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料理(日语:京料理きょうりょうり Kyōryōri),指的是日本京都地区的地方菜,有其独特清淡的烹调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京都市的专门品牌名称[1]

汤豆腐
京料理味道偏淡

京料理是日本人心目中地位最高、最正统的地方料理,其历史也非常久远。食材选择方面讲究时令,食材性质偏冷,以豆腐竹笋蔬菜为主。与喜欢吃生冷食物的普通日本料理不同,京料理多用热汤熬煮,端上桌时烫口的情况居多,以此平衡食材原本的冷性。一般来说,京料理的卖相比普通日本料理要精致许多倍,形式与全日本都有的怀石料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喜欢用一个个造型不同的小碗小盒盛菜,一餐普遍会有二十道以上的菜。

概要 编辑

京料理是一种极其精致的日本料理,特点是味道清淡,和大部分重咸重糖的日本料理完全相反[2]。京料理以“豆制品”为主要的食材,辅以各种京野菜白米饭,食品既使加工,其味道也能充分保留原味。由于京都在日本地理中处于较为内陆的位置,所以缺乏像大阪那样的丰富海鲜类食材,但可以看到围绕着简单的豆类蔬菜而发展起来的精致烹饪技术[3]。自古以来,京都市作为整个日本国的首都而在文化上十分繁荣,就算在某些食材层面不如大阪市,也能因为日本的贵族朝廷文化而催生出高档的料理文化。京料理在现代日本已经成为“和食”概念的中心,外国人所认为的标准和食基本可以等同于京料理。最后,京都在古代时模仿中国洛阳菜,独自进化出宴席料理精进料理怀石料理。在明治维新时期,京都人又有限的改造了西洋料理,融合出一套属于京都自己的独特料理模式[4]。因此,京都料理有时能跨越“和食”的范畴,成为整个“日本料理”的代名词[5]

定义 编辑

“什么是京料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日本政府或者京都市政府也没有亲自为京料理下一个定义,目前能找到的定义有三:

京料理的词源 编辑

把“京都的地方料理”称作“京料理”并不是自古就存在的,是在明治时代的后期才有这种叫法的[9]。因为那时候日本已经过了盲目模仿西洋列强的时期,转而挖掘日本文化本身的美好,而这类传统复兴运动是从日本的关西地区开始的。当时的京料理和大阪料理是一起复兴的,合称“上方料理”,以便和过度西洋化的东京-关东地区做出区分。由于京料理在此时还没从整个关西料理中独立出来,所以很少有人强调原汁原味的京都料理[1]

最早发现“京料理”三个字的文献是在1917年(大正6年),料理人所著的一本书中出现的。为了发扬自己的文化,京都的料理人们一同成立了“调理研究好友会”,这个会每年会发行一本年刊,叫《京料理の栞》,京料理之名就是从这里发光广大的。京都的料理人们在1886年(明治19年)就举办了厨艺比赛,1917年后正式改名为“京料理大赛”,截至2005年(平成17年)为止已经举办了100届。

特征 编辑

日本俳句诗人大田南亩在他写的书《一话一言》中有这么一首无名的狂歌,是专门描述京料理的:

水菜女人染物、缝衣服的御寺豆腐松茸。”

这句话并不是大田南亩的原创,而是引自二世市川团十郎1742年所著的《葵之田野志味所》中的文章,并缩短成俳句的模式。在《一话一言》这本书中,京都的料理比大阪料理江户料理的要多得多,可见在日本古代,京都就已经被认为是“和食之首”。此外,不是专门描写京料理,而是间接描写的文献也很多,例如赞扬流经鸭川的水,以及用该水煮出来的豆腐水菜的文章,就能在曲亭马琴写的《羁旅漫录》和《堀川之水》、北大路鲁山人写的《鲁山人艺术论集》中找到。日本NHK在电视台的节目中这样介绍京料理:“京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天皇皇居,但四周有太多大山包围,无法获取日本最引以为傲的海鲜。加上日本笃信佛教,不能吃肉,在这种情况下,京都的厨师们只能拼命磨练料理的技术,并强化摆盘能力,这样才能配得上贵族皇室味觉的高要求。”从此,京料理比起单纯地吃,更多的像是一种摆盘的艺术,以纤细清淡之美来俘获食客的注意[10]

与日本其它地区的乡土料理相比,京料理明显更加俱备美感,在吃之前先用视觉刺激食欲,为了摆盘而准备的步骤比烹饪的步骤还多[8]。此外,京都人认为外观的美丽和味道的美味是一回事,“不美的食物没有吃的必要”。京料理这种过度强调外观的倾向,也深深影响了其它种类的高级日本料理,成为全日本的共识[8]

参考来源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1.0 1.1 熊仓p.179
  2. ^ 门上p.9
  3. ^ 熊仓p.152
  4. ^ 小西
  5. ^ 门上p.10
  6. ^ 门上p.12
  7. ^ 门上p.14
  8. ^ 8.0 8.1 8.2 青山忠靖 原田保(编)“京风料理のスタイルデザイン”‘食文化のスタイルデザイン’<地域デザイン学会丛书> 大学教育出版 2015 ISBN 9784864293389 pp.230-247.
  9. ^ 熊仓p.174
  10. ^ 熊仓p.187

书籍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关联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