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史年表
新石器时代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类别 |
---|---|---|
前7000年 | 广西桂林甑皮岩原始人使用短柱形石作加工谷物。 | 农具 |
前5935年 | 黄河流域使用石镰收割,石磨盘、石磨棒加工。 | 农具 |
前5400年 | 黄河流域使用石斧、石铲、石锛、石刀、石凿等进行生产。 | 农具 |
前5000年 | 长江下游使用骨耜翻土和木杵加工。 | 农具 |
前3310年-前2378年 | 长江下游使用石制犁形器、双翼形的石耜冠和碓臼。 | 农具 |
前2480年 | 广东曲江石峡地区使用石镢。 | 农具 |
前5400年 | 黄河流域已经种粟。 | 大田作物 |
前5000年 | 长江流域已经种稻,经鉴定有油稻和粳稻。 | 大田作物 |
前4010年 | 黍在甘肃秦安大池湾已经种植。 | 大田作物 |
前4000年 | 葛在长江流域已利用为纺织原料。 | 大田作物 |
前2750年 | 苎麻、花生、蚕豆、芝麻出现于长江流域。 | 大田作物 |
前2000年 | 大豆、大麻巴人工栽培。新疆孔雀河下游已经种植小麦。 | 大田作物 |
前5400年 | 由刀耕发展到耜耕(锄耕)。 | 耕作栽培 |
前5400年 | 胡桃、榛子已在黄河流域利用。 | 园艺 |
前5000年 | 酸枣、菱、葫芦、意苡等已在长江流域利用。 | 园艺 |
前4010年 | 甘肃秦安大地湾已利用十字花种芸苔属植物。 | 园艺 |
前4000年 | 白菜(芥菜)已在黄河流域利用。 | 园艺 |
前3075年 | 莲藕已在黄河流域利用。 | 园艺 |
前2750年 | 桃、甜瓜已在长江流域利用。 | 园艺 |
前5000年 | 漆树已被利用,并出现原始漆器。 | 植树造林 |
前5400年 | 河北正定南阳庄已有据家蚕蛹仿制的陶蚕蛹。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前2750年 | 浙江吴兴钱山漾原始居民利用蚕丝织成绢片和丝带。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前7000年 | 猪已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驯化。 | 畜牧 |
前5935年 | 黄河流域已经养羊。 | 畜牧 |
前5400年 | 狗已经饲养。 | 畜牧 |
前5300年-前4300年 | 黄牛已经驯化。鸡已驯化,并进行人工饲养。 | 畜牧 |
前5000年 | 水牛可能已在长江流域饲养。猪进一步驯化,前后驱之比已达1:1,介于野猪(7:3)和现代家猫(3:7)之间。使用圈栏饲养家畜。 | 畜牧 |
前2000年-前222年 | 牦牛、骆驼已在青海饲养。 | 畜牧 |
前2000年 | 马已被驯化。 | 畜牧 |
前5400年 | 使用镞、鱼标、鱼网等工具捕鱼。前4000年使用鱼钩钓鱼。 | 水产养殖 |
前5400年 | 黄河流域已使用土窑储藏粮食。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夏商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类别 |
---|---|---|
前2000年-前1712年 | 夏禹治水、建造农田沟洫。 | 农田水利 |
前1711年-前1200年 | 青铜已用于制造农具、种类有镢、舀、铲、斧、锛等。 | 农具 |
前13世纪 | 禾、粟、黍、来、麦、稌等作物名称见于甲骨文记载,稷和黍是当时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 大田作物 |
前13世纪 | 使用段历,是中国农业上应用阴阳合历之始。雨、雪、雹、云、雷、虹等天气现象已见于甲骨文记载。大田耕作使用协田集体劳动。出现薅(耨)田,中耕见于文字记载。 | 耕作栽培 |
前13世纪 | 甲骨文中有圃、囿等字,园圃栽培开始萌芽。 | 园艺 |
前13世纪 | 甲骨文中有森、林等字,反映当时已有初步的森林概念。 | 植树造林 |
前1711年-前1067年 | 已有纨、縠、刺绣等丝织物。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前13世纪 | 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见于文字记载。甲骨文中已有牢、厩、罕、家等字,牛、马、羊、猪等均实行舍饲。 | 畜牧 |
前13世纪 | 出现阉割术。 | 兽医 |
前13世纪 | 网捕、钩钓的捕鱼方法见于文字记载。 | 水产养殖 |
前13世纪 | 用仓、廪储藏谷物。酒的加工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已有醴(甜酒和鬯(香酒)之分。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西周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前1066年-前771年 | 使用专用于中耕除草的青铜农具钱、镈、耒、耜之名见于文献记载。 |
【农田水利】 | |
前1066年-前771年 | 使用灌溉技术,泉水也见于利用。 |
【土地利用】 | |
前1066年-前771年 | 大量利用高平的“原”和低湿的“湿”。使用菑新畬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由撩荒发展到休闲。 |
【大田作物】 | |
前1066年-前771年 | 已有冬麦和春麦,但尚无专名。已有“嘉种”概念,并已有秬、秠、糜、芭、稙、穉、重、移等品种和品种类型名称。 |
【耕作栽培】 | |
前1066年-前771年 | 物候已大量用来指示农时,并出现了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将星象、物候、历法结合起来作为确定农时的依据。《尚书·洪范》已载有雨、旸、寒、燠、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为中国农业气象学的萌芽。实行垄作。实行两人协作的耦耕。条播已经出现。中耕除草受到重视,并出现了薅、耘、籽等专名。已将害虫分为螟、螣、蟊、贼四类,并使用火治虫。 |
【园艺】 | |
前1066年-前771年 | 实行场圃结合,季节性栽培蔬菜。韭、瓠、瓜、芸等蔬菜已进入园圃栽培或保护。 |
【植树造林】 | |
前1066年-前771年 | “列树以表道”,出现路旁植树。已有较多的林木知识,《诗经》中已记有树木名称三十多种。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
前11世纪-前771年 | 出现锦。 |
前11世纪-前476年 | 蚕桑已遍及墉。卫、郑、魏、唐、秦、曹、邶、豳、鲁等地,相当于今日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一带。 |
【畜牧】 | |
前1060年-前771年 | 养马业有很大发展。马被大量用于交通、田猎和战争。已有马匹配种的公母比例,采用“执驹”制度。出现“牧地”之名,畜牧生产已有专用牧场。 |
【水产养殖】 | |
前11世纪 | 出现池沼养鱼。 |
前11世纪-前771年 | 捕鱼工具有钩、网、九罭、罛、罩、笱等多种。 |
前11世纪-前476年 | 鳖、鲤、鲂已成为人们喜食的鱼类。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前1066年-前771年 | 出现冰镇低温储藏。出现麹糵,已会制造酒曲。出现饴糖。创造于制加工工艺、出现干臻等果干、腊、脯等肉干、鲍鱼、鱐等鱼干。创造菹法加工蔬菜,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腌制品。 |
春秋战国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前771年-前476年 | 发明冶铁技术,并用于农业生产。前5世纪-前4世纪。 |
【农田水利】 | |
前770年-前221年 | 《周礼》中已有负责管理农田水利的官职“遂人”、“稻人”的记载。 |
前613年-前598年 | 孙叔敖在安徽寿县开芍陂是为中国最早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 |
前486年-前484年 |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邗读作“韩”)是联结长江和淮河的古代中国运河。, |
前475年-前221年 | 筑堤防水,并在堤上植树防溃。 |
前445年-前396年 | 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凿渠引漳水灌田,是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多首制管道灌溉工程。 |
前372年-前236年 | 出现引水上山技术。 |
前256年左右 | 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在四川灌县兴建中国著名的防洪分水、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 |
前246年 | 水工郑国开郑国渠,长300余里,是为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管道。 |
【土地利用】 | |
前770年-前221年 | 《周礼》中已有“土”(自然土壤)和“壤”(农业土壤)的记载。使用以肥改土的“土化之法”,耕地已“有不易之地岁种之”的连年种植。 |
前546年 | 𫇭掩的“书上田”,土地规划思想开始萌芽。 |
前475年-前221年 | 《禹贡》已根据土壤的色泽、质地、湿度、盐分、肥力对土壤进行分类。并记载了全国九州岛土壤的分布状况。中国最早的农业土壤学著作《管子·地员篇》问世。 |
东周开始将旱地改为水田,是为中国北方“旱改水”之始。轮作复种开始萌芽。 | |
前446年-前396年 | 淹水种稻利用盐碱土。 |
前246年 | 使用淤灌改良盐碱土。 |
【大田作物】 | |
前475年-前221年 | 大力推广冬麦。大豆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五谷之名见于《论语》记载。 |
前4世纪 | 甘蔗见于记载,时称为柘。 |
【肥料】 | |
前475年-前221年 | 出现“粪种”,施肥见于文献记载。 |
【耕作栽培】 | |
前5年-前3世纪 | 出现“深耕熟耰”、“深耕疾耰”、“深耕易耨”的耕作技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开始萌芽。中国最早的农书《神农》、《野老》问世。 |
前239年 | “上田弃亩、下田弃圳”的圳亩法见于记载。[1]提出土壤耕作的五大原则。已有播种量的明确规定。已有“树肥无使扶疏,村浇不欲专生而族居”的合理密植原则。《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写成,是为中国现存最古的农业著作。已采用深耕,掌握农时等农业措施防治虫害。 |
前475年-前221年 |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见于《逸周书》记载。 |
前372年-前263年 | 《孟子》提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要求。 |
前239年 | 《吕氏春秋·审时篇》提出“厚(候)之为宝”,从作物生长角度,论证了掌握农时的重要。 |
【园艺】 | |
前770年-前478年 | 柑桔出现记载,并记录了“桔逾淮而北为枳”的现象农圃分工,园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
前770年-前221年 | 出现嫁接技术。 |
前332年 | 中国桃树传至希腊。 |
【植树造林】 | |
前770年-前476年 | 开始道路植树,是为中国植行道树之始。 |
前475年-前221年 | 已有适地适树的种植观念。已出现树木整枝技术。提倡“斧斤以时入山林”,按时采伐,保护山林。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
前7世纪 | 山东成为全国丝织品生产中心,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
前475年-前221年 | 养蚕已有专用蚕室。箔、架、席、筐等蚕具已见记载。蚕病防治已受到重视和提倡。家蚕生活史见于《蚕赋》记载。桑树已有乔木桑、高干桑、灌木桑之分。蜂蜜利用已见记载。 |
【畜牧】 | |
前770年-前476年 | 养马业有很大发展,按毛色分类,马已有十六类之多。出现相畜术,并出现了伯乐、九方堙、宁戚等著名相畜家。出现“牧地”之名,畜牧生产已有专用牧场。 |
前475年-前221年 | 鸡、猪、狗等小家畜的饲养,在农区备受重视。牛、马等家畜适宜配种期见于记载。马的驯养出现“习其驰逐,闲其进止”的调教术。家禽饲养中出现代孵术。出现“鸭城”、“鸡陂”是为中国最早的鸭场和鸡场。 |
前307年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方骑术传入中原。 |
前3世纪 | 出现“厩苑律”,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个畜牧法。 |
【兽医】 | |
前770年-前476年 | 出现专业兽医。并有内科(疗兽病)和外科(疗兽疡)之分。出现肉品检验,并发现米猪肉。 |
前3世纪 | 出现家畜检疫,预防寄生虫。 |
【水产养殖】 | |
前770年-前476年 | 设置掌管捕鱼政令的官员狱人。长江下游出现大规模鱼池养鱼。 |
前475年-前221年 | 提倡保护鱼类资源。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前770年-前476年 | 用水煮脱胶法提取葛纤维。用沤渍法提取麻类纤维。使用干制法加工鱼类。已有酱和酰(醋)。丝帛去胶使用日曝、水沤、灰练的“水冻”技术。 |
前475年-前221年 | 酿酒技术已有明确记载。出现豆豉,时称大苦。出现大型粮仓。 |
秦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田水利】 | |
前219年 | 修凿灵渠。 |
【植树造林】 | |
前220年 | 大规模种植行道树。 |
前210年 | 蒙恬在北部边境建造人工榆树林带。 |
汉
编辑三国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227年-239年 | 马钧改进翻车,用以灌溉。 |
【农田水利】 | |
250年 | 修戾陵堰和车箱渠,溉田万余顷,是为历史上开发永定河最早的大型引水工程。 |
【土地利用】 | |
241年 | 邓艾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是历史上对淮河流域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 |
【茶】 | |
3世纪 | 创造饼茶。 |
【水产养殖】 | |
3世纪前期 | 稻田养鱼见于记载。 |
【食品加工与贮藏】 | |
252年-264年 | 果品用蜜渍储藏。 |
晋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266年-290年 | 华北地区旱作出现畜拉平田、碎土工具耙、耱被广泛使用。出现利用齿轮传动和以水为动力的连碓机及连转磨。 |
310年 | 广东连县已使用水田耙(耖)。 |
335年-349年 | 创造自动舂车和磨车。 |
【土地利用】 | |
约340年 | 长江下游出现再熟稻。 |
【大田作物】 | |
266年-316年 | 《广志》上已记有南方水稻品种12个。 |
4世纪 | 高粱在华南地区栽培已见记载。 |
【肥料】 | |
266年-316年 | 南方出现栽培绿肥若干。 |
【耕作栽培】 | |
266年-316年 | 《十三州志》记载上虞县下令不得害雁,是为中国有意识保护益鸟的开端。 |
【园艺】 | |
266年-345年 | 茭白、莼菜已成为江南著名水生蔬菜。 |
304年 | 南方桔园利用猄蚁防蠹,是为中国利用生物防治虫害的开端。南方在水面种植菜,是中国无土栽培的又一创造。中国最早的热带和亚热带果品专著《南方草木状》问世。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
290年 | 微粒子病和软化病见于记载前者称为黑瘦,后者称为伪蚕。柞蚕见于文献记载。 |
265年-298年 | 紫胶见于记载,时称赤胶。 |
3世纪 | 收聚野生蜂饲养。 |
390年代 | 出现小蚕恒温饲养。 |
317年-420年 | 五倍子见于记载。 |
【畜牧】 | |
265年-316年 | 大尾羊见于记载。《广志》中记载鸡的品种已有8种。其中有胡髯(胡须鸡),反翅(翻毛鸡)等名种。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265年-316年 | 密封储藏的泡菜坛已见使用。 |
用灰盖麦,预防麦蛾。 |
南北朝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479年-502年 | 发明灌钢,并开始用于制造农具。 |
5世纪 | 创造水碾和水磨。 |
6世纪三十年代 | 出现播种工具窍瓠,覆种工具挞,中耕工具锋、耦。 |
【农田水利】 | |
444年 | 修建大型引黄灌溉工程艾山渠。 |
【大田作物】 | |
6世纪末 | 新疆地区已种植非洲草棉。 |
6世纪三十年代 | 作物品种有很大发展。《齐民要术》已收有粟品种86个,水稻品种24个。已认识防杂保纯的重要,并创造了单收、单打、单储、单种的留种田。出现大麻子、韭菜子的新陈鉴别法。紫草、红蓝花等染料作物已进行生产性栽培。 |
【肥料】 | |
6世纪三十年代 | 绿肥被称为“美田之法”,绿豆、小豆、胡麻已作绿肥在北方栽培。并且认识绿肥具有“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的作用。 |
【耕作栽培】 | |
439年 | 利用温泉种稻,实现一年三熟,是为大田生产上利用地热的最早记载。 |
6世纪三十年代 | 耕耙耱的抗旱保墒作用已有理论说明。 |
出现浸种催芽技术。 | |
提倡适时早播。 | |
播种方法已有漫掷、耧种、耧耩漫掷、搞种、逐犁抢种等多种形式。 | |
中耕已有锄锋、耩等方式。并认识到中耕除具有除草作用外,还具有抗旱保墒、饶子多实的作用。 | |
水稻栽培出现烤田技术。 | |
北方旱作使用冬灌。 | |
北方轮作技术大发展,生产上普遍采用禾谷和绿肥轮作。 | |
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问世,书中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技术原则。 | |
【园艺】 | |
5世纪-6世纪 | 果树插条用芋艿、芜菁作营养基,时称“种名果法”。白菜在江南已成为著名蔬菜。 |
6世纪三十年代 | 果树繁殖采用嫁接技术,并创造了皮下接、劈接等方法。出现“嫁枣”技术,是为现代环剥技术的萌芽。 |
果园使用熏烟防霜技术。 | |
瓜类栽培采用诱杀法治虫并用酒灰培土措施防治“瓜笼”。 | |
使用“去狂花”措施,是为中国园艺中采用疏果技术的开端。 | |
大蒜用鳞茎留种,进行复壮。 | |
开始用粪大水勤措施栽培蔬菜。 | |
【植树造林】 | |
6世纪三十年代 | 出现楮、槐和麻子混播育苗技术。 |
总结出树木移植的原则 | |
用诱鞭法繁殖竹子。 |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
452年-536年 | 用盐腌法储茧。 |
5世纪 | 创造家蚕低温催青孵化技术。 |
6世纪三十年代 | 桑树品种已有荆桑和鲁桑之分。 |
种苗选择见于记载。 | |
桑树用压条繁殖。 | |
【畜牧】 | |
502年-556年 | 中国最早的养羊专著《卜式养羊法》和养猪专著《养猪法》见于记载。 |
6世纪三十年代 | 乳猪饲养使用索笼蒸豚法。 |
已认识家畜远缘杂交后代的不育性。 | |
根据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关联性来认识家畜的优劣,提出相马五脏法。 | |
总结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的饲养原则。 | |
提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养马方法。 | |
提出羊的配种比例为公二母十。 | |
创造栅栏积茭喂羊法。 | |
【兽医】 | |
6世纪三十年代 | 使用割猪尾方法预防阉割后感染破伤风。 |
使用隔离法,预防羊的传染病。 | |
出现清症治疗技术。 | |
采用多种方法治蹄病。 | |
【水产养殖】 | |
6世纪三十年代 | 《齐民要求·养鱼篇》记有中国古代的养鱼技术,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人工养鱼技术文献。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5世纪-6世纪 | 出现林果脱涩技和 |
豆豉制造技术已有详细记载。 | |
出现沙糖。 | |
6世纪三十年代 | 葡萄、生梨、蔬菜等使用窖藏保鲜技术。 |
使用糟渍储藏。 | |
出现葡萄干加工技术。 | |
板栗沙藏防蛀。 | |
创造鸭蛋腌制技术,时称“杭子”。 | |
使用“窖麦法”,“劁麦法”,“蒸黍法”储藏粮食。 |
隋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园艺】 | |
608年 | 莴苣传入中国。 |
【兽医】 | |
600年 | 出现专业兽医机构。 |
【水产养殖】 | |
605年 | 太湖白鱼引种至洛阳。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581年-609年 | 出现柑桔涂蜡保鲜技术。 |
唐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7世纪上半叶 | 出现用水力提水的工具水轮。 |
682年-683年 | 王方翼造人力耕地机。 |
689年 | 水井提水使用井车。 |
712年-770年 | 四川使用连简(筒车的一种)灌溉。 |
772年-842年 | 出现利用曲柄辘轳和空中缆道相结合提取河水的灌溉工具--机汲。 |
811年 | 收麦专用工具钐已普遍运用。 |
828年 | 水车在关中地区推广。 |
829年 | 水车由中国传入日本。 |
879年-880年 | 长江下游出现江东犁,中国水田犁至此已经定型。江南水田使用耙、礰礋、碌碡等平田和打溷泥浆的工具。陆龟蒙作《耒耜经》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具书。 |
【农田水利】 | |
624年 | 云得臣在龙门引黄灌溉,溉田60多万亩,是为中国大规模引黄灌溉工程之始。八世纪浙江盐官修捍海塘堤240里。 |
780年-805年 | 书武在绛州引汾水溉田130多万亩。 |
785年 | 于𬱖在浙江吴兴修𬱖塘。 |
808年 | 韦丹在南昌经江堤,修筑陂塘598处,溉田120万亩。 |
810年 | 修吴江塘路。 |
826年 | 修治白渠,灌溉面积比汉时扩大四倍,时称三白渠。 |
833年 | 王元𬀩在宁波熔铁灌堤,筑成石堰,截口断流,溉田数十万亩。 |
【土地利用】 | |
8世纪 | 梯田出现于云南。 |
8世纪下半叶 | 在太湖地区大规模屯田。 |
【肥料】 | |
8世纪下半叶 | 利用路粪法积制厩肥。 |
【大田作物】 | |
8世纪下半叶 | 稻麦已成为粮食生产中的主要作物。 |
734年 | 形成南粮北调,时称北运。八世纪荞麦种植开始发展。出现芳香类型的优质稻。 |
9世纪六十年代 | 云南出现稻麦二熟制。 |
【耕作栽培】 | |
9世纪初年 | 华北早作出现顶凌耙地。 |
北方旱作出现浅深浅的中耕法。 | |
688年 | 武则天删订《兆人本业》,是为中国最早的官修农书。 |
716年 | 创造点火诱杀和开沟扑杀相结合的治蝗技术。 |
9世纪 | 出现耕、耙、碌碡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法。 |
10世纪初年 | 薯蓣栽培技术见于记载。 |
《四时篡要》问世。 | |
【园艺】 | |
640年 | 马奶葡萄从西域传入中原。 |
646年 | 菠菜传入中国。 |
7世纪 | 牡丹开始人工栽培,并成为全国名花。 |
8世纪 | 出现盆景。 |
8世纪下半叶 | 利用温泉栽培蔬菜。 |
860年 | 海枣(波斯枣)、扁桃(巴旦杏)、阿月、浑子、树菠萝(菠萝蜜)、齐敦果(油橄榄)等已见于记载。 |
10世纪初年 | 人工栽培食用菌。且懂得近缘植物嫁接容易成活的道理。 |
【茶】 | |
764年 | 陆羽作《茶经》是为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书中记载了当时种茶、采茶、制条、饮茶等技术和经验。 |
793年 | 征收茶税,十取其一,是为中国茶税之始。 |
约805年 | 回纥开始“驱马市茶”,是为中国茶马互市的开端。 |
茶树种籽传至日本贺滋县。 | |
出现大规模茶园,采茶人数多达三万人。十世纪初茶树栽培使用直播繁殖技术,并使用茶粮间作。应用茶子沙藏催芽法。 | |
【蚕桑与经济昆虫】 | |
751年-762年 | 乐喷,吕礼到依拉克传授织绸技术。 |
767年 | 北方丝织技术传到江南。 |
10世纪初年 | 低干桑栽培技术见于记载。 |
【畜牧】 | |
627年-665年 | 建立家畜饲料基地。 |
627年-754年 | 西北大家畜再次大发展、形成中国畜牧生产第二次高潮。 |
8世纪初叶 | 制订家畜饲料标准。 |
推行家畜繁殖饲养奖惩制度。出现马籍制度和马印制度。 | |
684年-704年 | 耕牛饲养已受重视。 |
806年-820年 | 著名苦泉羊(同羊)已见于记载。 |
10世纪初年 | 利用水生植物养猪。 |
【兽医】 | |
9世纪初年 | 出现兽医教育。 |
出现《五脏论》和《八邪沦》是为兽医对病机、病因研究见于文献之始。马体针灸出现专著《伯乐针经》内有穴位71个,针刺点171个,并提出了“病者深浅,补泻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手法。用火烙术治马的四肢病,用放血法治疗马的疽壅和中毒病。 | |
10世纪初年 | 中国现存最古的兽医专著《司牧安骥集》问世。使用手术摘除牲畜淋巴结,时称取槽法。已有直肠检查法,并创造了掏结术。 |
【水产养殖】 | |
8世纪中叶 | 唐律规定不准卖鲤,吃鲤,鲤鱼生产受到严重打击。 |
684年-704年 | 驯养水獭捕鱼。 |
712年-756年 | 盆养观赏鱼在唐宫中出现。 |
9世纪 | 广东南海地区出现人工采集鱼卵孵化鱼苗。 |
10世纪初年 | 新、陇等州利用养鱼开荒种稻。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640年 | 制葡萄酒技术从高昌传入中原。 |
647年 | 遣使赴印度学习制糖法。 |
10世纪初 | 小麦热进仓技术进一步发展。 |
利用盐水浸泡储藏板栗。 | |
创造出酒化率特高的“法曲”。 | |
出现麸豉、酱油、十日酱法的制作技术。 |
五代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田水利】 | |
907年-931年 | 太湖地区出现“五里一纵浦”,“七里一横塘”的河网化局面。设置“撩浅军”,负责疏浚塘埔,罱捞河泥,修理堤岸,种植树木,修建堰闸等工作,是为中国设立农田水利专业队伍之始。 |
910年 | 钱塘江口修筑石海塘。 |
【土地利用】 | |
907年-931年 | 江南太湖地区圩田大发展。 |
【耕作担培】 | |
948年 | 禁捕益鸟。 |
【园艺】 | |
953年 | 西瓜由胡桥从回纥传入契丹地区。 |
宋
编辑元
编辑时 间 | 事 件 |
【农具】 | |
1271年—1294年 | 风力已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风车和风磨。 |
1293年前 | 北方地区使用下粪耧种和砘车等播种工具 |
中耕工具中出现了耧锄和耘荡(按即调)。 | |
提水工具中出现了水转翻车和高转筒车。 | |
收割工具中出现了麦衫、麦笼和推镜的联合作业。 | |
加工工具中出现了水轮三事、水转连磨、水转大纺车和木棉搅车。 | |
出现劳动保护工具,计有耘爪、覆壳、通簪、臂篝、薅马等。 | |
1300年 | 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器图谱五枚《农书·农器图谱》问世,全书共收录农具一百多种。 |
【农田水利】 | |
1293年 | 已建立较完善的渠系护养制度,已有较完整的渠系用水制度。 |
【土地利用】 | |
1300年 | 王祯《农书》记载有圩田、围田、柜田、梯田、架田、沙田、涂田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修筑沟洫台田利用滨海盐碱地。 |
【大田作物】 | |
1250年代 | 棉花由边疆分南北两路引入内地,并很快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衣着原料。 |
1286年 | 前苎麻由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发展。 |
1300年 | 王祯《农书》已将水稻分为籼、粳、糯三类。 |
13世纪70年代 | 花生之名已见《饮食须知》记载,时称落花生,也叫长生果。 |
【肥料】 | |
1300年 | 王祯在《农书》中将肥料分为苗粪(栽培绿肥)、草粪(野生绿肥)、火粪(熏土)、泥粪(河泥)四类。已认识人畜粪的施用要注意生熟和适量。 |
【耕作栽培】 | |
1273年 | 前棉花栽培采用打项整枝技术。 |
苎麻已采用实生苗、分根、分株、压条等方法进行繁殖。 | |
1273年 | 《农桑辑要》问世,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
风土观念有了很大发展,原有的风土限制说开始被突破。 | |
1293年前 | 前采用三区内外套翻耕整地技术。 |
稻田冬作采用开沟作垄技术。 | |
稻田中耕采用输田技术。 | |
1293年前 | 前水稻插秧通行一人插一行,每行插六株,株距五、六寸的栽插技术,中国传统的插秧方式已开始定型。 |
【园艺】 | |
1293年前 | 前出现温室囤韭黄技术。出现阳畦栽培。 |
食用菌栽培使用人工接种。 | |
1293年前 | 前蔬菜使用冷床育苗。 |
果树用截主根栽培、时称骟树。 | |
果类使用修剪整枝,瓜类使用掐蔓整枝,促使果实肥大。 | |
13世纪80年代 | 胡萝卜已见记载。 |
13世纪80年代 | 柳贯作《打枣谱》,书中记有枣的品种73个。 |
13世纪80年代 | 出现类似今日微型盆景的“些子景”。 |
【蚕桑及经济昆虫】 | |
13世纪80年代 | 桑树上已使用身接、皮接、靥接。枝接、根接等多种嫁接方法。 |
桑树使用压条繁殖。 | |
使用米粉、绿豆粉、桑叶粉添食。 | |
桑树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已有详细记载。 | |
已总结出十体、三光、八宜、三稀、五广等养蚕经验。 | |
鲜茧储藏已有日晒、盐渍、笼蒸等方法。 | |
对家蚕生活各阶段所需温度已有详细说明。 | |
1286年 | 已认识叶质同蚕病的关系。 |
缫丝方法已有热釜和冷盘之分。 | |
利用低温处理,淘汰家蚕劣种,选择家蚕良种。 | |
桑树修剪、整枝技术有了较系统的总结。 | |
13世纪80年代 | 已有割蜜防峰螫的方法。 |
13世纪80年代 | 采用冬季添食办法养蜂。 |
【畜牧】 | |
1237年 | 前使用“三和一缴”法养牛。 |
创造养猪速肥法“肥豕法”。 | |
1271年—1294年 | 出现栈鹅易肥法和栈鸡易肥法。 |
13世纪80年代 | 出现青饲料发酵技术。 |
【兽医】 | |
1271年-1294年 | 已有治疗马眼感染牛指状微丝蚴(时称浑睛虫病)的技术。 |
卞宝(卞管勾)作《痊骥通玄论》,对脏腑病理和一些常见多发病的诊疗作了总结性论述,并提出了脾胃发病学说。 | |
【食品加工与储藏】 | |
13世纪80年代 | 黄道婆在松江地区推广纺织技术。 |
13世纪80年代 | 出现制柿干(即柿饼)技术。散茶加工技术见于记载。 |
13世纪80年代 | 造酥油(即奶油)技术见于记载。 |
明
编辑清
编辑中华民国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 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緩,緩者欲急。溼者欲燥,燥者欲溼。. 吕氏春秋 : 士容论 : 上农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