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鑄幣局
美国铸币局(英語:United States Mint)是美國負責製造流通貨幣和控管黃金儲備的政府機構,1792年創立於費城。它並不製造紙幣,目前有四個主要鑄造點:費城、丹佛、舊金山和西點。
美国政府機構 | |
---|---|
美国铸币局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792年4月2日 |
機構類型 | 造币厂、政府機構 |
机构驻地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僱員數目 | 1,845(2006年) |
机构首长 | Direc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Mint[*]: |
上级机构 | 美國財政部 |
授權法源 | 1792年铸币法案 |
網站 | www.USMint.gov |
簡介
编辑鑄幣局是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1792年鑄幣法案成立,設於美國國務院之下,1799年,鑄幣局成為獨立組織。根據法案條文,第一幢鑄幣大樓位於費城,即美國當時首都。鑄幣局首任總監是著名科學家戴维·里顿豪斯。
根據1873年鑄幣法案,鑄幣局成為美國財政部轄下機構。1981年起,鑄幣局向美国财政部司库負責,現任總監是Edmund C. Moy。
歷史
编辑鑄幣1局在費城的大樓名為Ye Olde Mint(老铸币局),其第一批分局設於夏洛特 (北卡羅萊那州)(幣上有C標記)(1838–1861年)、達洛尼加(幣上有D標記)(Dahlonega)(1838–1861年)和新奧爾良(1838–1909年)(幣上有O標記)。夏洛特鑄幣局和達洛尼鑄幣局附近有金礦,兩地分局主要鑄造金幣。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兩局被關閉,而新奧爾良鑄幣局則於南北戰爭(1861)爆發之初關閉,直至重建時期末的1879年才重開。它負責鑄造11種面值的貨幣,但只曾鑄造其中10種(1851年的銀3美分硬幣、5美分硬幣、10美分硬幣、25美分硬幣、50美分硬幣,以及金1美元硬幣、四分之一鹰金币(quarter eagle)、半鹰金币(half eagles)、鹰金币(eagles)和双鹰金币(double eagles)。
新的鑄幣設施在1870年於有大量銀礦的卡森城 (內華達州)設立(CC標記),1893年關閉。1920年,美國於當時的殖民地菲律賓的馬尼拉設立鑄幣分局,是美國歷來唯一設在美國本土境外的鑄幣廠,當時負責鑄造於菲律賓流通的硬幣(面值1、5、10、20和50仙塔沃(披索辅币))。該廠於1920至1922年鑄幣,然後在1925至1941年(直至二戰爆發),其鑄造的硬幣有M標記或沒有標記。
2000年,鑄幣廠已鑄造280億個美國硬幣,參見美国硬币年发行量一览。
現時設施
编辑鑄幣局最大規模的設施位於費城,是四個運作中的鑄幣廠的其中之一。現時的費城鑄幣局開設於1969年,已是當地第四代鑄幣廠。第一代建於1792年,1793年投入運作。直至1980年,除了少數硬幣,在費城鑄造的硬幣沒有鑄上標記。到1980年,該廠鑄造的硬幣加上P標記,除了1美分硬幣。費城負責鑄造紀念套幣(proof coin)直至1968年。現時費城鑄造廠負責製造印模,雕版和設計部門也設於該廠。
丹佛鑄幣局前身為官方檢驗黃金的地方,開設於1863年,即當地發現金礦的5年後。20世紀初,每年處理總值500萬美元的金和銀,於1906年,鑄幣局於該處成立鑄幣分局,標記為D。
舊金山鑄幣局因應加利福尼亞淘金潮而在1854年開設,標記為S。它曾在1955年停產,後來於1960年代中的硬幣短缺期間重開。1968年,它取代費城鑄幣廠鑄造紀念套幣,而由1975年起,它幾乎只鑄造紀念套幣。
西點鑄幣局位於紐約西點,是最新的分局。其前身為西點金庫,於1937年成立。1973至1986年,美分硬幣在該廠鑄造。於1988年3月31日該廠正式成為鑄幣分局,現時是美國唯一鑄造黃金、白銀和白金美國鷹幣(American Eagle bullion coins)的地方。
位於諾克斯堡的美國金庫(United States Bullion Depository),儲存美國國庫黃金儲備。
功能
编辑美國鑄幣廠的功能為:
根據財政部新規定,鑄幣局有權向使用其名字、符號和財政部名字和符號作宣傳和其他用途的人罰款最多$25,000美元。[2]
刻印
编辑- 5美分:1968至2005年,刻印在硬幣正面近邊緣位置;2006年重新設計,改為在年份的下面
- 10美分:刻印在正面,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半身像側的年份之上
- 萨卡加维亚1美元纪念币(2001年至現在):刻印在年份下
- 美国总统1美元纪念币:刻印和年份印在硬幣邊緣
由於二次大戰時鎳出現短缺,5美分硬幣的成份加入銀。為以茲識別,在費城鑄造的5美分加上P標記,而在舊金山鑄造的5美分其刻印也改為在蒙蒂塞洛之上,1943年丹佛鑄造的5美分也如是。直至1946年,5美分成份改回如戰前一樣,刻印的位置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