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宮
25°00′45″N 121°28′57″E / 25.012622°N 121.482457°E
霹靂宮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原里中板路52號(原永和路514號) |
主神 | 五雷元帥 |
例祭 | 農曆五月十六 |
地圖 | |
霹靂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原里、少見以雷神為主祀的廟宇,原先信徒為居住於附近的農民,後來該廟宇成為附近科技業的從業人員,以及當地居民和移民的信仰中心。
過去
编辑據傳此廟為福建泉漳移民墾拓時所建,是中和地區最早創建的廟宇[1]。此廟後方的停車場附近就是先民登陸的地方,就稱為「無尾港」[2]。廟方管理員廖本源聽老一輩人說,廟原址為平埔族雷朗族秀朗社的社廟[3]。初創時期原本主祀舍人尊公,相傳此神為風神,乾隆年間才改主祀五雷元帥、副祀舍人尊公、電母娘娘[1]。一說原因是瘟疫流行,在1766年,即乾隆年間,時人自芝蘭一堡八芝蘭一帶(今士林區)一帶,請來雷神坐鎮,果然瘟疫俱滅,因此以霹靂為名[4]。 又據廟方傳說,乾隆年間中和芎蕉腳一帶在夜晚時有妖怪出沒,後來有人被舍人公託夢,神諭可找祂弟弟五雷元帥幫忙,於是人民就從八芝蘭一帶迎來五雷元帥,且由於農民收成需看上天興雷布雨,故五雷元帥也被信徒視為庇護耕種之神[1]。該些神像由鳥嘴人身,手執鑿子及斧頭的五尊神像組成,金面擺於中間,兩邊各是塗上黃、綠、紅、粉紅四尊[3]。
因台灣早期移民通俗信仰主祀雷神在臺灣非常少見,記者認為霹靂宮可能與當地平埔族有關,過去此廟附近為原住民居住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漢人墾號「陳賴章」來此開墾,在乾隆年間原住民已被漢族全然取代[3]。
乾隆年間曾擴建一次,台灣戰後時期再重建[1]。在1980年初期時,廟方的古物只剩下一枚據說為咸豐年間木刻的廟印,被記感嘆此廟「處處呈現出日暮途窮的衰態」[3]。
原先霹靂宮祭祀日為農歷六月廿四,由於香火始終不旺,在1981年報導時廟方於數十年前,挪前於五月十六舉行,來配合當地庄頭農忙農閒期間作息[3]。臺北縣的消防隊是會在農曆六月二十四前來祭祀[5]。彰化縣溪湖鎮溪湖震福宮同樣維持農曆六月二十四為誕辰[6]。
當代
编辑廟今坐落於華中橋與光復橋之間的新店溪畔[3],在舊名「芎蕉腳」的中原里[2],門牌為永和路514號[3]。
後來,國際MIT科學園區在中和建立,附近科技人員也來此廟祭拜,因認為雷神管「雷電」,而科技業與「電」有關,可讓科技公司平安順利[1]。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宗教禮俗科亦表示此廟廣受周邊的電子新貴信奉,讓該廟宇香火鼎盛,也推薦民眾到此雷神廟參觀[7]。廟殿內外的壁堵、水車堵、龍柱、石雕、壁雕有許多為附近廠商公司捐贈[1]。
參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曾慶忠. 中和霹靂宮 罕見雷公廟 MIT科園守護神. 《中華日報》. 2015-07-13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中文(臺灣)).
- ^ 2.0 2.1 中原里芎蕉腳 早期先民登陸之處. 新視波雙和新聞. 2011-10-07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3.5 3.6 林明峪. 被避雷針逼走的神. 《民生報》. 1981-07-25 (中文(臺灣)).
- ^ 李文輝. 中和三老廟教師走一回編輯鄉土教材人員實地領會建築、老街之美. 《中國時報》. 1997-03-22 (中文(臺灣)).
- ^ 陳權欣. 警消拜神 各地習俗不同. 《中國時報》. 1998-08-15 (中文(臺灣)).
- ^ 凌筠婷. 黑面雷神握鎚 坐鎮河東里. 《聯合報》. 2016-03-06 (中文(臺灣)).
- ^ 陳雨鑫. 拜拜順便賞楓景 告別選舉焦慮症. 《聯合報》. 2014-11-20 (中文(臺灣)).
- ^ 何玉華. 考前抱佛腳 文昌廟辦活動祈福. 《自由時報》. 2016-05-06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顏玉龍. 何豐川 木雕界國寶. 《中國時報》. 2003-10-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