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灣
茨菇灣(英語:Chi Kwu Wan),又有稱慈菇灣,是香港新界荃灣一個已消失海灣和寮屋村落,原位於現今德士古道和葵福路交界一帶。
歷史
编辑茨菇灣原是荃灣南面的一個小海灣。[註 1]早於20世紀以前,已有人在該處沿山坑開墾耕作。1920年代初,茨菇灣上建成一個碼頭。1930年代初,德士古石油公司獲批在茨菇灣以南的海岬建立油庫,並於沿岸興建德士古道,經茨菇灣連接荃灣。
1950年代中,從德士古道分支開去的醉酒灣道落成,該路起始於茨菇灣,翻過山嶺到達醉酒灣。1950年代末,荃灣發展成新市鎮,茨菇灣海灣被填埋。同期,茨菇灣一帶有不同行業的工廠進駐,工廠之間逐漸發展成一片依山而建的寮屋區,經歷多次火災和山泥傾瀉。[1]1971年1月,寮屋區發生大火,燒燬木屋187間,受影響災民達1040餘人。[2][3]
至1980年代,村內建有約800多戶寮屋,有約3000名居民,是當時荃灣最大規模的木屋區。村內只有4個公廁,環境惡劣。[4][5][6][7]因應德士古道和荃青交匯處的擴建工程,茨菇灣木屋區終於1988年全面拆卸。[8][9][10][11]閒置多年後,原址大部份地皮於1998年發展成嘉里貨運中心。
參考來源
编辑- ^ 茨菇灣山泥傾瀉 居民要求遷葵涌. 華僑日報. 1987-08-29.
- ^ 荃灣茨菇灣大火五小時. 華僑日報. 1971-01-10.
- ^ 茨菇灣災民安置區 須點油燈照明. 華僑日報. 1971-04-02.
- ^ 茨菇灣木屋區僭建增加. 華僑日報. 1983-01-08.
- ^ 荃灣最大木屋區 茨菇灣難以改善. 華僑日報. 1984-04-18.
- ^ 茨菇灣村明年清拆 房署快將安置居民. 華僑日報. 1987-10-22.
- ^ 一再推延造成不便茨菇灣村民促儘快清拆. 華僑日報. 1988-02-05.
- ^ 荃灣計劃動用兩億 大舉擴展道路系統. 華僑日報. 1985-11-06.
- ^ 葵湧茨菇灣村下月清拆. 華僑日報. 1988-07-24.
- ^ 茨菇灣村清拆決延至十一月居民月底上樓. 華僑日報. 1988-08-03.
- ^ 祝融肆虐茨菇灣木屋區二百木屋付一炬附近居民大疏散. 華僑日報. 1989-02-12.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
|||||
---|---|---|---|---|---|
|
|||||
荃灣區 | |||||
荃灣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沙田區 深水埗區 |
|||
葵涌(上葵涌 - 中葵涌 - 下葵涌) - 青衣(青衣市中心) |
|||||
區內其他地方 |
|||||
新界大陸:禾塘咀 - 葵青貨櫃碼頭 - 昂船洲北部 - 荔枝角灣 - 坳背山 - 蝴蝶谷 |
|||||
離島區、中西區 |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