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论

宗教术语

一意识论,大乘佛教术语,是一心论的一个派系,主张五识背后唯有一意识体,五识只是一意识体的不同功用展现。此派的论书没有留传下来,也无法确定此派别的源流,现在只能根据唯识派的论书来了解其思想。

概论

编辑

无著摄大乘论》中,提到一意识师的学说[1],在北魏时代翻译《摄大乘论》中,直接论述了有关理论,在后世三位译师翻译的版本中,称此理论为一意识师所说,未提及其所属的部派。印顺法师认为一意识师是一个独立宗派,其主张认为五识没有独立自体,而是意识依根而起时,假名为五识,实则为一意识[2]

瑜伽师曾提出五识不同于意识可自类相续,它们从意识无间而生[3],瑜伽行派有人持类似见解[4]。《成实论》中,一心论者曾提出“五门一猴”的譬喻[5],汉传文献中还记载有主张“一猴六窗俱现”或“一猴游逸六窗”[6],与一意识师主张相近,但无法确认出更确切的关系。

印顺法师认为,《摄大乘论》中引述的一意识师可能源起于《阿毘达磨大乘经》。在《摄大乘论》中,记录一意识论者曾引用《法句经》与《阿含经》来证明其学说[7],其学说与一心相续论者相近,同为一心论者。但根据世亲摄大乘论释》称这是一类菩萨所说,此派已经是属于大乘流派,其思想经无著摄大乘论》引入唯识学派[8]

世亲摄大乘论释》汉传译本中,达磨笈多玄奘译本中记载了离意识外别有阿赖耶识[9]真谛译本中则将阿赖耶识摄于意识中[10]。印顺法师主张,受一意识论者影响,唯识学派中有将阿赖耶识摄入意识中的一心论流派,此派由真谛传入中国;此外又有以多心论、八识差别论形成的流派,以护法及玄奘一系为代表[11]

现代研究

编辑

世亲大乘成业论》记录赤铜鍱部提出有分[12],六识身即是有分识[13]。印顺法师等人认为,有分识学说是在一意识论、一心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14][15]。《大乘起信论》立心、意、意识三分,其中的意又分为: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这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五心说[16] 可能有对应关系,并与《解脱道论》的九心轮等可能也有着类似含义[17]印顺法师认为,《大乘起信论》学说的意趣与一意识论相同,一意识论透过真谛传入中国,启发了《大乘起信论》作者[18]

注释与引用

编辑
  1. ^ 北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唯彼意识,种种行故,得彼名,亦如身口等。余者,行一切身中,如画师,二种现相行,唯彼尘现相故,及分别现相故。一切处触现相故,行色尘身依故,彼意识,彼余色相身依故。”
    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又于此中,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又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又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中,即此意识依止身故,如余色根依止于身。”
  2. ^ 印顺《摄大乘论讲记》:“一意识师,并不是不说前五识,主要的诤论,在五识有否离意识而独立的自体。依一意识师看,五识只是意识多方面的活动。本来是一意识,但由 “彼彼”眼等根为“依”止而“转”起时,就“得彼彼”眼等识的“名”字 ;虽有不同的名字,其实还是一个意识,不过随所依的根而了不同的境,所以给它不同的名字罢了。如一个人,在他深研学问方面叫他做学者;若他又善于绘画,又叫他做画家;有各种不同的技能,他就有多种不同的名字。这可举一个喻:“如意思业,名身语业”。在内心思虑决定而未达到身语动作的阶段,这思心所叫意业。由思发动而生起身语的动作,虽仍旧是思心所,但因所依的不同,动身的思名为身业,发语的思名为语业,这身语业与意业,合有三种业的名字,其实只是一思。这譬喻,是经部学者所承认的。现在说一意而立为六识,与一思而立为三业相同,都只是体一而随用异名。”
  3. ^ 大毘婆沙论》:“然意处有六种,谓:眼识,乃至意识。
    • 此中眼识与眼识,为因、等无间、增上,非所缘;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等无间者,谓:眼识等无间,眼识现在前。……非所缘者,以眼识唯缘色,眼识非色故。如眼识与眼识,眼识与耳、鼻、舌、身识亦尔。
    • 眼识与意识,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等无间者,谓:眼识等无间,意识现在前。所缘者,谓:眼识与意识为所缘。……如眼识对六识,耳、鼻、舌、身识,对六亦尔。
    • 意识与意识,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因者三因,谓:同类,遍行,异熟。等无间者,谓:意识等无间,意识现在前。所缘者,谓:意识与意识为所缘。……
    • 意识与眼识,为因、等无间、增上,非所缘;因者三因,即:同类,遍行,异熟。等无间者,谓:意识等无间,眼识现在前。……非所缘者,以眼识唯缘色,意识非色故。如意识对眼识,意识对余识亦尔。
    问:眼等五识,展转无间,现在前不?答:诸瑜伽师说,眼等五识,展转无间,不现在前,皆从意识无间生故。阿毘达磨诸论师言:眼等五识展转,皆得无间而起,若不尔者,违根蕴说。”
  4.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玄奘成唯识论》:“后开导依,有义: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必第六识所引生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由五识所引生故,以前六识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自相续故,不假他识所引生故,但以自类为开导依。”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即是难陀等长徒之义。……如《瑜伽》等,……彼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俱生,亦非展转无间而生。’故大乘中,五识唯一刹那,必不相续,终始必然。又彼第三云:‘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余五识中随一生等。’故知五识,自类前后,及与他前后,皆不相续。”
  5. ^ 《成实论》卷5:“又杂藏中比丘言,五门窟中,猕猴动发,猕猴且住,勿谓如本,故知一心。”
  6. ^ 大乘义章》卷4:“就事识中,邪执有八。一执‘定一’,有人宣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现,非有六猴。心识如是,六根中现,非有六心。’对此邪执,说心非一,识无别体,六识之心,所依根异,所缘亦异,云何定一。……二执‘定异’,有人宣说:‘六识之心,体性定异。’对此邪执,说心不别,于事分齐,相续一虑,非全别体,如一猿,游泆六窗,非有六猴。”卷8:“依有二种:一者共依,六识,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识之心,各别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识。望不共依,眼等五识,各别受名,不名意识。”
    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准此为破十种外道者……六破一识外道:如一室六局,猕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通游。”
  7. ^ 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此中有颂:‘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又如所说: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意处。”
  8. ^ 印顺〈《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一心论’与《大毘婆沙论》的‘一心相续论者’相近。依‘一心论’,依根对境不同而说为六识,其实只是一意识的相续。《摄论》所说的一意识师,引经也还是《法句》与《阿含》。但真谛译《摄大乘论释》说︰“诸师,谓诸菩萨”。《摄论》所引述的一意识师,显然是当时的大乘学的一流。玄奘译的《摄大乘论(世亲)释》说︰ “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真谛译作“此中更无余识异于意识,离阿黎耶识。此本识入意识摄,以同类故”。阿黎耶识含摄在意识中,真谛的见解,是偏向一意识师的。这类大乘的一意识师,也是成立唯识的。《摄大乘论》是多心论者,又引述一意识师,并存而没有加以抉择取舍,这是很不寻常的!这可能是︰八识差别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传统,而一心论的唯识学者,是《阿毘达磨大乘经》的一流。从论文的内容看来,在一意识师成立唯识下,引用《阿毘达磨大乘经》的“四法相应,能寻能入一切识无尘”,一意识说极可能是《阿毘达磨大乘经》的。”,收入中华佛学学报第08期,1995年。
  9. ^ 玄奘译《摄大乘论释》:“释曰:一类菩萨,欲令唯有一意识体,彼复次第安立显示。如意思业名身语业者,如一意思于身门转,得身业名,于语门转得语业名。然是意业,意识亦尔,虽复是一,依眼转时,得眼识名,如是乃至,依身转时,得身识名。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
    隋朝达磨笈多译《摄大乘论释论》:“此中离意识外,更无余识,唯除阿梨耶识。”
  10. ^ 真谛《摄大乘论释》:“此中更无余识异于意识,离阿黎耶识。此本识入意识摄,以同类故。”
  11. ^ 印顺《摄大乘论讲记》:“佛教是有多心论和一意识论两派的。在小乘学派中,都是讨论六识的一体与别体;就是本论也还在六识上立论(也可以看作七心现行)。但把这思想引申到唯识学中,就转化为八识差别或一体的思想了。本论有时明显的说到六识,有时在应说六识的地方又但说意识,特别在这段中,兼采这两个不同的思想。无著论师在这点上,还在旋回踌躇间。后来护法他们,是特别发挥多心论的。”
  12. ^ 世亲《大乘成业论》:“即依此识,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
  13. ^ 世亲《大乘成业论》:“余部经中唯说六识身为有分识等。”
  14. ^ 印顺《唯识学探源》:“‘解脱道论’是上座铜鍱者的论典,依铜鍱者的看法:意识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识作用,不外意识的不同作用,所以他是一意识师,一心论者。照他说:“有分心”,是“有根心如牵缕”,是三有的根本心,即是生命内在的心体,从过去一直到未来。”
  15. ^ 庄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略》:“属于分别说系的赤铜鍱部,在“一心相续”的论说下,立“有分识”。“有分识”是指在生时、死时都存在的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潜意识”。一切心识的作用与活动,都依“有分识”而起,心识恢复平静后,又归于“有分识”。记忆、造业受报、生死轮回、从系缚到解脱,都以“有分识”来解说。不论是立“心”,或者是立“有分识”,通俗是看作自我作用的。这对后来大乘佛教的“真常心”思想的开展,是有深切关系的。”
  16.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17. ^ 遁伦瑜伽论记》:“次约率尔等心,分别心生次第,诸部不同:若依《成实》,明识、想、受、想四心。前三无记,第四通三性。又初通六识,后三在意。若正量部明了论》亦立四心,一、初至识,二、随行识,三、决行识,四、大六识。若上座部九心论,一、有分识,二、引发,三、观见,四、寻求,五、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变缘,九、还是有分识。今依此论,约六识,明五心次第生,七八常起,不论次第也。或善或染相续而转者,西方两解:一云,眼识唯一刹那;一云,亦得相续,如唯识论。广解五心,指如别章,下喻辨如文。”
  18. ^ 印顺著<《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08期:《摄论》一意识的唯识大乘,对《起信论》作者,是有启发性的。《起信论》的心──阿黎耶识,意──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意识(六识)──分别事识。这些名词,是从魏译《楞伽经》来的,然作为先后次第的生起,意趣与一意识师相同。我曾联想到︰一、僧伽婆罗(Sanghapāla)所译的《解脱道论》,有九心轮说︰如有分与阿黎耶识相当;转(动)与业识,见与转识,所受与现识,分别与智识,令起与相续识,也有相类似的意义。二、《瑜伽师地论》卷1(真谛曾译《十七地论》五卷,佚)的五心说︰如率尔心与业识,寻求心与转识,决定与现识,染净心与智识,等流心与相续识。从细到粗,从认识到动作,各论都有此前后发展的倾向。魏译《楞伽》,不是《起信论》的唯一依据;可说《起信论》是博采众说,而自成体系的。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