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跪九叩之礼

(重定向自三跪九叩

三跪九叩之礼,亦称三跪九叩头三跪九叩,是清朝时期觐见皇帝大臣时所行的叩首礼。

叩头礼本来仅使用于对直系尊亲属,以示尊敬。到了明朝时期演变为大臣对皇帝的一种礼仪,当时行的是洪武二十六年制定的“五拜三叩之礼”。大明会典定:“凡百官朝见、洪武二十六年定:稽首顿首五拜、乃臣下见君上之礼”。藩属国进贡使入京觐见皇帝时,也要行此礼。

清军入关之后,以三跪九叩之礼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礼。

三跪九叩之礼的行礼方式为:听到“”的命令时,行礼者跪下,随着“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的三声命令,将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将额头叩向地面。听到“起”或“兴”的口令时,行礼者起立。如此发令共计三次,行礼人叩头共计九次,因此被称为“三跪九叩之礼”。

辛亥革命之后,三跪九叩之礼被废除,改为鞠躬

现在“三跪九叩之礼”仅见于中国传统丧礼礼佛上。在丧礼中的“家祭”与“行拜”中才会使用到。三跪九叩之礼在丧礼中仅限死者的晚辈(包含儿子、媳妇(尤其是长媳)、女儿、孙子女(尤其是内孙)、女婿、孙女婿、曾孙子辈等)必须行这“大礼”。行使时,由祭醮人(如道士法师僧侣等)发令,然后依序此动作。礼佛则是连续使用,由个人(信徒)自发性使用,无须旁人发号施令。

外交上的三跪九叩之礼 编辑

在当时清朝的藩属国的来使接受宗主国清朝册封时,也要行三跪九叩之礼。

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时期,每当册封使来到琉球,国王和琉球的官员都要在守礼门迎接册封使,将该门上面写有“守礼之邦”的匾额揭幕,并在宫殿里接诏,行三跪九叩之礼。 1636年(崇德元年)丙子胡乱时,清朝皇太极朝鲜王朝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挟持为人质,迫使朝鲜仁祖向行三跪九叩之礼,并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俄国派遣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于其使节行三跪九叩礼,清廷于是特准俄国在燕京建俄国使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来到清朝,谈判通商事宜。清朝官员要求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帝时行三跪九叩之礼,但被其拒绝,因而引起争执。最终双方达成协定,马戛尔尼在觐见皇帝时行英国臣民觐见英王之英式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1873年(同治十二年),日本特命全权大使副岛种臣出使清朝,在谒见同治帝时,礼部也要求其行三跪九叩之礼,但被其拒绝,最终同意其在谒见时行立礼

教育上的三跪九叩之礼 编辑

台湾仍保有三跪九叩之礼的学校如下: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德宜. 育達餐飲科 三跪九叩學廚藝. 联合报育达高中存档). 2010-09-27 [2014-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