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陵里

中華民國桃園市復興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華陵里,位於臺灣桃園市復興區南部,復興區面積第一大里,人口有1,622人。西以雪白山與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為界,北以低陸山東南山脊、拉拉溪與三光高義二里相鄰,東以尖山與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村、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接壤,南與宜蘭縣大同鄉茂安、太平村相鄰。主要居民屬泰雅族大嵙崁後山群武道能敢社巴陵社

華陵里
舊稱:Balung(巴陵
地图
坐标:24°39′24″N 121°24′56″E / 24.656761°N 121.415497°E / 24.656761; 121.415497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桃園市
鄉鎮市區復興區
區劃14鄰
政府
 • 里長梁雅惠
 • 辦公處
華陵里7鄰22之3號
人口(2023年9月)
 • 總計1,622人
 • 戶數549
 性別比:120.7
(男性120.7人,女性100人)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68000130008
毗鄰高義里三光里
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
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
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村太平村茂安村

里名由來

编辑

來自於里內二大部落「光華」(哈嘎灣)與「巴陵」,各取最後一字組合。里內包括下巴陵(Balung)、中巴陵、上巴陵、卡拉(Kara,加勞社)、比亞山(Pyasan)、哈嘎灣(Hakawan,戰後稱「光華」)、嘎拉賀(Karaho/Qlaho,日語音譯「唐穗」,戰後稱「新興」)等部落,里中心為(下)巴陵部落。

歷史沿革

编辑

清代光緒12年(1886年),劉銘傳於大嵙崁(今大溪區)設立「臺灣撫墾總局」,該村屬於總局之「大嵙崁撫墾事務總辦」。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年),屬大嵙崁撫墾署管轄;明治31年(1898年)改隸三角湧辦務署大嵙崁支署;明治33年(1900年)改屬大嵙崁辦務署;明治34年(1901年)屬桃仔園廳大嵙崁支廳;明治38年(1905年)屬桃園廳大嵙崁支廳番地;大正9年(1920年)屬新竹州大溪郡蕃地

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民國36年(1947年)屬新竹縣角板鄉(今復興區)三光村;民國62年(1973年)劃東半部置「華陵村」,之後該村村名及界線未再改變。

旅遊景點

编辑
  • 新興(嘎拉賀)溫泉、四稜溫泉
  • 拉拉山神木區
  • 嘎拉賀神木群
  • 巴陵大橋、巴陵舊橋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 三龜戲水
  • 方舟教堂
  • 巴陵鐵塔

宗教

编辑

教會

编辑
教會名稱 建立時間 地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巴陵教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6年10月1日 華陵里9鄰巴崚75-1號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加拉教會(方舟教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60年 華陵里11鄰巴崚170-1號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華陵教會 1990年 華陵里7鄰巴陵20號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哈嘎灣教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9年 華陵里6鄰哈嘎灣34號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嘎拉賀教會 1946年5月17日 華陵里1鄰嘎拉賀5號
上巴陵真耶穌教會 華陵里9鄰40號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巴陵教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華陵里7鄰3號
真耶穌中巴陵教會

參考文獻

编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上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ISBN 9789860188646
  •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蕃語研究會,1938年,台北南天書局複印。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