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代特殊假名遣

上代特殊假名遣是在《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日本上代(奈良时代左右)的万叶假名文献中使用的表音假名遣。名称来自日语学者桥本进吉论文《上代文献中存在的特殊假名和当时的语法》(上代の文献に存する特殊の仮名遣と当時の語法)由来。亦被简称为“上代假名”。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上代特殊仮名遣
假名じょうだいとくしゅかなづかい
平文式罗马字Jōdai Tokushu Kanadsukai

古代日语八母音学说被广泛接受但未成定论时,昭和50年代各种相异的学说相继登场,结论至今仍未得出。但长期以来八母音学说被广泛作为定论,而且在各方面有较大影响,仅以此学说为根据的学说也有很多被否定。

音节 编辑

以下是上古日语的音节。

a i u e o
ka ki1 ki2 ku ke1 ke2 ko1 ko2
ga gi1 gi2 gu ge1 ge2 go1 go2
sa si su se so1 so2
za zi zu ze zo1 zo2
ta ti tu te to1 to2
da di du de do1 do2
na ni nu ne no1 no2
pa pi1 pi2 pu pe1 pe2 po
ba bi1 bi2 bu be1 be2 bo
ma mi1 mi2 mu me1 me2 mo1 mo2
ya   yu ye yo1 yo2
ra ri ru re ro1 ro2
va vi   ve vo

以灰色标示的是上代特殊假名遣。

特点 编辑

两套音节不能混淆,因为会产生不同意思,例如/kami1/“上”和/kami2/“神”,当两个字都存在一个/m/和一个/i/时,mi1 不能和 mi2互相代替,这种严格的分别套用于整个音节系统。

这个用法也应用在动词构词上。四段活用的变化如下:

动词类别 未然形 连用形 终止形 连体形 已然形 命令形
四段活用 -a -i1 -u -u -e2 -e1

以动词词干 /sak-/ "开花"作例子,四段活用变化如下:

动词类别 未然形 连用形 终止形 连体形 已然形 命令形
动词 saka saki1 saku saku sake2 sake1

在发现上代特殊假名遣前,是认为四段活用的已然形和命令形使用同一种形式-e,发现后才知道已然形是-e2,命令形是-e1

此外,上代特殊假名遣对词源也有影响。例如/kami1/“上” 和 /kami2/“神”,在发现上代特殊假名遣前,是认为/kami/“上”和 /kami/“神”两个词是同源的,代表“神”来自“上”,但发现后,便知道/kami1/“上”和 /kami2/“神”是两个不同的词。

万叶假名表 编辑

以下是音节万叶假名的对应表。

一字一音之万叶假名一览
ア行 カ行 サ行 タ行 ナ行 ハ行 マ行 ヤ行 ラ行 ワ行 ガ行 ザ行 ダ行 バ行
ア段 阿安英足 可何加架香蚊迦 左佐沙作者柴紗草散 太多他丹駄田手立 那男奈南寧難七名魚菜 八方芳房半伴倍泊波婆破薄播幡羽早者速葉歯 万末馬麻摩磨満前真間鬼 也移夜楊耶野八矢屋 良浪郎楽羅等 和丸輪 我何賀 社射謝耶奢装蔵 陀太大嚢 伐婆磨魔
イ段(甲类) 伊怡以異已移射五 支伎岐企棄寸吉杵來 子之芝水四司詞斯志思信偲寺侍時歌詩師紫新旨指次此死事准磯為 知智陳千乳血茅 二人日仁爾迩尼耳柔丹荷似煮煎 比必卑賓日氷飯負嬪臂避匱 民彌美三水見視御 里理利梨隣入煎 位為謂井猪藍 伎祇芸岐儀蟻 自士仕司時尽慈耳餌児弐爾 遅治地恥尼泥 婢鼻弥
イ段(乙类) 貴紀記奇寄忌幾木城 非悲斐火肥飛樋干乾彼被秘 未味尾微身実箕 疑宜義擬 備肥飛乾眉媚
ウ段 宇羽于有卯烏得 久九口丘苦鳩来 寸須周酒州洲珠数酢栖渚 都豆通追川津 奴努怒農濃沼宿 不否布負部敷経歴 牟武無模務謀六 由喩遊湯 留流類 具遇隅求愚虞 受授殊儒 豆頭弩 夫扶府文柔歩部
エ段(甲类) 衣依愛榎 祁家計係價結鶏 世西斉勢施背脊迫瀬 堤天帝底手代直 禰尼泥年根宿 平反返弁弊陛遍覇部辺重隔 売馬面女 曳延要遥叡兄江吉枝 礼列例烈連 廻恵面咲 下牙雅夏 是湍 代田泥庭伝殿而涅提弟 弁便別部
エ段(乙类) 気既毛飼消 閉倍陪拝戸経 梅米迷昧目眼海 義気宜礙削 倍毎
オ段(甲类) 意憶於應 古姑枯故侯孤児粉 宗祖素蘇十 刀土斗度戸利速 努怒野 凡方抱朋倍保宝富百帆穂 毛畝蒙木問聞 用容欲夜 路漏 乎呼遠鳥怨越少小尾麻男緒雄 吾呉胡娯後籠児悟誤 土度渡奴怒 煩菩番蕃
オ段(乙类) 己巨去居忌許虚興木 所則曾僧増憎衣背苑 止等登澄得騰十鳥常跡 乃能笑荷 方面忘母文茂記勿物望門喪裳藻 与余四世代吉 呂侶 其期碁語御馭凝 序叙賊存茹鋤 特藤騰等耐抒杼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桥本进吉,『国語音韻の変遷』,岩波书店,1980
  • Miyake, Marc Hideo. Old Japanese : a phonetic reconstruc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ISBN 0-415-30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