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建筑
(重定向自人民大礼堂

29°33′52″N 106°32′59″E / 29.56444°N 106.54972°E / 29.56444; 106.54972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
时代1954年
编号1885
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学田湾附近,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

编辑

建设背景

编辑

中国共产党占领西南地区后,1950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首府设在重庆,但重庆整体市政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仍有差距,尤其是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开会场所的原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显得十分寒酸[2]

贺龙于1950年3月从成都迁往重庆办公。在二野召开的欢迎大会上,他表示:“我们解放了重庆这座雄伟的城市,还要把它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他视察重庆之后说,重庆有220万人口,有那么多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工厂和学校,没有一座像样的集会场所怎么行?

于是,西南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三位书记,同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熊克武龙云刘文辉王维舟议定,在重庆市修建供劳动人民集会、运动、娱乐的场所: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劳动人民文化宫、西南博物院、大田湾体育场和体育馆、重庆市体委大楼(这些公共设施建成于1953年前后,被称为重庆的“六大建筑”)[2]。 谈论设计构想时,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都主张“要搞,就要搞气派的,既能体现民族风格,又要具备现代化标准,质量要好,不但具备集会功能,还要具备展览、接待的功能,几十年后也不失其风采。”

方案筛选

编辑

大会堂选址就定在军政委员会会址对面的马鞍山上。贺龙提出,外观设计要把天坛、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特点“三合一”,要建成远东第一,西南局和军政委员会一致赞成。

设计施工任务,交给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财政部部长陈希云、工业部副部长万里、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段云和工程处处长张一粟。军委会组织建筑工程师们设计了5个大会堂的候选方案和沙盘模型,与1951年7月完成,开始征求意见。最终经过西南党政军各界领导观看后,选定了张家德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中,礼堂屋顶为半球形,直径46米,为钢网壳物架,重280吨,由36片经杆、19根线杆和75,000多枚柳钉连接,底部支座还有能适应热胀冷缩的自然滑动轴承装置。

设计风格上综合了明清建筑、参照广州中山堂的风格,设计了礼堂主体,将天坛和祈年殿和天安门城楼的风格综合在一起,再配以柱廊式的左右两翼,均以塔楼贯穿始终;内部结构为全钢架屋顶,外部仿南京中山陵蓝色琉璃瓦(后改为蓝绿色)做屋顶,朱红柱廊,白色栏杆,礼堂前广场上,还设计了金水桥和华表。

动工建设

编辑
工程种类:大会堂四楼一底RC工程全钢架屋顶;

工程地址:人民路学田湾以东蒲草田以西;
工程造价:二百亿(旧币);
预定完工期限:一九五四,十月;
业主姓名:西南军政委员会
建筑师:张家德
营造厂:西南军政会工程处;
请照姓名及住址:西南军政委员会人民路282号

立项时间:公历一九五二年九月[3]

1951年6月,西南军区工兵营200多人,带20多台推土机、空压机,10多吨炸药,削山填沟,处理土石方30余万立方米。

工程立项初,冠名“西南军政委员会大礼堂”,在西南军政委员会改称行政委员会后,大会堂亦随之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会堂”。适逢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开始大规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援助,经西南中苏友好协会提议,正在施工的大会堂被命名为中苏大楼。

大礼堂1954年4月落成。1955年改名“重庆人民大礼堂”至今。重庆人民大礼堂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建筑,并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编订出版的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内43项著名建筑的第二位。

建筑

编辑

大礼堂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分为大礼堂和东楼、南楼、北楼,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大礼堂建筑总高度为65米,其中礼堂高55米,可容观众4206人。

建筑中轴线对称,柱廊式的双翼,人民大礼堂外观像放大的北京天坛。以大礼堂为核心联系其他三部分。整个建筑群为设在巨大的台基之上,利用中国民族建筑元素体现宏大、庄重之美。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3〕13号,2013年3月5日
  2. ^ 2.0 2.1 谢武申. 重庆中苏大楼建造风波始末. 《世纪》. 2011-2 (中文). 
  3. ^ 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局营造请照单 工程编号“1952 营子第73号”. 1952 (中文).