》與《賽馬場景》,1978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單簧管版,1996
- 根據普羅高菲夫芭蕾音樂《灰姑娘》所寫的雙鋼琴組曲,2002
商業錄音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
獲獎與榮譽
编辑- 2007年獲俄國《文化報》(Газета "Культура")選為2007年年度指揮[6]
- 2006年留聲機獎(Gramophone Awards)最佳室內樂專輯:《塔涅耶夫室內樂》(DG 477 541-9);鋼琴:普雷特涅夫、小提琴:列賓、格林戈爾茨、中提琴:今井信子、大提琴:哈瑞爾。
- 2005年俄羅斯联邦國家獎(普京頒獎)
- 2005年俄羅斯「勝利基金會」之「勝利獎」
- 2005年歐洲文化基金會(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ulture)「歐洲文化獎—指揮」。
- 2005年第47屆葛萊美獎「最佳室內樂演奏」:《普雷特涅夫:根據普羅高菲夫芭蕾音樂〈灰姑娘〉所寫的雙鋼琴組曲/拉威爾:鋼琴四手聯彈〈鵝媽媽〉》(DG 474 817-2);鋼琴:普雷特涅夫、阿格麗希
- 2002年俄羅斯聯邦第一國家獎(普京頒獎)
- 2001年回聲音乐獎(Echo Award)器樂獨奏:《普雷特涅夫:卡內基音樂廳獨奏會實況》(Live at Carnegie Hall)
- 1999年回聲音乐獎(Echo Award)器樂獨奏:《史克里亞賓:24首前奏曲、鋼琴奏鳴曲集》(Scriabin: 24 Preludes Op.11, Piano Sonatas Nos 4 & 10, etc.)
- 1995年俄羅斯聯邦第一國家獎(葉爾欽頒獎)。
- 1978年第六屆柴科夫斯基大賽金牌暨鋼琴組第一名。
爭議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參照
- ^ ОЛЬГА РОМАНЦОВА. Михаил Плетнев «Я не знаю, какая музыка нужна сейчас людям». Новые Известия. 200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4) (俄语).
- ^ Dieter David Scholz. Mythos Maestro: Dirigenten im Dialog. 2002. Berlin Parthas: 254–259. ISBN 3-932529-76-6.
- ^ 3.0 3.1 Triumph des fulminanten Schönklangs: Ein Interview mit Mikhail Pletnev. Amazon.d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德语).
- ^ DG CD 471 576-2內頁說明
- ^ 5.0 5.1 DG CD 477 537-8內頁說明
- ^ Дмитрий МОРОЗОВ. Культура Портал: Дирижер 2007 года – Михаил Плетнев. Газета "Культур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俄语).
- ^ 普雷特涅夫正式聲明稿(英文)[永久失效連結]
- ^ Charlotte Higgins. Child molestation investigation against Russian classical musician dropped. The Guardian. 2010-12-03 [2020-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英语).
- 來源
- 普雷特涅夫非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sabelle and Florence Lafitte網站,俄羅斯雙鋼琴作品一覽
- Deutsche Grammophon網站上的介绍
- Gespräche mit Pianisten : In Interviews und Porträts, ISBN 3-932976-18-5,page 314-323
- 2007年率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訪台時的記者會新聞(YouTube影片)
- 2007年4月16日俄文報紙《新潮流》訪問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的Discogs页面(英文)
- 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