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寅嬌
寅嬌阿嬤(1923年—2009年5月13日),本名蘇寅嬌,新竹縣新埔鎮客家人。與親妹妹桂英阿嬤被誘拐成為慰安婦。
寅嬌阿嬤 | |
---|---|
本名 | 蘇寅嬌 |
出生 | 1923年 日治臺灣 新竹州新竹郡新埔街 |
逝世 | 2009年5月13日 臺灣新竹縣新埔鎮 | (85—86歲)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23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09年) |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蘇寅嬌出生在1923年,新埔人[1]。
蘇寅嬌從小被賣給祖母姻親作養女,隨母親打零工維生。二十歲時她從親妹妹蔡桂英得知有人在招募女子赴海南島食堂工作,兩人背著家人出發,從高雄港抵達榆林,結果被當慰安婦。姊妹倆只能隔著簡陋的磚牆,聆聽著彼此的哭嚎。[2]
蘇寅嬌當慰安婦期間是1943年8月到1945年4月,接客時間從晚上六點到隔天清晨六點。她遇到心情不好或喝醉酒的日本軍人時就被當成出氣筒,被亂罵一通,後因盲腸炎開刀,身體虛弱無法再接客,才得以返台。 她後來曾說:「最令我感到悲傷的是,迄今為止日本人仍然不知道我當年被騙做慰安婦,所帶給我的終生痛苦。」小於她兩歲的妹妹蔡桂英則說:「到海南島的過去,讓我一輩子失去做為女人的價值,因此變成沒有用的人,不會再有幸福的未來。」[3][4]
妹妺蔡桂英則因子宮長瘤,姊妹都被後送返台。一位大蘇寅嬌三歲、一同搭船回的台灣彭姓軍夫因憐惜蘇寅嬌遭遇,決定娶她為妻。但因為她受性蹂躪而無法生育,只好以兩百元向山區貧戶買一位男孩作養子。當養子在2004年的電視新聞畫面中得知母親遭遇,已是半世紀之後的事。「這個孩子很難養,到7歲才開始會說話。」她後來道。[2]
晚年
编辑晚年時,住在新竹新埔的寅嬌阿嬤除非病到走不出家門,幾乎很少缺席婦女救援基金會的工作坊,連需動手、動腳的暖身操,也從未以虛弱體力當藉口[1]。
2003年4月2日到3日,在婦援會的舉辦活動中,多名慰安婦阿嬤在臺北縣金山好望角渡假民宿,透過粘土創作活動,象徵思念和愛的禮物。寅嬌阿嬤吐露當時有一位叫一郎的人對她很好,還送她戒指,她也很喜歡他,可是戒指在空襲的時候遺失。[5]
2005年8月15日,日本敗戰60週年前夕,婦援會與商周出版社共同發表台灣第一本台籍慰安婦歷史影像書《沈默的傷痕》,寅嬌阿嬤、滿妹阿嬤、桂英阿嬤出席發表會。活動最後,寅嬌阿嬤的兒子現身會場為三位阿嬤獻花。[6]
攝影師黃子明與社工們曾以三年時間為一群阿嬤攝影,一次是社工要寅嬌阿嬤、小桃阿嬤、秀鳳阿嬤、秀妹阿嬤、沈中阿嬤、陳鴦阿嬤、桂英阿嬤、滿妹阿嬤等與一些匿名的阿嬤她們要在面具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或是自己記憶中年輕歲月的美好模樣[3][4]。
2006年3月28日,前慰安婦鄧高寶珠的告別式在四四南村舉行,寅嬌阿嬤與滿妹阿嬤、秀妹阿嬤等慰安婦阿嬤參加,協助慰安婦向日本政府求償的柴洋子也到場[7]。同年4月18日,婦援會效仿韓國慰安婦支援團體,由專長戲劇治療的洪素珍帶領下,替她與另外五名阿嬤拍婚紗[8][9][10]。
2006年11月31日,張穆庭譜寫成全球慰安婦主題曲《殤》透過婦援會發表。他印製捐贈一千片單曲CD,為二十七位老成凋零的阿嬤籌募晚年的生活基金。導演李伯恩表示和張穆庭討論過後,一度想要在MV中放劇情片段,以重現當時的暴烈與殘酷,但為避免勾起受害者的回憶,還是以較婉轉手法表達。寅嬌阿嬤在看完MV首播後,感觸於影片中的幾位姊妹都已陸續離世,仍然頻頻拭淚。[11]
2007年8月14日,寅嬌阿嬤、滿妹阿嬤、秀妹阿嬤、陳鴦阿嬤、沈中阿嬤等人至日本交流協會抗議[12]。2008年12月23日,寅嬌阿嬤、滿妹阿嬤、秀妹阿嬤、沈中阿嬤、陳鴦阿嬤、小桃阿嬤、秀鳳阿嬤、芳美阿嬤等人出席馬英九總統茶敘[13]。同年至2009年間,婦援會邀請阿嬤們參與攝影治療工作坊,一次阿嬤們輪流當模特兒來相互練習拍人像,輪到寅嬌阿嬤時,她坐在長椅上突然眼紅含淚,答說:「我想起妹妹了…」[14]
去世
编辑2009年寅嬌阿嬤因病兩度住院,均長達一個月,上一次她出院雖孱弱到僅剩皮包骨,對工作人員說:「我又跳過一關了,連醫生都說我很厲害。」還主動說出下次工作坊不會缺席。出院後沒幾天,她又在家中跌倒,再度住院。阿嬤家人轉述,她病逝兩天前說想下床走路,這是台灣人認為老人將去世的徵兆。因她尿道感染、腎功能不佳導致全身積水、加上肺部功能已弱,往生最後幾日前都以氧氣罩幫助呼吸,已無法下床或較多的言語,只是不斷比著錢的手勢。據阿嬤家人轉述,阿嬤最掛念就是她兒子和家中經濟。後於5月13日去世,享壽86歲。[1]
寅嬌阿嬤的遺照是她自己挑的,選用她在烏來參加攝影工作坊、戴著她自己做的記憶串珠的照片,那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工作坊,當時她還想起已逝的妹妹。在婦援會上香祭拜時,一隻黑蝴蝶飛來停歇,遺族認為是她化作蝴蝶來看親友。[1]
和寅嬌阿嬤要好的新竹客家阿嬤們原有四位,最後離世者為因肺癌於2011年8月21日病逝的滿妹阿嬤。當數月前輕度中風後的滿妹阿嬤獲悉姊妹離世,哭說現在只剩下她一人。[1]
參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悼念阿嬤 阿嬤再見了. 阿嬤的網站--慰安婦與女性人權虛擬博物館. 2009-05-21 (中文(臺灣)).
- ^ 2.0 2.1 鄭學庸. 阿嬤的秘密 埋藏半世紀. 《自由時報》. 2005-08-09 [2015-09-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3.0 3.1 《阿嬤的臉:台灣慰安婦倖存者影像紀錄》. 臺灣: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 2005. ISBN 9864175173 (中文(臺灣)).
- ^ 4.0 4.1 黃子明. 〈阿嬤的假面告白〉. 《藝術觀點》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10-10-01, (第44期) (中文(臺灣)).
- ^ 當年愛的故事. 「阿嬤的紙飛機」慰安婦國際關懷計畫.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中文(臺灣)).
- ^ 鄭學庸. 照亮慰安婦 沈默的傷痕. 《自由時報》. 2005-08-09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胡世澤. 首位露臉慰安婦 等不到日道歉…. 《自由時報》. 2006-03-29 [2015-08-20] (中文(臺灣)).
- ^ 不一樣的母親節,披上夢想的婚紗. 「阿嬤的紙飛機」慰安婦國際關懷計畫.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中文(臺灣)).
- ^ 鄭學庸. 白紗覆蒼顏 6嬤圓嫁娘夢. 《自由時報》. 2006-04-19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翟翾. 圓夢!慰安婦阿嬤 披婚紗當新娘. TVBS新聞. 2006-04-18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鄭學庸. 〈台北都會〉聲援慰安婦 樂音重現「殤」痕. 《自由時報》. 2006-12-01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中文(臺灣)).
- ^ 陳怡君. 慰安阿嬤牽後代 走街頭爭公義. 《台灣立報》. 2007-08-15 [2015-08-23] (中文(臺灣)).
- ^ 史倩玲. 慰安阿嬤求償 總統再許承諾. 《臺灣立報》. 2008-12-24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朱芳瑤. 慰安婦阿嬤攝影 超有想法. 《中國時報》. 2011-08-03 [2015-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